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李锋

关键词: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2009年-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药库计算机系统中提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病历进行调查,对其排名和金额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2009年和2010年药品使用中,抗菌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各占50%,抗菌药物使用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抗菌药物的前十位中占70%,2009年前十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全院抗生素使用总金额的45.68%;2010年前十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全院抗生素使用总金额的36.0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符合卫生部要求的标准,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方面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实践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著名医学王清任所制订经验方之一,通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所引起的疾患.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本方加减用于气滞血瘀而致的怔忡、低热、头痛眩晕等病证,效果甚好.

    作者:陈素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青年人心肌梗死1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分析,探讨青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以便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小于45岁)12例,记录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2例青年人心肌梗死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2-45岁,平均40.6±3.8岁.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66.8%)、饮酒(65.9%)、血脂增高(58.2%)、家族史(54.2%).结论:1.青年人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饮酒、高血脂、家族史.心肌梗死部位以下壁常见,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患60例,其中男病患32例,女病患28例,年龄为5个月至2.5周岁平均年龄为1.5周岁;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山莨菪碱辅助治疗)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喘憋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4.2天,肺部喘鸣消失时间为4.8天,平均显效时间为6.8天;观察组喘憋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4天,肺部喘鸣消失时间为3.7天,平均显效时间为5.6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减少治疗的时间,对治愈率有很大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小儿的副作用相对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防治

    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剖宫产手术后出血是全世界产妇重要的死亡原因.本文分析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及出血量的测量,重点探讨了剖宫产术后的止血方式,涉及到:子宫收缩剂及按摩子宫、宫腔纱条填塞法以及盆腔动脉结扎.

    作者:沈长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糖皮质激素外,其他疗法同治疗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微量地塞米松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灵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新进展

    目的:通过观察胫骨平台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这些病例里有10例的治疗方案是:非手术治疗+口服中药或本院院内制剂中成药治疗+针灸理疗+中药外洗治疗,另外40例患者是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也接受了口服中药治疗、针灸理疗、中药外洗治疗,通过观察胫骨平台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出院后进行半年到2年随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总优良率为88%(44/50),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手术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正确判断骨折发生部位,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等等对骨折的临床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永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自拟止泻汤配合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02例

    目的:观察中药加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3例.两组患儿均按病情进行补液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服用蒙脱石,治疗组在其基础上服中药加按摩.治疗三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2%.结论:中医药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大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舒颈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颈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眩晕患者120例,均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尼莫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颈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0/60),P<0.05.结论:舒颈通络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的应用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相关血管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患者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其超声术前评价标准.结果:桡动脉内径1.5-2.0mm的10例,8例成功,成功率80%;桡动脉内径>2.0mm的27例,均造瘘成功;头静脉内径≥2.5mm为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VF术前检查,能很好的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手术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黄毅斌;胡萍香;吴燕华;肖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金水宝联合黄葵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IgAN)患者尿蛋白、肾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金水宝(虫草粉)及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提取物)联合治疗IgA肾病33例,观察12周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结果:治疗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GF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水宝联合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静;林洪丽;方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内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查找中药饮片的生产、采购、养护等相关数据,并结合医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中药饮片是汤剂处方和中成药制剂的基本用药方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从中找到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许多因素及如何加强饮片质量管理.

    作者:黄延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梗死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死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供血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绝大多数脑梗死为白色梗死,即缺血性梗死.

    作者:张守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如何减轻从业人员静脉采血时的心理恐惧

    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容易产生心理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1],恐惧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者:杨芳;张菊红;张晓梅;虎明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强的松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强的松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采用MP方案治疗,不过治疗组在治疗中采用大剂量强的松,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强的松.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指端麻木3例,嗜睡、乏力3例,便秘1例.对照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指端麻木2例,嗜睡、乏力1例,便秘1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强的松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能取得更加好的疗效,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光耀;蔡天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论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中三氯叔丁醇的含量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中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固定液聚乙二醇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监测.结果:三氯叔丁醇的进样量在0.010~0.101u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加样的回收率为101.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有效.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补钾,试验组行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注射治疗,不同的方法补充氯化钾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泵注射高浓度氯化钾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体会

    肿瘤确诊时患者大多为晚期,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抗肿瘤药物毒性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并发症.

    作者:潘攀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性分析

    目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常见,限制了临床用药范围.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以在内科住院的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5天后改为200mg每日二次,第3周100-200mg每日一次;美托洛尔12.5mg每日一次,1周后如患者能耐受加至25mg每日一次.对照组单服胺碘酮.方法:同治疗组.观察6周.结果: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率,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郄丽娜;姚连登;李聪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四肢和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以及颈段和脊柱脊髓伤伴其他脏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收治的42例四肢骨折并重要脏器损伤患者和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30例.结果:四肢骨折伴脏器损伤1例死亡,9例发生各类骨断裂,21例骨折都达到或者接近解剖复位;脊柱骨折伴脏器损伤患者30例全部成功救助.其中包括18例患者合并截瘫.结论:四肢脊柱骨折常合并各器官的损伤,休克,出血量均是重要体征,死亡率高,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判断及时,准确合理治疗.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膝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73.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