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华;李晓霞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为患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方莉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怎样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以便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47例战胜肌无力.逐渐康复,3例患者出现术后危象,但经过积极的护理后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术后危象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查魏玲;吴月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药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皮肾镜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排石汤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一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排石汤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旭辉;陈浩;刁伟强;刘宏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索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不同灌酒方法、不同灌酒时间动物醉酒率、死亡率和血清转氨酶的不同情况.结果:一次灌酒0.28ml/10g体重小鼠可达中度醉酒,醉酒率70%,死亡率40%;采用小间隔分次灌服法后小鼠醉酒率60%,死亡率降为20%a;连续灌酒时,较高剂量组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并逐渐加重;血清转氨酶上升的高峰在第5天.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白酒灌胃法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时,采用中等剂量、分次灌胃法可降低死亡率,实验时间以5~7天比较适宜.
作者:王颖芳;王宇亮;姜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自2006年5月一2010年3月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自拟清宫汤及中药消癥散外敷治疗,持续治疗1~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46例患者痊愈79例,显效5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R摄影技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7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余24例为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常规x线平片和CR检查.结果27例髋关节分别摄CR片与普通X线平片,受检者CR照射剂量低于传统X线的照射剂量.27例髋关节CR图像显示清晰,而27例普通X线平片显示皮下组织较差,骨小梁结构及小的头下囊变显示不如CR图像清晰.结论CH检查对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常规X线平片.
作者:赵保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剖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产科剖宫手术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基本无变化;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产科剖宫手术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健康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娟;卢顺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大黄治疗CRF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黄用于治疗CRF主要原于其泻下作用,CRF时,肾脏的结构破坏,功能丧失,含氮的代谢废物潴留体内,通过泻下可促进其从肠道排泄,减轻氮质血症,从而缓解CRF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庭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98例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纳络酮和乳果糖.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治疗组清醒时间平均(14.7±12.6)h,对照组(25.6±12.9)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乳果搪是治疗HE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立群;武杰;高丽霞;周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守组所有病例禁食及放置鼻胃管持续减压.强制左侧半卧位;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滴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雷尼替丁,2例加用善得安;46例均下胃管引流,3例患者辅以腹腔穿刺引流.手术组行穿孔修补术3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保守治疗组43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1例,梗阻3例,隔下感染1例,发生率10.87%;手术组全部治愈,并发症主要有盆腔包裹积液1例,膈下感染I例,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胃空肠吻合口渗血2例,发生率15.22%;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减少患者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是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鲍荣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肛裂的简便有效疗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89例,结果全部治愈.获得随访45例,术后9年复发1例,再次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愈.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是陈旧性肛裂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金禄;张凤样;杨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X线检查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于我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12例,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放射X线检查且X线资料完整;结果:11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吸入性肺炎59例(52.68%),感染性肺炎53例(47.32%),其中X线检查示:小病灶影68例,大病灶影56例,节段或大叶性影6例,肺纹理增多或肺门影模糊75例,急性肺膨胀征33例,支气管气象49例,心后影征25例,上纵膈模糊、心缘模糊或横隔模糊23例,局限性肺气肿、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反应、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8例;结论: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是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余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食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总结分析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治疗的急诊食管异物患者166例临床资料,采用胃镜及其附件进行治疗取食管异物.结果:本组126例异物成功取出,16例钳碎后掉入胃内或直接推入胃内,对患者的身体无影响,取物后无并发,另外2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吻合器,程序和痔疮(PPH).方法:对临床治疗第三或者第四度痔疮的资料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除的506例PPH,除2例失败,其他一切都是成功的.发现81例不同程度的出血,并且都缝扎止血成功.平均术后住院日数为3天(2~4天).所有这些病例,,502例痔疮有绝对的回缩,,4例没有.结论:所建立的程序和痔疮(PPH)是安金、有效、快速的治疗痔的方法,细节的操作对手术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魏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电解质紊乱并不少见.但在临床上往往注重肺外脏器的功能衰竭诊断与治疗,而忽视电解质紊乱.
作者:周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中医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常规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68%)显著高于对照组(10%),(P<0.05).经秩和检验,实验组总体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H=5.12,P<0.05 ).实验组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3,P<0.05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更好,胃肠道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朱美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且给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对其效果等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后,患者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加强精神分裂症康复及护理研究对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芝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骨科病人因四肢骨折,疼痛明显而持久,而术后病人因惧怕疼痛,影响了术后功能锻炼效果,近年来,镇痛泵广泛应用于骨折术后病人,使病刀顶利的度过了术后初的疼痛期,镇痛效果满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其副反应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我科采用术前教育及术后各种护理措施.
作者:林清;林文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东华;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电图技术发展虽然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但它在心脏病诊断与新情况发现中仍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至今仍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唯一有效工具.1150是我院心电图室的主要机型,担负着我院职业病鉴定等重要工作.
作者:胡庆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