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存
蒲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急性期为实证、热证,慢性期以阴虚为主本文简述了中药汤剂、熏眼、针灸等方法对本病的治疗,探讨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作者:路斌;吕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机体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采用补肾中药如补骨脂、淫羊藿、杜仲、陈皮等治疗,对改善骨质疏松症有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韩崇涛;齐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体三教授擅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他以调肝为切入点,采用清、泻、疏、补等调肝之法,选用乌梅丸加减,将其运用于口腔疾病的辨证中,对舌沟炎,口疮等病进行调治,常获佳效.
作者:高天旭;韦大文;郑书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王辉萍教授为浦东王氏妇科第九代嫡系传人,善治闭经,认为闭经与肾气、天癸、冲任及胞宫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治疗上重视肝脾肾三脏同治,益气健脾,滋阴养血,并与心理医学相结合,临床上取得确切疗效.
作者:温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小儿慢性咳嗽,从肺论治包括肺郁久咳、肺伤久咳、肺虚久咳;从脾论治包括脾困久咳、脾虚久咳;从肾论治包括肾阴虚久咳、肾气虚久咳.不同证型采取不同方药辨证论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成淑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食管癌为豫北偏西地区高发病种,死亡率高,患者痛苦大,中医药治疗食管癌具有突出优势,重在固护胃气,整体调治,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付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膝关节积液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痰瘀痹阻所致.采用鲜石龙芮敷贴膝眼穴治疗,取其苦辛主风寒湿痹,利关节之作用,从而达到祛湿通络,通利关节之效.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经济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在总结古今医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调卫健脑法和养心安神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为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疗效及优化选穴组方提供一定参考.方法:60例患者随机纳入调卫健脑组和养心安神组,每组30例,对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教(PSQI)、Epworth困倦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观察.结果:(1)调卫健脑组痊愈48.3%,显效34.5%,有效10.3%,无效6.9%,总有效率为93.1%;养心安神组痊愈28.6%,显效35.7%.有效17.9%,无效17.9%,总有效率为82.1%.调卫健脑组疗效与齐心安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调卫健脑组和养心安神组PSQI总分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ESS与SAS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卫健脑法临床疗效优于养心安神法,其疗效可靠稳定,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珊;高希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结合西医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1-2疗程.结果:53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O%.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海;孟凡婷;吴义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中药组.手术12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检测骨密度、骨钙含量和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MD、骨钙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雌激素组较模型组BMD、骨钙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BMD、钙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但雌激素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叉.结论:补肾中药有明显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为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尚立芝;韦大文;李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由于山慈菇的记载较混乱,品种较多,混淆使用明显,本文从本草考证方面,对真、伪品鉴别,供临床医师正确运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平喘安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气雾疗法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喘安肺汤治疗.2组均7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90.O%.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有效率72.5%.两组相比,P
作者:李健民;张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从四个方面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即1.以实践教学为中心;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把新的成果引入教学中.
作者:罗晓铮;石延榜;董诚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邵梦扬主任医师从脾胃入手,论治肝癌常分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结毒型、肝肾亏虚型等,分别选用逍遥散、膈下逐瘀汤、龙胆泻肝汤、滋水清肝饮等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邵玉英;孙宏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益气活血组)56例与西药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降糖药物,益气活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类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组显效28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O%.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少、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久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方法:从氧化应激引发糖尿病、糖尿病与氧化应激的相互影响、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并发症选三方面探讨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发病二者的关系.结果:氧化应激可引发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与氧化应激互为诱导、相互加重.结论: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互影响,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是防治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超卿;王灿;苗明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灯盏生脉片中的野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0.2%磷酸溶液(14:15:71);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野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4944 μg-2.472 Izg(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野黄芩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陈国芹;崔永霞;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何首乌的炮制、浓缩、醇沉等各个加工阶段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基本按照口服液体制剂的生产路线对影响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考察.结果:随着何首乌炮制时间的延长,醇沉相对密度的增加,储存时间、灭菌时间的延长,其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逐渐降低;浓缩液相对密度的升高,醇沉时间的延长,二苯乙烯苷含量升高.结论:何首鸟的加工过程对何首乌的主要成分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何首乌的炮制、提取、浓缩等加工处理参数,可以有效控制何首乌的含量.
作者:宋海新;梁建强;王传斌;李红磊;朱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艾滋病的症状、病机、病理组织学、治疗效果等角度的分析探究,发现艾滋病的病理变化是一个逐渐致虚的过程.并且从虚治疗效果显著.因此,艾滋病的证型以虚为主.
作者:周立华;彭银花;张军军;李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腹痛、腹泻患者结肠镜检正常者,作结肠黏膜活检,为临床提供病因诊断依据.方法:对268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正常的慢性腹痛、腹泻患者进行组织活检病理并分析结果.结果:268例中176例(65.7%)结肠黏膜组织学明显异常.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有助于慢性腹痛、腹泻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