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王灿;苗明三;史晶晶;杨亚蕾
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小儿慢性咳嗽,从肺论治包括肺郁久咳、肺伤久咳、肺虚久咳;从脾论治包括脾困久咳、脾虚久咳;从肾论治包括肾阴虚久咳、肾气虚久咳.不同证型采取不同方药辨证论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成淑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王辉萍教授为浦东王氏妇科第九代嫡系传人,善治闭经,认为闭经与肾气、天癸、冲任及胞宫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治疗上重视肝脾肾三脏同治,益气健脾,滋阴养血,并与心理医学相结合,临床上取得确切疗效.
作者:温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中、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发展过程回顾,分析预防医学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与不足,指出未来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梁润英;张方毅;马鸿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益脑胶囊的镇静催眠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仪观察并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小鼠站立次数;采用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入睡潜伏期(从注射戊巴比妥钠到入睡的时间),睡眠时间(从入睡到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采用腹腔注射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各组小鼠入睡动物数,并计算入睡率.结果:大剂量益脑胶囊可显著减少正常小鼠10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中剂量益脑胶囊可明显减少活动次数;中、小剂量益脑胶囊组和抗脑衰胶囊组可显著减少小鼠10 min内站立次数.大、中剂量益脑胶囊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潜伏期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小剂量益脑胶囊对睡眠时间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阁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剂量益脑胶囊与阁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明显协同作用,小剂量益脑胶囊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仅有相同趋势.结论:益脑胶囊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李彦;王灿;苗明三;史晶晶;杨亚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DG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益胃汤,对照组用吗丁啉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胃排空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胃排空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胃汤治疗DGP,效果优于吗丁啉片.
作者:郭一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结合西医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1-2疗程.结果:53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O%.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海;孟凡婷;吴义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68例门诊患者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方法,连用2周,每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用3疗程.结果:痊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1%.结论: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汪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何首乌的炮制、浓缩、醇沉等各个加工阶段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基本按照口服液体制剂的生产路线对影响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考察.结果:随着何首乌炮制时间的延长,醇沉相对密度的增加,储存时间、灭菌时间的延长,其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逐渐降低;浓缩液相对密度的升高,醇沉时间的延长,二苯乙烯苷含量升高.结论:何首鸟的加工过程对何首乌的主要成分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何首乌的炮制、提取、浓缩等加工处理参数,可以有效控制何首乌的含量.
作者:宋海新;梁建强;王传斌;李红磊;朱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从病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概述了近年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研究状况,认为本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辨证论治采用分期治疗与脏腑辨治相结合,并简述了针刺、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
作者:姜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防风通圣丸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c18s(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g(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连翘苷在0.025 mg-0.40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连翘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RSD为0.2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分离度好,可用于防风通圣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排风;蔡旭升;赵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4级中医本科2班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课之前随机分为A、B两组各54名,A组采用SEMINAR法教学,B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2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考试成绩A组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项,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便于理解、记忆牢固、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4项,A组优于B组;课堂笔记、进度适中2项,B组优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综合考虑,SEMINAR教学方法优于传统讲授法.
作者:王祖龙;郑明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由于山慈菇的记载较混乱,品种较多,混淆使用明显,本文从本草考证方面,对真、伪品鉴别,供临床医师正确运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芪消渴汤.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值、甘油三酯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O%.结论:生芪消渴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对小细胞肺癌(SCLC)应用VIP方案化疗的影响.方法:4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VI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22例,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 d,加用贞芪扶正胶囊,对照组20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毒性反应情况,并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张培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具象思维是心理学的新名词,是独具东方特色的思维形式.它的提出为解释和研究东方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帮助和可能.本文将从具象思维的形成、具象思维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具象思维的研究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简要介绍开展此系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渊源.
作者:魏玉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口服扶他林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内服外用中药汤刑丹芍祛瘀汤,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4%、95.9%,对照组分别为46.3%、82.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组有效90例中复发6例(复发率为6.4%),对照组有效70例中复发23例(复发率为29.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贺海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邵梦扬主任医师从脾胃入手,论治肝癌常分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结毒型、肝肾亏虚型等,分别选用逍遥散、膈下逐瘀汤、龙胆泻肝汤、滋水清肝饮等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邵玉英;孙宏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出发,详细地探讨了PCL损伤的重建手术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PCL损伤治疗的研究近况及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崔宪春;聂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李景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悸宁丸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例(室上速、室速、房扑、房颤者除外)随机分成心必宁丸治疗组与倍他乐克片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选比例为2:1,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134例,对照组65例,心悸宁丸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倍他乐克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心悸宁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4%,倍他乐克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叉.结论:心悸宁丸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心悸不安、胸闷痰多、心烦失眠等临床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李庆海;李庆玉;史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