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与随访

刘刚;蒋电明;郝杰;郭书权

关键词:恶性骨巨细胞瘤, 治疗, 诊断, 随访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骨巨细胞瘤从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 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刀在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56例采用超声刀小切口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刀在小切口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手术顺利,术中平均出血量2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4 min.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声音嘶哑及继发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天.结论 应用超声刀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凯;林小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与随访

    目的 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骨巨细胞瘤从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 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作者:刘刚;蒋电明;郝杰;郭书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和Sk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Sk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统计Survivin与病理特征及Skp2的关系.结果 76.7%(23/30)肿瘤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7%),χ2=25.9,P<0.001.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χ2=18.8,P<0.001).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Survivin表达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χ2=8.32,P<0.05).结论 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井昶雯;曹海霞;马蓉;王卓;吴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超声刀腹腔镜组与单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超声刀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胃肠功能恢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腹腔镜组.超声刀腹腔镜组的术后痛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单纯腹腔镜组(72.1% vs.35.9%,P<0.01);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镜组(4.1% vs.18.5%,P<0.01);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单纯腹腔镜组(61.1% vs.34.2%,P<0.01).结论 超声刀腹腔镜手术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结果比较,术后妊娠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以秀;曾月翠;刘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并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中Luminal A型50例,8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0%;Luminal B1型28例,1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7.1%;Luminal B2型15例,3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HER-2过表达型25例,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8.0%;Basal-like型9例,6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6.7%.结果显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显著.结论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可以间接了解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或对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指征的制定提供帮助.

    作者:阿娜尔;李碧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伴恶变1例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而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虽为良性肿瘤,但可发生恶变和累及其他系统,临床较为少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2年12月21日收治NFⅠ型伴恶变患者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何祥乐;胡廷辉;管云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程鞘管切开手术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

    目的 探讨全程鞘管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8例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术中采用全程鞘管切开,对肿瘤彻底切除.结果 全组肿瘤均彻底干净切除,对降低复发率有一定疗效,术后无畸形发生,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结论 全程鞘管切开治疗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对手指的外形及其功能没有影响.

    作者:陈朝祥;刘鸣江;谢义松;张卫;贺洪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症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青岛市肿瘤医院2001年10月至2012年3月2 904例恶性肿瘤患者及3 340例良性肿瘤患者行TSGF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所有恶性肿瘤患者TSGF检测阳性率为76.2%,其中胰腺癌阳性率高,为92.0%.良性肿瘤患者TSGF检测阳性率仅为1.1%,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患者.结论 TSGF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郭涛;许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LDH1、EpCAM及Ki67mRNA在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索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及Ki67 mRNA的表达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6例健康志愿者和5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从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用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ALDH1、EpCAM及Ki67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ALDH1、EpCAM及Ki67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DH1的表达量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EpCAM的表达量与TNM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ALDH1、EpCAM及Ki67 mRNA的表达作为一种简便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为大肠癌患者的分期、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黄芳;钱国伟;刘俊杰;白津;裴冬生;郑骏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龙葵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龙葵中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具有诸多药理作用的为生物碱类、多糖类及皂苷类等,论文对龙葵中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龙葵的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作者:秦璐;孙悦;朱劲华;刘美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喉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

    目的 探讨喉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自1988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喉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喉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结果 14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喉恶性淋巴瘤,首次确诊率为50%(7/14),未首次确诊患者确诊时间较长.确诊后13例患者行化疗和(或)放疗,1例行全喉切除术+放疗.随访1~15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53.8%和46.1%.结论 喉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根据临床分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及喉功能的保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凯;陈文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cyclin kinase subunit 1,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s1在老年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ks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在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12/60),Cks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肝细胞癌中Cks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r=0.817,P<0.05).结论 Cks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提示Cks1可能作为老年肝细胞癌潜在的预后因子.

    作者:张秀梅;顾金松;刘曙;孙成福;谭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并评价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白细胞介素-Ⅱ(IL-2)+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B超定位后予留置自制细导管,充分引流后向胸腔内注入300万U IL-2 及40 mg DDP,每周1次,共4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改良细导管充分引流联合IL-2+DDP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改良细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少,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汉坤;戴彬;刘树佳;贾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 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 针对胃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陈志伟;周亮;姚学权;吴晓宇;陈彻;田君;刘福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OK432灌注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

    目的 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OK432(沙培林)灌注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和OK432(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的23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2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及灌注化疗,无并发症发生,无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105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病理均示移行细胞癌.术后2例出现局灶复发,再次同法治疗后未再复发;1例膀胱多发肿瘤于术后5个月复发,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其余患者无肿瘤复发及新发.所有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联合OK432(沙培林)灌注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先华;刘近坤;彭启宇;王宗磊;翟海明;侯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残胃癌的病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 总结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病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1999年2月至2010年2月因胃良性病而住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将术后发生残胃癌(残胃癌组)和未发生残胃癌(残胃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两组的一般情况、长期吸烟史,以及术后胆汁反流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等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分析残胃癌可能的病因及预防对策.结果 共有89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32例发生残胃癌,57例无残胃癌发生.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第一次手术方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残胃癌组与残胃组胆汁反流率比较为87.5% vs.57.9%,P<0.01;Hp感染率比较为84.4% vs.56.1%,P<0.01;长期吸烟史比较为62.5% vs.40.4%,P<0.05.长期吸烟史与无吸烟史胆汁反流率比较55.7% vs.32.1%,P<0.05.结论 单因素考察证实,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Hp感染、长期吸烟史是发生残胃癌的高危因素,BillrothⅡ式手术不是发生残胃癌的独立风险因子,吸烟可促进胆汁反流的发生,控制胆汁反流、Hp感染和戒烟有望降低发生残胃癌的风险.

    作者:洪黎清;陈志山;杨昌毅;傅少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总结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bronchial artery infusion,BAI)化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4例Ⅲ期NSCLC患者,在肺癌手术前先行BAI化疗,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34例中32例有效,30例取得手术机会,2例未能完全切除.结论 术前BAI化疗是治疗Ⅲ期NSCLC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能明显提高Ⅲ期NSCLC的手术根治率,并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陈锋;朱金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脂肪酸合成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病理确诊的TNBC 176例的免疫组化检测FAS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FAS的不同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NBC中FAS的阳性率为68%.FAS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随访显示,FAS阳性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FAS阴性者(55% vs.84%,21% vs.73%,均P<0.01).结论 TNBC中FAS阳性者预后差,FAS可能成为TNBC新的治疗靶点及预后指标.

    作者:孙弢;姚宇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术式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2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资料.结果 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7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占1.3%),低钙血症1例(占1.3%);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13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4例(占2.9%),低钙血症9例(占6.6%);甲状腺全切术50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4.0%),低钙血症11例(占22.0%).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全切术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

    作者:任船;李情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