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干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哈丽恰·霍加西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早期干预, 妊娠结局, 影响
摘要:目的:对于采用早期干预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一年里,在我院就诊的妊高症患者病例96例,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和早期干预治疗,对干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该组治疗结果显示,进过有针对性早期干预治疗,所有抽样中的病例在妊娠是均未出现子痫现象,也没有出现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母婴状态都比较理想.结论: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次数,为顺利生产提供前提保障,对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排便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排便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将81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采用温开塞露稀释液灌肠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胎便排出,对照组36例,不进行排便干预,顺其自然排便.结果: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排胎便距出生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出生后4~5天血清胆红素浓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排便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作者:陶剑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HPLC法测定解忧软胶囊中刺五加苷E含量

    目的:建立了解忧软胶囊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使用Diamonsil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1%冰乙酸一乙腈(86∶1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刺五加苷E在20.10~160.8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1.1%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解忧软胶囊中刺五加苷E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魏淑梅;崔玉海;李绍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

    自2004年至2007年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临床门诊跟踪治疗病人.其中男20人,女11人.年龄大62岁,小11岁,11岁至20岁8例,20岁至42岁5例,24岁至56岁6例,62岁1例,本组病例人均符合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以三黄、腹胀纳差、厌油腻、肝区闷痛、疲倦乏力、舌苔黄腻或苔稍白、脉弦滑数或濡数为主要症状,全部具备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并在血清检出HAVIgM阳性,粪便中检出HAV.

    作者: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无溶栓治疗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选取20例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随访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突发事件发生和病死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尔呢沙·肉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乙型脑炎46例

    乙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由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80% ~ 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近年来有提前趋势,5月已有病例发生.该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发生惊厥、昏迷和死亡,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癫痫、智力障碍等.自2009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乙型脑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丁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7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外科治疗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的15例全部达到止血目的,其中行肝癌切除术8例,出血局部缝扎加肝动脉结扎5例,大网膜填塞缝扎1例;纱布填塞止血术1例.术后1月内死亡2例,3个月内死亡2例;6个月内死亡4例,生存7-12个月3例,12个月以上4例.2例行非手术治疗者于1例入院后2天死亡,另1例生存3个月.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应以积极的态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自己的经验选择合理、简单、有效的方法,以维护患者的生命.

    作者:丰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作者:杨林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麻杏润肺汤加减治疗哮喘100例临床分析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呼吸道疾病[1],多因感冒或吸人刺激性气体而诱发.自2006-2009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为门诊和部分住院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小18岁,大75岁,病程短3年,长40年,均与上感或吸人刺激性气体有关.查有家族史6例,四季都有发病16例,合并肺炎者20例,不规则长期服激素20例.大部分经多方治疗而未痊愈.

    作者:白丽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激素以及镇痛药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循环系统血流量,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好的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马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8例中显效48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69.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迅速缓解、改善呼吸道症状,缩短病程,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吸入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的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腹部CT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就32例患者的CT及腹部平片的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2例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中,根据材料判断肠梗阻的有无,判断肠梗阻的病因.32例患者在CT上都发现有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的表现,有2例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对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进行有效的原因、部位、程度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袁海文;许继姣;汝海燕;王立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19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各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TH、β2-MG变化情况以及皮肤瘙痒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H、β2-MG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皮肤重度瘙瘁病例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用于为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倪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肛裂分析

    目的:探讨电脑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肛裂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8人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7人.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坐浴,消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所有患者均无肛门失禁和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P<0.05).结论:电脑肛肠治疗仪相对于传统方法治疗肛裂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宜在门诊开展.

    作者:赵先勇;高智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及建议

    医疗机构必须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为核心,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采取严格有效的执行手段,形成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合理用药监管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切实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评价和监控,这才是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丰;王钧;李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导致肺栓塞,是血液在深静脉内的异常凝结,导致血管管腔阻塞,静脉血流障碍.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VTE).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者可行手术取栓治疗,但绝大多数可经溶栓及抗凝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溶栓及抗凝治疗仍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临症组方的配伍宜忌

    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是增强其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毒性或副作用.因此,临症组方的合理配伍应用,仍然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课题.

    作者:梁世香;潘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强迫症采用神经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强迫症患者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合用阿立哌唑和安慰剂,治疗10周.采用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副反应量表(TESS)和Yale-Brown强迫症量袁(Y-BOC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Y-BOCS及MSCPO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TESS评分相仿.结论;合用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敏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论中医食疗对人体的调理作用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用饮食来防治疾病究竟有哪些优点呢?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的话说,就是以食物作药用“极简易,性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随息居饮食谱》).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观点综合起来看,食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拆方分析厚朴大黄汤的药理作用和配伍基础

    目的:通过拆方分析,简单阐述厚朴大黄汤中各药物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氨水引咳实验和小鼠酚红排泌实验,确定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的有效成分.结果:止咳作用复方组>厚朴+枳实>厚朴+大黄>厚朴,枳实配伍效果优于大黄;化痰效果是厚朴大黄汤>厚补+大黄>厚朴+枳实>厚朴,大黄配伍效果优于枳实.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芸;栗庆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