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玲
本文通过对中药饮片的生产、炮制、临床应用、市场推广等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方法与思路.通过规范生产标准、加强炮制管理、创新性改变剂型、加大研发投人、建立国际标准等方面促进中药饮片的发展和应用.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需要.
作者:何小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分型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中医科采用中医药分型治疗腰腿痛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7例(54.84%),显效4例(12.90%),好转6例(19.35%),无效4例(12.90%),总有效率达87.10%(27/31);结论对腰腿痛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能达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们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波依定(Plendil,即非洛地平缓释片,Felodipine extended release tabet)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甄华;李振莲;张润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内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情况,以期更好的开展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普通钢板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基于髓内钉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随访后,治疗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采用基于髓内钉内固定方法的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加快恢复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善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厚朴温中汤加减联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其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东华;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生患者急救中的时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设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设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结论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金梅;陆桂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降纤酶辅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在2010年-2011年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降纤酶辅助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实施静滴.30min内静脉滴注完成,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第一次剂量为1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第三日降纤酶剂量将为5单位,总剂量为30单位;2组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均相同.结果:2组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辅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扶正解毒汤(柴胡、茵陈、板兰根、大青叶、半枝莲、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白芍、甘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丹参、三七、五味子等)加减治疗,3日1剂,水煎取1200ml,分6次温服.3个月1疗程.结果:治愈12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31例,有效率67%.结论:扶正解毒汤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作者:许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蝎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发生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朱永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其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从医师、药师、患者多方面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只有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才能顺利解决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强自身学习,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让患者承受小的用药风险而获得大的治疗效果.
作者:廖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自从腹膜透析技术进人临床运用以来.腹膜炎一直是PD治疗中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短期或永久退出PD治疗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作者:蒋丽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患手总的主动活动度(TAM)和功能独立评定(FIM)的评价,发现治疗后手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较好改善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林子玲;赖家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旨在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BECT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等指标.方法收集因BECT而就诊患儿28例,行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分析治疗后1,3,5,6个月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总有效例数为26例(92.86%),累积控制率为78.57%,留存率为100%.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儿童BECT疗效明显且稳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和安全性高等.
作者:郑欣;曾援;周锋;卢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检索2002-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收集有关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其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清楚.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尤其应加强对年老、婴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郭耀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开展的176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121例,卵巢良性肿瘤2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7例,子宫肌瘤5例,输卵管积水10例.1例中转开腹,余均获成功,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遵循腹腔镜手术原则,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必要时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是我院开展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关键.
作者:陆淑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静脉输液前后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退化、衰老的特点,及心理方面特有的规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输液前后细心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使老年人积极配合,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药物渗漏及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并不少见.但在临床上往往注重肺外脏器的功能衰竭诊断与治疗,而忽视电解质紊乱.
作者:周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组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佳药物组合.方法抽取我院70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每组35人;临床用药为奥美拉唑联合胃葆冲剂的患者视为观察组,临床使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药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4周的疗程过后统计,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率为94.28%,临床有效率达到97.1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0.00%,临床有效率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葆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比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林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治疗晚期妊娠疤痕子宫不全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晚期妊娠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7例晚期妊娠子宫不全破裂患者治愈7例取得了较好的母婴结局.结论:结合B超检查、产前检查、前次剖宫产的情况综合分析,可早期诊断.一旦怀疑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孟云辉;陈兰荭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