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萍;李郑琛;邱永升
目的 比较依诺肝素2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r-PA1组(61例)和r-PA2组(60例).r-PA1组患者溶栓前静脉推注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r-PA2组不给予静脉负荷量.选择同时期应用UK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UK组.比较3组患者溶栓90 min临床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3组患者发病24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发病7d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r-PA1组和r-PA2组再通率均显著高于UK组(P<0.01);r-PA1组再通率显著高于r-PA2组(P<0.05).3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1组和r-PA2组血浆BNP水平、LVDD均显著低于UK组,LVEF显著高于UK组(P<0.05);r-PA1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r-PA2组(P<0.05),r-PA1组和r-PA2组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溶栓疗效明显优于UK;r-PA溶栓前静脉给予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可明显提高再通率,从而更好地保护左心功能,且出血并发症无增加.
作者:陈雪斌;马利平;汪凤兰;王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电穿孔转染法和脂质体转染法在K562、HepG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比较,探索佳的细胞转染方法和条件.方法 以K562、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穿孔转染法和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带有绿色荧光的质粒PEGFP-N1和无荧光的质粒pCDNA3.1、pCDNA3.1-EOS基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EGFP-N1转染效果,计算转染效率;收集各培养组细胞,裂解后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转染后的蛋白表达.结果 当脉冲20 ms、电阻90 Ω、电压150 V时进行电穿孔,转染质粒PEGFP-N1,K562细胞可以得到较高的转染率;当脉冲20 ms、电阻90 Ω、电压250 V时,转染质粒PEGFP-N1,HepG2细胞可以得到较高的转染效率.在K562细胞和HepG2细胞中,电穿孔转染法的转染效率均显著高于脂质体转染法(P<0.05).电穿孔转染法转染PEGFP-N1后K562细胞和HepG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脂质体法(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电穿孔转染法蛋白表达量高于脂质体转染法(P<0.05).结论 佳条件下电穿孔转染法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对比较难转染的悬浮细胞效果更佳.
作者:隋娟;张高丽;李平法;于海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合并M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结束后胸腔内注入顺铂50 mg·m-2;研究组患者给予胸腔热灌注治疗,即45℃生理盐水2 500~7 000 mL胸腔闭式引流循环灌注,再以加热的灭菌蒸馏水600 mL+顺铂50 mg·m-2循环加热灌注胸腔.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观察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完全缓解(CR) 15例,部分缓解(PR) 11例,稳定(SD)5例,有效率为83.9%;对照组CR 10例,PR 8例,SD 10例,进展(PD)1例,有效率为62.1%;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分别为88.6 ±21.5和62.7 ±1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外周血INF-γ水平均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INF-γ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发生轻度反应7例(24.1%),研究组发生轻度反应10例(32.2%),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热灌注治疗MPE疗效显著,且能够较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纠正了Th1/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齐博;赵宝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神经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肿瘤、脑血管病、疼痛等疾病,由于涉及神经血管及显微外科操作,其复杂性有别于其他外科手术,这也给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提出更高要求.在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常见患者术后出现认知障碍,本文介绍了神经外科麻醉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机制及脑保护等相关问题,为临床围术期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更好的策略.
作者:吴帮林;闫诺;赵卓;张娜娜;黄红洁;杨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正常胎儿及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频谱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不同CHD胎儿右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136例中、晚孕单胎孕妇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其中105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A组),另3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CHD的胎儿根据胎儿右心功能状态分为右心后负荷增加为主的B组(15例)和右心前负荷增加为主的C组(16例),超声检测各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以及静脉导管的频谱参数,包括胎儿静脉导管心室收缩期血流速度(Vs)、心室舒张期血流速度(Vd)、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Va),计算阻力指数(RI)和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结果 A组、B组、C组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0±0.07、0.38±0.04、0.40±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的Va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Vs、Vd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胎儿的Vs、Vd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而Va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静脉导管的RI、PVIV与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C组胎儿静脉导管的RI、PVIV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RI均无显著相关性(r=0.102、0.076、-0.108,P>0.05).A组、B组、C组胎儿的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PVIV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4、0.181、0.044,P>0.05).结论 静脉导管频谱可以评估CHD胎儿右心负荷的改变,Tei指数可能不受胎儿心脏前后负荷的影响,静脉导管频谱指数不能取代心室Tei指数的应用.
