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细妹
2010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134例,报告发病率为853.18/10万,较去年相比发病率下降31.15%,报告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0.75/10万,报告病死率为0.09%.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980例,报告发病率为743.69/ 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54例,报告发病率为116.87/10万.1疫情概况1.1 2010年总疫情保持较低水平:2010年总疫情发病数较2009年相比下降31.15%,与我县5年来甲、乙类传染病总疫情相比,今年呈下降水平.
作者:马文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治疗分析.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5例进行治疗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9例均治愈,保守治疗16例其中治愈14例,死亡1例,采用其他的转手术治愈1例.结论:对本组25例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临床分析,导致患者胆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病因相关,同时还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多个因素相关,做肝胆手术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患者在各个治疗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疗对策.
作者:延学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确定胃部病变的具体部位、范围以及病变与周围器官的关联等,探讨螺旋CT在胃部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文所观察的20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的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仰卧位检查,另一组患者采用俯卧位检查.结果:7个采取俯卧位检查患者的图像清晰满意,胃扩张充分,胃底、胃体及胃窦图像显示清晰.其余13为患者的CT扫描图像欠满意,胃未能达到充分扩张,胃窦结构显示不清晰.结论:在采取恰当体位及充分的术前准备的条件下,螺旋CT在胃部肿瘤病变的诊断、定性以及分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韦庆铁;韦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无菌坏死的疗效.方法:采取骨科减压术,高压氧治疗和传统中药方剂综合对我院60例患者进行治疗,此为治疗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减压抗炎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x2=6.20;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崔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许昌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监测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对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许昌市2010年共报告AFP病例30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95/10万,麻痹后14天内报告率为73.33%,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66.67%,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需进一步加强AFP监测技术培训,提高AFP病例首诊病例识别与报告率,粪便样本采集率和常规免疫接种率,确保我市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郑惠平;张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高原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378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疾病种类、药品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情况、用药不依从情况、用药不依从的后果、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调查.结果:用药依从性与患者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种类、药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关.结论: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应遵循不同的咨询内容,普及用药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何永花;周后旭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再脱位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0年- 2007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例再脱位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及采取对应措施,使脱位患者得到良好康复.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再脱位患者在实施准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同时,重视病人心理护理,给予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避免了医疗纠纷.
作者:黄金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煎水含漱在扁桃体摘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因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而住院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常规处理+加味银翘散含漱液含漱)30例和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生理盐水含漱)30例,比较两组病例咽痛轻重程度及平均创面痊愈时间,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银翘散煎水含漱法用于治疗扁桃体摘除术后,可有效改善术后咽痛症状,促进创面恢复.
作者:王丽超;曾慧娟;沈祖泓;向国球;叶拾全;袁志昂;陈桂河;房保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田地区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骨畸形愈合的防治问题.方法:对2003 - 2010接诊的21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包括致伤原因创伤类型,治疗措施等相关因素.结果:和田地区口腔颌面部骨折存在着性别、病因、创伤类型等差异,下颌骨易受伤,其次为上颌骨、颧骨等.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及早恢复咬合关系减少骨性畸形的防治.
作者:买地尼也提·阿布都肉苏力;古丽努尔·艾则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本文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出发,并结合从医来的多年经验及地区实际,对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行梳理,对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应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医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哮证患者经正确辨证,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施护,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辛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访的糖尿病患者,发现其高血糖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典型的特点,为预防出院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发生,分析其发生的高血糖的的常见s原因及临床特点,为制定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刘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P)加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BPH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先经尿道置人STORZ F20.8肾镜行膀胱内气压弹道碎石.用Ellik冲洗器吸净碎石,然后用电切镜TUPKP手术.结果:全部病例都能一次手术成功,清石率达100%,无电切综合征(TURS)、膀胱穿孔等严重发生,未发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尿道狭窄2例,短期尿失禁4例,增生复发1例.术后IPSS、QOL、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TUPKP加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在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损伤少、安全.
作者:任文锋;何永志;王建民;游小波;唐永忠;武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观察组予结肠灵保留灌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灵保留灌肠是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85例急性阑尾炎,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中胃溃疡穿孔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回肠坏死性憩室炎2例,升结肠癌1例,盲肠炎性肉芽肿1例,睾丸扭转1例,黄体破裂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结论:病史询问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及辅助检查不完善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体检、综合分析完善的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减少急性阑尾炎的误诊.
作者:顾洪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检出率不断升高,且肥胖儿童成年后患肝肾及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本文将从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综合干预方法.
作者:李伟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之为“中风”、“卒中”,多属于中经络证.发病机理多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脑梗塞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因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局部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作者:马青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讨论血清胆碱酯酶(CHE)、转氨酶(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汁酸( 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中的应用.方法:选肝硬化患者90名,健康者45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HE、AST和ALT的活力及TBA的含量,并按照Child-Pugh分级比较.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所得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相比较,AST、ALT和TBA均明显升高,而CHE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按Child-Pugh分级不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HE、AST、ALT和TBA都是检测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单一检测的结果片面,联合检测结果更准确,对于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杜亚平;张继红;宋思宇;卢明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讨论乳胶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5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125例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符合率为:HBsAg符合率98.4%;HBsAb符合率96%;HBeAg符合率100%;HBeAb符合率96%;HBcAb符合率97.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胶层析法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不能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适用于标本初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蒋应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查明本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今后预防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手足口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该小学共发生手足口病19例,罹患率8.64%,采集10名患者粪便标本检测,有6份标本结果阳性,为EV71肠道病毒,发病有班级聚集性.结论这是一起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作者:牛金虎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