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孝寅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206例(LIDH)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1例,均使用牵引和干扰电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中药蒸汽法治疗.结果:经四周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2.4%)和总有效率(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51.5%)和总有效率(93%)(P<0.05)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牵引和干扰电及中药蒸汽法治疗,效果更加满意,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车爱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根据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及心血管状况,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对我院43例高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除2例高龄患者通过4次透析后死亡外,其余41例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结论:高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娜;徐冬梅;厉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学科的诞生日新月异.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又融合了现代医学.
作者:王周芳;唐友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对照组仅在来院看病时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和血气分析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意义.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院内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查找中药饮片的生产、采购、养护等相关数据,并结合医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中药饮片是汤剂处方和中成药制剂的基本用药方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从中找到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许多因素及如何加强饮片质量管理.
作者:黄延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本人通过对临床患者常见的心理活动观察及心理护理实践,阐明了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临床护士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主要原则也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心理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以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吴春梅;刘昱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65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328例)和常规护理组(337例),比较两组患者褥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共发生褥疮21例,发生率为6.4%,常规组共发生褥疮39例,发生率为11.6%,干预组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患者褥疮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很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目前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而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引发的恶性事件也屡见不鲜.本文首先分析了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其次,就如何护理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金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检验科内部人员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管理对策以降低此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内检验科院内感染人员的感染发生原因,并根据原因探讨预防检验科院内感染的管理对策.结果: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与诸多原因相关,其主要原因多是由于院内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形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风气,检验科人员对院内感染缺乏基本的防护知识,院内硬件设施陈旧,防护设施简陋或者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结论:加强院内领导重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章制度,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性培训,更新工作人员观念,定期检查防护设施,及时更换,保证良好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就可有效的预防检验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晴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良好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合并慢支并发支气管肺炎,3例切口感染,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14天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状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6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8例,无效2例,有效率83.3%;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0例,无效6例,有效率5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流变学中的低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树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18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0例,A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d,B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80例闭经.在停药后一个月有8例患者恢复月经.B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有88例患者绝经,停药后一个月有6例患者恢复月经.结论: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5.0mg与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相比较,临床疗效相同,小剂量使用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帅秀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对短暂性脑缺血者的颈动脉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探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的21例TIA患者颈动脉的形态,斑块,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参照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例健康人对照比;TIA组颈动脉Ⅰ级狭窄者与对照组无差别,颈动脉Ⅱ,Ⅲ级狭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TIA的危险为对照组的3.31倍;颈总动脉的MV,PI和RI明显高于对照组.CDFI可了解颈动脉内径,斑块性质,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TIA的诊断.
作者:徐金娟;岳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70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统计分析.结果CT直接征象为眼眶骨质不连续、凹陷、移位.眶内肌肿胀,相邻鼻窦积液等间接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征象,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戚绍飞;李锋;盛俊卿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50例患者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1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5例,临床显效患者20例,临床好转患者10例,临床无效患者5例,其总有效率是90%;而对照组50患者中,治愈患者11例,临床显效患者17例,临床好转患者7例,临床无效患者15例,其总有效率是7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方法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胰岛素自1922年问世以来,临床一直以皮下注射途径给药,一般每日用药3-4次.长期用药病人苦不堪言,同时皮下注射胰岛素的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差甚多,不能很好的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基础分泌与餐后追加分泌.因此,开发非注射途径的胰岛素制剂是糖尿病领域的持续研究热点,包括口服给药、鼻腔黏膜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直肠黏膜给药、眼部给药、肺部吸入给药和透皮给药等等,目前口腔黏膜给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制药公司的关注.
作者:田炳利;王汝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对入住我科一例糖尿病伴低蛋白性全身水肿患者护理进行总结,认为此病人皮肤张力极高,容易发生破溃感染,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消除水肿的原因,针对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低蛋白性全身水肿以及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用药指导,饮食护理,运动方法等全方位的护理.做好对症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减少因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缓解病人的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万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菌种,用K-B纸片扩散法对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成正比,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不成正比关系.结论: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文兵;马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严重的后果.是近年来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由于西药副作用较大,还需终生服用,虽会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但是也引起了诸多不良反应.因此,为了既能治疗高血压,又能避免因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我们将目光转向了中医疗法的研究.
作者:唐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的经细胞学、妇科检查等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40例为(单纯西医)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40例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2人,复发率5%,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0例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7人,复发率17.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杜文升;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