作者:周蕾;同俊仪;张旗;吴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40例HFMD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为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每组20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 +/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 <0.05);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 +/CD8+显著低于HFMD组(P<0.05).结论 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差,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HFMD并发脑炎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作者:黄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可以救治的疾病不断增多,但医患矛盾却未得到相应的缓解,这就要求对医学教育进行新的思考.将来的医生除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及扎实的临床技能外,必须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及关怀意识.针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应从规定课程、加强实践考核、将人文教育贯穿执业生涯3个方面来提高人文教育效果,使将来的医生从患者身体与心理2个方面入手,创造患者良好的就医感受及和谐的医患环境.
作者:范祥明;朱耀斌;杨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癌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揭示二者变化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集诊断明确的肝癌患者(肝癌组)术前、术后血清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并采集肝癌患者肝组织石蜡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组织中TNF-a和IL-8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TNF-α和IL-8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和IL-8可作为肝癌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王雷;王煜霞;薛会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的特征.方法 对217例DM合并LA患者(DM合并LA组)、55例单纯DM患者(DM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P300、N400、失配性负波(MMN)检测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M组和DM合并LA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DM合并LA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DM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DM组和DM合并LA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和N400潜伏期显著延长(P <0.05,P<0.01),波幅显著降低(P <0.05,P<0.01);与DM组比较,DM合并LA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和N4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波幅显著降低(P<0.05).随着脑白质损害程度的加重,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N4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检测可客观评价DM合并LA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陈戈;陈奕奕;李丽丝;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睡眠节律紊乱对大鼠记忆能力、海马超微结构、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评价非创伤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弱光组和强光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然光照.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均给予12 h自然光照、12 h人工光照的24h持续光照,其中自然光照时间为7:00至19:00,人工光照时间为19:00至次日7:00,分别用25 W和40W白炽灯泡悬于鼠笼中央正上方,弱光组大鼠人工光照强度为4001x,强光组大鼠人工光照强度为800 lx,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分别光照30 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海马Aβ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弱光组和强光组大鼠寻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大鼠海马组织Aβ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PHF-1抗体和tau-1抗体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显著增强(P<0.05),而弱光组与强光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弱光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断裂,结构紊乱,神经突触密度降低,突触膜增厚,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数量减少;强光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核变性,线粒体结构模糊,数量减少,突触未见减少,但囊泡显著减少.结论 睡眠节律紊乱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是进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李宜培;杨国俊;杨红梅;靳力;王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尔特训练法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结合舒尔特训练)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45例.患者在训练前后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WCST、W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WCST测验中完成分类数及正确应答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WMS测验中的再认(短时)、图片(短时)、背数(瞬时)、记忆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舒尔特训练法安全性好,且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一种新的康复模式.
作者:王素红;李拴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宫颈环扎术(CI)治疗宫颈机能不全(CI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于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CI的孕12 ~ 27周CIC患者52例,其中行非紧急CI者43例(行择期CI者11例,行应激性CI者32例),行紧急CI者9例;单胎妊娠43例,双胎妊娠9例;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例行紧急CI的患者中6例发生晚期流产,手术失败;11例行择期CI者全部获得成功;32例行应激性CI者29例手术成功.行非紧急CI者手术成功率(93.0%)较行紧急CI者(33.3%)显著增高(P<0.05).单胎妊娠者手术成功率(90.6%)显著高于双胎妊娠者(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应激性CI者中,环扎孕周18~22周者手术成功率为87.5%,分娩孕周为(37.43±0.98)周;环扎孕周23 ~ 27周者手术成功率为91.7%,分娩孕周为(38.14±1.21)周,二者手术成功率及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明确指征的CIC患者行择期CI可有效预防早产及流产,改善新生儿预后.掌握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对于双胎妊娠的CIC处理应慎重,其手术效果不及单胎妊娠,应掌握手术适应证.行应激性CI者,其环扎时孕周与手术成功率及分娩孕周无明显相关.
作者:韩俊;覃秋萍;郑颖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每组10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30 min组比较,再灌注1、2h组、姜黄素+再灌注1、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再灌注2h组显著高于再灌注1h组(P<0.05);姜黄素+再灌注1、2h组较再灌注2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T-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表达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可下调其表达.
