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灸足三里百会治疗变应性鼻炎

李洪洲;张韫迪;周桃桃

关键词:足三里, 百会穴, 治疗, 变应性鼻炎, 因素关系, 反复发作, 中医学, 流清涕, 季节性, 多发病, 常见病, 症状, 异物, 哮喘, 突变, 体质, 患者, 环境, 过敏, 刺激
摘要:变应(过敏)性鼻炎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病是耳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学鼻鼽范围,本病的发作与体质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可常年发作,亦可季节性发作,或在气侯突变和异气、异物刺激时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并发哮喘.笔者采用:灸足三里、百会穴治疗变应性鼻炎.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优质护理病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

    对内科优质护理病区临床护士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增强自我认识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并通过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增强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护士进一步系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范,为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魏文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适宜技术一体化防治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一体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适宜技术一体化方法,并对治疗前后的胃镜做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中医适宜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言行程度、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均具有很理想的疗效,对呃逆、泛酸等症状也有很大的改善,临床治愈9例(18.75%),显效18例(33.33%),有效15例(31.25%),无效6例(12.5%),总有效率87.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霞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626~1.084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1.2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蛤蟆油与其伪品的组织学鉴定

    目的:通过观察研究,总结中药蛤蟆油和其伪品的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应用现代的显微鉴别和紫外灯光谱技术对蛤蟆油和其伪品药材的组织结构进行鉴别,并分析对比.结果:正品蛤蟆油的性状、显微结构和伪品的蟾蜍的有明显的不同,且正品的紫外吸收峰有三处明显的峰位置,不论是哪种伪品都无法完全的符号正品的特征吸收峰.结论:基源性状鉴别可以在正品和伪品之间出处初步的鉴别,若结合紫外光谱法检测,则可以快速、简便、准确有效的将伪品鉴别出来,值得在鉴别研究工作中参考.

    作者:陈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苦参碱联合用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是苦参碱类生物碱之一,属于四环喹嗪啶类化合物.在诸多临床和实验中,苦参碱被发现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其应用范围包括:肝脏疾病的防治、肿瘤的治疗、白血病的治疗,耐药性的逆转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作者:陈东瑜;周兰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骨髓涂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骨髓涂片上直接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进行明确诊断.结果: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达到准确鉴别诊断的要求.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肿瘤性骨髓涂片进行抗原标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明确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牟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监护与救治

    产科失血性休克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严密的临床监护和急救护理是提高救治率的基础.加强监护与护理,同时纠正休克、纠正酸中毒、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救活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广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护理的管理体会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门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门诊部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医疗工作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在社会中的声誉.加强对门诊护理工作并进行一系列护理管理的改进,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索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和第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28d为一个周期的化疗方法,5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施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2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消失,患者得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系统的护理措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湘;梁月娥;包新琼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物206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物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6例518个肿物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肿物患者予以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518个肿物均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全部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物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创口小、不留疤痕.而充足的术前准备、严谨术中配合以及恰当的术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细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结节性红斑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的发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收集3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青年女性中;病因较复杂,其中结核杆菌感染12例,链球菌感染13例,合并有结缔组织病3例,淋巴瘤1例,病因不明7例.主要表现为双胫前的疼痛性红斑、结节,可伴有关节痛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对治疗反应较佳,预后良好.结论:结核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感染是结节性红斑的主要发病原因,要根据不同病因对结节性红斑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曾田青;范华;颜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超声医学对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高,且为女性癌症死亡的主因,占所有女性癌症病例数的23%和癌症死亡数的14%[1],因而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医学影像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近年文献,介绍目前常用的超声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要点.

    作者:马宝柱;吴华臣;王鸿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怎样防治牙龈炎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怎样防治牙龈炎.方法:随机选择40例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 PLI),出血指数(SBI),龈袋深度(mm).基础治疗后,对照组单纯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包括刷牙的方法,次数和刷牙的时间.实验组除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外,定期进行全口龈上龈下的洁治,牙龈红肿易出血的,龈袋内同时上派丽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固定正畸治疗3个月,固定正畸治疗6个月及固定正畸治疗9个月的各项指标.结论:青少年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定期的进行牙周治疗比单纯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可以更好地控制牙龈炎的发生,而派丽奥能有效抑制牙周袋内细菌的生长,维持基牙的牙周健康,有效治疗牙龈炎.

    作者:陈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含药血清对MRSA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mecA、femA基因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内对MRSA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含药血清与MRSA共同培养的方法进行耐药性逆转实验,用K-B纸片扩散法观察实验前后受试菌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同时进行耐药基因mecA、femA的检测.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K-B纸片扩散法对比,五倍子、绿茶、防风、丹皮、黄芩、浙贝组对苯唑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美唑等药物抑菌环直径扩大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由耐药或中敏恢复为敏感;对青霉素抑菌环直径无影响,仍表现为耐药.MRSA标准菌株、对照组菌株均检测出耐药特异性基因mecA、femA,丹皮、五倍子、防风、黄芩、浙贝、绿茶组未测出femA基因,mecA基因条带显示明显减弱.结论:MRSA经五倍子、绿茶、防风、丹皮、黄芩、浙贝含药血清处理后均恢复了对耐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且耐药基因mecA、femA的表达明显受抑制,推测其可能通过作用于mecA、femA或其调控因素,影响耐药基因的表达程度,使PBP2a产生减少或消除,从而达到耐药性逆转的作用.

    作者:王禹;于清宏;吴齐雁;郭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夜间或清晨的持续性咳嗽,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症状缓解.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β 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为主,但因其疗程较长,导致对激素依赖型或抵抗型CVA患者或由于伴发其它基础性疾病不能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CVA患者难以坚持,总体复发率较高;中医通过对CVA的辩证论治,效果显著.

    作者:龚年金;田正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阴及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葡萄胎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及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尿HCG诊断葡萄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阴及腹超声结合尿HCG诊断葡萄胎18例,尿HCG增高和清宫术后病理结构对照.结果:18例葡萄胎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脉冲多普勒(pW)呈滋养层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平均值0.45 (0.38- 0.59).结论:经腹超声结合CDFI能对葡萄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阿力亚·阿布都哈力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藏医隆病达甘和肾病达甘二者的不同及诊治

    隆病达甘和肾病达甘二者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病因、病缘、诊断和治疗.从而分清隆病达甘和肾病达甘的不同.

    作者:完代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院前急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通过对急救中心现况调查,预见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好的应对方法,避免院前急救纠纷的发生,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更好的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作者:杨朝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凉血化瘀汤保留灌肠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汤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凉血化瘀汤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80.0%,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及病原体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但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愈后后遗症,降低副反应,对痊愈率的提高和减少复发均有重要意叉.

    作者:张晓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药检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药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在检验标准管理、检验信息统计、报告书打印及办公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对药检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加强了药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药品检验的效率,增强药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作者:赵生奇;杨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