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锋;何永志;王建民;游小波;唐永忠;武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救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包括院前救治、有效救治、生命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救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进行综合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对哮喘的缓解和控制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丽霞;钟佳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要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患者自身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糖导他们在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中,特别注意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心理疗法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文孝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在小儿外感急惊风症中的应用.方法:针灸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治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7%.结论:针灸治疗小儿外感急惊风症确切有效.
作者:陈云峰;冯昱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腹腔镜手术65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阑尾周围发生急性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5.4d.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化脓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梅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上报的557份老年人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DR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0.8%),消化系统(15.6%)及神经系统(14.7%).共涉及179种药物,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用药.472例(占84.7%)ADR由静脉给药途径所致.结论:老年人ADR发生率高,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田艳萍;滕永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从提供优质服务,培养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护理班护士在整体护理中的职责与作用.通过护理班全面、细致的护理,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护理班护士在整体护理中起重要的作用,护患关系得以加强..
作者:何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根据氢氧化钙的作用机制,分析和探讨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及儿童牙科治疗方面的应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医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哮证患者经正确辨证,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施护,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辛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急性腹泻多由细菌及病毒感染而发,以腹泻、腹胀、肠道痉挛性腹痛等为临床症状.研究发现.在急性腹泻患者中,湿热型(腹痛、腹胀,发热、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占较高比例.本研究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1]关于急性湿热型腹泻的诊断标准,采用单药番石榴叶治疗与对照思密达对比,发现番石榴叶组效果理想,其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尤其适合医药不便的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作者:陈明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当代竞技体育的要求逐步提高,运动员比赛强度的和对抗也随之不断增强,运动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运动损伤发生后,运动员将会产生巨大的生理及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训练、比赛和健康恢复.本文通过分析导致运动损伤心理变化及致因,探讨如何从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入手,加强受伤运动员的心理康复治疗,对运动员进行认知教育,帮助其掌握心理恢复技巧,使其尽快恢复训练与比赛.
作者:邢崇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在以往的护理操作中规定,静脉穿刺时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剌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注射毕,快速拔针.这样做是否合理呢?通过十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我发现自静脉上方穿刺,直接刺人血管,慢拔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从侧方刺入皮下,快速拔针则常常会引起患者短时间的刺痛,有时十分剧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试用从静脉上方穿刺,慢拔针,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时静脉穿刺与拔针后,患者毫无感觉,以为注射尚未结束.
作者:薛菊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寻求更完善的麻醉方法,我们对实施咪唑安定、异丙酚、咪异复合诱导及维持麻醉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咪异复合诱导及术中维持麻醉为平稳,尤其对危重病人极有意义,且拔管时躁动较少,患者全无术中不良记忆.但本组发现多数患者拔管延迟,若合理调整用药及适当拮抗,拔管延迟之不足可大为改善.
作者:陈顺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要提高教学效果,除教师因材施教及注意教学方法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中专护理的学生,下述是我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1 初进中专护理学生的学习方法剖析进入中专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及内容的转变,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有些不适应.有些学生仍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往往教师讲什么听什么,教师写什么记什么.
作者:魏玉婷;贾艳敏;冯丽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谷红联合疏血通静脉滴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4名DPN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谷红+疏血通静脉滴注;对照组为疏血通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患者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有效率分别为82.4%、71.4%、71.4%,(P<0.05);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联合疏血通治疗DPN安全有效.
作者:谷素洁;石晓磊;曾明;李春杰;印红梅;赵洋;段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齿痕舌的一般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病理性齿痕舌的临床意义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800例大内科患者进行观察,采用Optimas 6.5数字彩色图像显微分析软件对数码相机拍摄的齿痕舌照片进行图像分析,观察性别、年龄、齿痕程度分布与病理性齿痕舌的关系.结论:病理性齿痕舌的出现率为38.13%,与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不同程度的齿痕舌的构成比为轻度>中度>重度.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直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育龄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使用的PVA颗粒栓塞剂的大小分为3组,每组26例,A组用150-250umPVA颗粒,B组使用300-500umPVA颗粒,C组使用500-700umPVA颗粒栓塞,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体积,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疗效:(1)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2)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月经量的变化;(3)比较三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均有好转,三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A组有一例出现子宫肌层大面积坏死的严重并发症,直径越小的栓塞剂出现发热、出血性盆腔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越多,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三种不同直径的PVA颗粒经UAE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有效,150-250umPVA颗粒疗效好,远期疗效也好,但同时风险性也大大提高;500-700umPVA颗粒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疗效相比另两种直径稍差,所以建议临床选用300-500umPVA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作者:傅炜;艾文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方法:观察我院80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疗效临床比较分析,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20mg、2次/日加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疗效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沙必利使肝胃气机得以条达,脾胃升降功能得以快速恢复正常.
作者:姚学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以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保守治疗81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结果:米非司酮和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81例,69例治愈,治愈率为85.18%; 12例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占14.8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好、安全、给药方便、无副作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贯序给药的方法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更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黄桂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1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规范化,当积液量大、积液明显增加、或积液转化为血肿时则需积极行手术治疗.
作者:华瑞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外科急性腹痛(也称急腹症)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严密观察腹痛及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鉴别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可提供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诊断未明确者慎用镇痛剂,重视身心整体护理及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给予有效的半卧位及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浅谈如下体会.
作者:颜淑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