作者:曲雅静;董化江;臧照辉;单云官;王志梁;何文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 T细胞)的电转染条件.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电压、质粒浓度、细胞状态等转染参数,采用不同条件组合后用电穿孔法将质粒转入Jurkat T细胞.通过锥虫蓝拒染实验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转染效率.结果 Jurk砒T细胞在电压150 V条件下转染效率达到(62.10±2.13)%;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转染效率较高;质粒浓度低于0.5g·L-1时影响转染效率;短时期内温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不大.结论 本实验通过选择优化Jurkat T细胞的转染参数、控制影响因素,可有效提高Jurkat T细胞电转染效率.
作者:张高丽;隋娟;刘喜红;李平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美金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伴有行为和精神症状的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7例AD伴行为和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组)和联合奥氮平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末均行AD病理行为(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Behave-AD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7、0.33,P>0.05).治疗第4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7.02、9.79,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显著(t=2.35,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 =8.15、5.82,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05).治疗第12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0.94、12.64,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4.21、14.82,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治疗第12周末2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较治疗第4周末显著下降(t=3.93,3.99,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显著(t=2.12,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第4周末显著升高(t=5.49、5.05,P<0.05),但2组患者之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2,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AD伴行为和精神症状患者较美金刚单药治疗更能减轻其精神行为症状,但对认知功能改善二者效果相当.
作者:韩永凯;王旭生;张帆;张萍;杜爱玲;费鹏鸽;宋景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老年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AH)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CHD伴重度PAH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CHD并发重度PAH老年患者126例,其中63例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63例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心排血指数、肺动脉压、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心排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PAP显著降低(P<0.05),心排血指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患者MPAP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心排血指数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7% (26/63)和60.32%(38/63),手术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 a生存率分别为92.06%(58/63)、77.78% (49/63)和61.90% (39/63);保守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 a生存率分别为79.37% (50/63)、60.32%(38/63)和42.86% (27/63);手术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及1a生存率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增加CHD并发重度PAH患者的心排血量,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周子凡;万居易;李殿坤;李温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基因治疗是将有治疗作用或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导入靶细胞,通过纠正基因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发用于真核细胞转移基因的安全有效的载体系统.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系统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微环载体是一种来源于质粒DNA的新型的较小的超螺旋表达元件,通过在大肠杆菌体内发生位点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并已应用于基因治疗.由于微环载体缺乏原核DNA骨架序列,如抗生素基因、原核复制起始点等,可提高治疗基因表达水平、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及降低炎症反应.本文就微环载体的产生、提高转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玺;孙秋丽;王小引;王天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舌系带成形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滴鼻30 min后患儿入手术室,记录患儿滴鼻前(T0)、入手术室时(T1)、置入开口器时(T2)、直钳钳夹舌腹近舌尖舌系带附着处(T3)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 2组患儿T0时心率、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T1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T2、T3时心率、MAP与T0、T1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T2与T3时心率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1、T2、T3时的心率、MAP与T0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T1、T2、T3 3个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七氟醚吸入应用于小儿舌系带成形术可以缩短喉罩拔出时间,患儿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贾英萍;李郑琛;邱永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炎症是肥胖的特点,且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促炎因子对脂肪组织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炎症的保护作用未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和促炎因子对能量消耗、脂肪重塑和脂肪细胞分化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基础研究显示,用基因敲除方法去除炎症因子可导致小鼠能量消耗降低,并诱发成年型肥胖.相反,增加促炎因子可以提升能量消耗并降低肥胖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抗炎治疗不能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IR和葡萄糖稳态.其原因在于抗炎治疗削弱了炎症促进能量消耗的有益作用.肥胖是能量过剩的结果,慢性炎症和IR是对能量过剩的代偿反应.作者认为,在体内慢性炎症促进能量消耗,而IR促进葡萄糖排泄,二者均是对人体的保护反应.因此,评估炎症在肥胖和T2DM中的作用时应考虑炎症在调节代谢中的积极影响.
作者:张瑶;叶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及意愿植入不同类型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植入可转换型下肢静脉滤器,30例患者植入临时型下肢静脉滤器,16例患者植入永久型下肢静脉滤器,植入成功率为100.00%.术后轻度水肿发生率13.35%,胸腔和尿道出血率1.04%,均在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后恢复;肺栓塞发生率为1.04%.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对转子间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肺栓塞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刘万周;张亮;程相阁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