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生脉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陈国芹;崔永霞;王淑美;梁生旺

关键词:灯盏生脉片, 野黄芩苷, HPLC
摘要:目的:建立灯盏生脉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灯盏生脉片中的野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0.2%磷酸溶液(14:15:71);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野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4944 μg-2.472 Izg(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野黄芩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校心理专业开设《心理学入门》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院校的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借鉴普通高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普遍认为从<普通心理学>开始去学习心理学,比较难于理解和接受,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较差等等,期望能够改善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显现中医学院心理专业的特色,河南中医学院心理学科精心编著了<心理学入门>教材,尝试将其置于<普通心理学>之前进行学习.这一改革举措将使<心理学入门>课程成为中医院校心理专业的一大特色,同时将对普通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学作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许振国;徐向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灯盏生脉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灯盏生脉片中的野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0.2%磷酸溶液(14:15:71);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野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4944 μg-2.472 Izg(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1.3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野黄芩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陈国芹;崔永霞;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乌梅丸主治蛔厥、又主寒热错杂之久利.通过收集总结近些年各医家在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汤)加减治疗多种现代疾病,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妇科、泌尿系统等,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经方的有效性、实用性.

    作者:周贤;王光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益脑胶囊的镇静催眠作用

    目的:对益脑胶囊的镇静催眠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仪观察并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小鼠站立次数;采用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入睡潜伏期(从注射戊巴比妥钠到入睡的时间),睡眠时间(从入睡到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采用腹腔注射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各组小鼠入睡动物数,并计算入睡率.结果:大剂量益脑胶囊可显著减少正常小鼠10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中剂量益脑胶囊可明显减少活动次数;中、小剂量益脑胶囊组和抗脑衰胶囊组可显著减少小鼠10 min内站立次数.大、中剂量益脑胶囊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潜伏期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小剂量益脑胶囊对睡眠时间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阁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剂量益脑胶囊与阁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明显协同作用,小剂量益脑胶囊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仅有相同趋势.结论:益脑胶囊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李彦;王灿;苗明三;史晶晶;杨亚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及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本文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出发,详细地探讨了PCL损伤的重建手术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PCL损伤治疗的研究近况及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崔宪春;聂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降粘通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降粘通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按标准选择50-78岁血管性痴呆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降粘通络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加脑复康,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查MMSE积分,BBS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MMSE积分、BBS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降粘通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

    作者:潘大军;刘静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方法

    从四个方面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即1.以实践教学为中心;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把新的成果引入教学中.

    作者:罗晓铮;石延榜;董诚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益气活血组)56例与西药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降糖药物,益气活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类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组显效28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O%.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少、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久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何首乌的炮制、浓缩、醇沉等各个加工阶段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基本按照口服液体制剂的生产路线对影响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考察.结果:随着何首乌炮制时间的延长,醇沉相对密度的增加,储存时间、灭菌时间的延长,其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逐渐降低;浓缩液相对密度的升高,醇沉时间的延长,二苯乙烯苷含量升高.结论:何首鸟的加工过程对何首乌的主要成分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何首乌的炮制、提取、浓缩等加工处理参数,可以有效控制何首乌的含量.

    作者:宋海新;梁建强;王传斌;李红磊;朱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

    蒲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急性期为实证、热证,慢性期以阴虚为主本文简述了中药汤剂、熏眼、针灸等方法对本病的治疗,探讨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作者:路斌;吕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黄芩消甲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芩消甲汤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黄芩消甲汤,对照组用扶他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沉、甲状腺功能等,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甲肿消肿时间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FT3、FT4,治疗1周血沉水平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痛消肿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消甲汤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优于扶他林.

    作者:丁继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体三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口腔疾病

    高体三教授擅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他以调肝为切入点,采用清、泻、疏、补等调肝之法,选用乌梅丸加减,将其运用于口腔疾病的辨证中,对舌沟炎,口疮等病进行调治,常获佳效.

    作者:高天旭;韦大文;郑书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小儿慢性咳嗽

    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小儿慢性咳嗽,从肺论治包括肺郁久咳、肺伤久咳、肺虚久咳;从脾论治包括脾困久咳、脾虚久咳;从肾论治包括肾阴虚久咳、肾气虚久咳.不同证型采取不同方药辨证论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成淑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血管瘤30例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一种良性实质性肿瘤,是一种血管的先天畸形,分海绵状血管及毛细血管瘤两种.

    作者:李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肾合剂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慢肾合剂治疗特发性腹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7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自拟慢肾合剂加减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作者:石焕玉;徐桂芬;赵化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90例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口服扶他林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内服外用中药汤刑丹芍祛瘀汤,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4%、95.9%,对照组分别为46.3%、82.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组有效90例中复发6例(复发率为6.4%),对照组有效70例中复发23例(复发率为29.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贺海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钙含量及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中药组.手术12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检测骨密度、骨钙含量和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MD、骨钙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雌激素组较模型组BMD、骨钙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BMD、钙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但雌激素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叉.结论:补肾中药有明显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为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尚立芝;韦大文;李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艾滋病的虚证表现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通过对艾滋病的症状、病机、病理组织学、治疗效果等角度的分析探究,发现艾滋病的病理变化是一个逐渐致虚的过程.并且从虚治疗效果显著.因此,艾滋病的证型以虚为主.

    作者:周立华;彭银花;张军军;李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析中西医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通过中、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发展过程回顾,分析预防医学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与不足,指出未来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梁润英;张方毅;马鸿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VI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22例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对小细胞肺癌(SCLC)应用VIP方案化疗的影响.方法:4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VI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22例,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 d,加用贞芪扶正胶囊,对照组20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毒性反应情况,并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张培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