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华
目的:观察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益宫颗粒1袋,日3次冲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0%,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痊愈率31.25%,总有效率56.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宫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作者:郭铁生;金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即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作者:苏荣;韦利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35例血肿扩大患者编人研究组,93例血肿情况稳定患者编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病史、不良习惯、临床检测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酗酒和习惯性服用阿司匹林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酗酒、习惯性服用阿司匹林、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血肿形态不规则是临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作者:舒勇;张松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与术后再次妊娠率差异.方法:40例异位妊娠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β-HCG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血β-HCG值高于治疗组(P<0.05).说明治疗组血HCG下降速度更快.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所有患者出院后都没有采用避孕措施,治疗组1年后再次宫内妊娠12例(60.0%).对照组再次宫内妊娠4例(20.0%),治疗组1年的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使血HCG下降速度更快,也不影响再次妊娠率,能维持妇女正常生育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随访时间为半年一年,胰腺胰管空肠吻合6例中,疼痛消失4例,无变化2例;胰头切除18例中,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15例;胆道手术3例中1例疼痛无变化;胰体尾切除3例中疼痛均消失.十二指肠保留幽门切除5年后疼痛缓解,3例糖耐量异常行十二指肠切除,胰腺内分泌功能在术后明显好转.有其它2例糖耐量异常者胰腺功能在行胰体尾切除后呈恶化转变.结论:患者为炎症性胰头肿块时,宜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手术方法.若胰腺有门脉高压或严重纤维化及胰管扩张,可对胰头进行不分离切除,胰头肿块性慢性胰腺炎一般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为主要方法.
作者:李端明;王振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中药颗粒中甘草酸含量,并且论述了其提取工艺.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甘草酸苷颗粒和甘草酸二铵颗粒的2份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并分析比较了提取方法和测定条件.结果:甘草酸在276nm处有大吸收,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用量6倍于样品质量,提取温度为60℃,pH值为12.同时在测定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理想,重现性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颗粒和甘草酸二铵颗粒中的甘草酸,操作简便迅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理想,稳定性强,回收含量高,值得锥广应用.
作者:谢敬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丹芍活血胶囊中丹参、赤芍、牡丹皮、人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丹参、牡丹皮鉴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为展开剂,赤芍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醉-甲酸为展开剂,人参以氯仿-甲醇-水10℃以下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展开.结果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丹芍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孟良;赵佳丽;于慧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组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佳药物组合.方法抽取我院70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每组35人;临床用药为奥美拉唑联合胃葆冲剂的患者视为观察组,临床使用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药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4周的疗程过后统计,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率为94.28%,临床有效率达到97.1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0.00%,临床有效率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葆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比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林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讨论因结肠癌导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外科收治病给予手术治疗的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以及随访,对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调查的61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的患者手术皆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其中有腹部切口感染的7例,引起肺部感染的患者2例,引起吻合口瘘的患者2例,引起腹腔感染的患者1例.术后由于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的患者1例,另1例由于术后腹腔感染终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经本研究调查,在结肠癌患者出现肠梗阻的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以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尽早治疗,是提高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恢复效果.
作者:聂炜;汪生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特征分析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中,吸入性肺炎89例,占43.2%,其中早期新生儿及早产儿1例,占91.0%,晚期新生儿8例,占9.0%,具体表现为斑片状及斑点状阴影59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门增宽21例,并发肺不张9例;感染性肺炎117例,占56.8%,其中早期新生儿及早产儿10例,占8.5%,晚期新生儿107例,占91.5%,具体表现为双肺广泛点片状影87例,表现为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17例,并发肺出血及心力衰竭13例.结论:新生儿肺炎X线胸片可表现为间质型、实质型、混合型,胸部摄片是新生儿肺炎诊断的重要临床手段,同时结合临床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痰炎症细胞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赵敬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肥胖症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例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2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儿童的心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儿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FSd )、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L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 < 0.05),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观察组儿童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E/A比值均有明显改变,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肥胖儿童心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作者:徐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本文通过22例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再出血与患者血压、手术操作、手术时机等因素有关,进一步提出了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处理措施.
作者:谢宏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手段,它的预后与对其早发现、早治疗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同仁共商榷.
作者:师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酸洗废液的处理方法,采用碱中和法或送有关单位处理.中和法处理存在的缺点是一方面消耗大量的碱性化学品(如烧碱、石灰等)处理成本高.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含铁污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浪费大量的铁元素和游离的盐酸.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2011年2月56里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进行保守治疗,20例进行保脾治疗,33例进行脾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及时准确的诊断、科学合理的治疗是挽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生命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墩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清纤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除常规保肝治疗外,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6个月为1疗程,至少服用1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清纤方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每月查肝功能,每3个月查HBV-DNA,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好转、HBV-DNA水平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清纤方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方面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HBV-DNA水平,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通过对住院患儿及陪护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使他们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此伴发的各种并发症也增加,特别是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剖腹产术后出血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二是晚期出血指胎儿娩出24小时后至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周.
作者:张智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火针结合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结束后温灸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米建平;余焯燊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