学术投稿

浅谈经前期水肿的证治

刘艳芳

关键词:经前期水肿, 分型论治, 脾肾阳(气)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湿阻滞证
摘要:经前期水肿之疾多见于20~50岁育龄女性,水肿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分型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荻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教育应坚持继承为本的方针

    依据中医教育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中医教育应以继承为本的观点,认为中医教育只有坚持这个方针才能不断向社会输送大批中医专门人才,进而对继承性中医教育提出独到的见解.

    作者:李高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心理辅导治疗地震后抑郁症

    治疗地震后抑郁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心理辅导的方法,辨证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六型,心理分三期辅导,取得良好效果.张奎ZhangKui

    作者:张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活络丹加减治疗创伤性关节炎

    提出了采用小活络丹加减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方法,研究了37例患者采用此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该方法有效止痛同时结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通络及一般治疗,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明哲;王志方;王风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一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病程久,远期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证型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对PCOS进行探讨,认为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对PCOS的证候证型进行规范化,及探讨证型与内分泌指标有无相关性.

    作者:钱俏红;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来源的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在优化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提取条件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对生长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产地来源的盾叶薯蓣引种驯化前后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盾叶薯蓣引种驯化前后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与盾叶薯蓣种质有关,不同种质之间差异明显.结论: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因此选择优良的种质是提高薯蓣皂苷元含量,实现盾叶薯蓣GAP基地建设的关键.

    作者:谢彩侠;高山林;秦惠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李莎莎;肖雪;王跃生;舒任庚;肖玉春;史留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体针组证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而耳针组胃肠实热型疗效高于脾虚湿阻型、肾气不足型和肝郁气滞型.结论: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作者:游言文;王朝伟;康汇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穴位中药渗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文采用院内制剂渗透粉(全蝎、蜈蚣、白花蛇、生川草乌、生附片、花椒等)穴位中药渗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与传统骨盆牵引组50例对照,结果显效4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83%),P<0.05.

    作者:郭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李真教授辨治消渴病经验摭拾

    李真教授治疗消渴的经验与特色:以降糖为主结合降脂治疗,辩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病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除湿、滋阴固肾等法综合治疗,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始终.

    作者: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少林正骨凝胶中樟脑、龙脑、薄荷脑的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少林正骨凝胶中樟脑、冰片、薄荷脑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涂布厚度0.25μm);柱温为100℃.结果:樟脑对照品进样量在0.8μg~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1.32%(n=6);龙脑对照品进样量在0.5μg~1.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1.57%(n=6);薄荷脑进样量在0.5μg~1.7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1.72%(n=6).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国民;杨工昶;齐赤虹;王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柴胡的高产栽培技术

    依北柴胡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从选地整地施肥、催芽播种、中耕除草定苗、摘心除蕾抽苔、防病虫害、采收加工诸方面论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张春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脏腑气机

    脏腑气机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形式的概括,由于其生理功能各不一样,故各脏腑气机也有升降出入之不同.掌握脏腑气机,不仅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临床各期患者198例,运用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调查表现察慢性肾衰竭邪实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血瘀兼证是出现率高的邪实兼证,与其他邪实兼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湿热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浊兼证(P<0.05),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湿浊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热兼证.从原发病中的分布来看,慢性肾间质疾病湿热证的出现率低于其他疾病.水气兼证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出现率高于其他疾病.结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正虚邪实贯穿始终,虚实夹杂是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

    作者:张琳琪;刘红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96),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P<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任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妇科养荣片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妇科养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正交实验.结果: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对浸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加10倍水,煎煮时间为2.5 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2 h为佳工艺.

    作者:帅银花;王琼;赵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伤寒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与PBL教学的不同点入手,提出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应是医学生教学活动的终目标.概述了PBL教学方法在<伤寒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法.

    作者:谢忠礼;闫秀娟;韦大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述评

    将目前常用的四种食管癌动物模型(化学致癌剂诱发、手术建立、裸鼠、SCID),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各有优劣,每种模型的建立对于某种试验要求具有不可替代性.SCID鼠模型病变与人类相似,更接近于临床要求.但终模型的建立应依试验目的而进行选择.

    作者:李迎霞;司富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锡纯运用虫类药物的学术思想探讨

    张锡纯运用虫类药物组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总结张锡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运用虫类药物的临床经验及对虫类药物独到的见解,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肝降脂胶囊的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护肝降脂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失黄酚含量为指标优选决明子、泽泻的乙醇提取工艺;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芪、丹参、山楂的提取工艺.结果:决明子、泽泻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乙醇加入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 h;黄芪、丹参、山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0倍,煎煮时间1 h,煎煮次数2次.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霆;崔永霞;张丹;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水蛭斑蝥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水蛭斑蝥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水蛭斑蝥汤(处方:水蛭、冬虫夏草、斑蝥、制大黄、炮穿山甲、川楝子、黄芪、淫羊藿)治疗;对照组以保列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L)、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疗程结束半年后对显效、有效患者随访.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I-PSS评分、L、前列腺体积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I-PSS评分、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显效、有效的患者随访,仅有对照组4例复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结论:采用水蛭斑蝥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老年人性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率低,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前列腺癌变的潜在危险性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双彪;苏腾良;陈祖红;陈海燕;李嘉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