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张朝勇;李玲梅

关键词:沙丁胺醇, 哮喘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2组患儿均予抗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口服酮替芬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0.5 g·L-1沙丁胺醇悬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呼气峰流量(PEF)及用力肺活量(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FEF50%、PEF及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氟桂利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脑组织p300/CBP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氟桂利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脑组织内p300/CBP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沙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氟桂利嗪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1d处死动物取前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各组沙鼠脑内p300/CBP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沙鼠脑内p300/CBP呈弱阳性表达,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沙鼠脑组织内p300/CBP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氟桂利嗪组沙鼠脑组织内p300/CBP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下降(P<0.05).结论 正常沙鼠脑内有p300/CBP表达;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p300/CBP表达上调.氟桂利嗪可以降低其表达.

    作者:傅锦华;郑会蓉;胡治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眼外伤致眼眶骨折2例法医学鉴定

    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头面部损伤常见,尤以眼部损伤为多,由于眼眶壁骨质菲薄,易发生骨折,在鉴定中应高度重视骨折的形态,区别新鲜与陈旧性骨折,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作者选择焦作市公安局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眼外伤致眼眶骨折2例法医学鉴定,报道如下.

    作者:安放;侯胜利;张建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内生长受限胎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宫内胎儿生长受限(FGR)胎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将实验用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烟酒复合因素制成宫内FGR胎鼠模型,实验组每天于上午9点置于20 cm×20 cm×20cm 自制密闭纸箱中,预留直径1 cm的进气孔,点燃的香烟通过此孔置入,固定,每天烟气环境中3次,每次15~20 min,燃烟1-1.5支,间隔2-3 h.每天固定时间白酒9 mL·kg-1灌胃1次.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置于密闭环境中,相同时间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妊娠20 d)剖宫取胎称重后断头取脑.通过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观察2组胎鼠大脑顶叶皮质和第三脑室周围灰质神经元凋亡的状况.结果 实验组顶叶皮质分子层和第三脑室周围皮质层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凋亡细胞数和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宫内缺氧在导致宫内FGR的同时可引起胎鼠大脑顶叶皮质分子层和第三脑室周围灰质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间接反应出宫内FGR胎鼠有宫内神经系统损伤存在.

    作者:韩俊;申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腭裂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成人腭裂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腭裂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42例成人腭裂的中耳功能、免疫指标和咽腔深度、裂隙宽度、裂隙两侧腭部宽度及软腭长度等临床特征进行测昔.结果 成人腭裂多数患者裂隙增宽、硬腭宽度、软腭长度不足,扁桃体肿大、下鼻甲肥大及咽后壁滤泡增生等并发症及传导性耳聋发病率高,与术前比较,术后B因子、C3、IgA和IgM显著升高(P<0.05).结论 成人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手术难度增加,并发症较多.

    作者:周永庆;喻学洲;余伟;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给药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对174例肺炎患儿(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与同时进行常规治疗的186例肺炎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28%,对照组总有效率77.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肺部I罗音消失及咳喘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皮给药对小儿肺炎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进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目前护理管理模式,加入人文关怀元素,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结果 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能全方位、高质量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结论 现代护理管理中加入人文关怀元素,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伏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 72例实施SLTC的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者42例为观察组,按常规伤后3个月后颅骨修补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RFLI)对2组患者伤后1 a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伤后4周及l a,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4±17.6)分和(83.3±13.1)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9±18.4)分和(71.4±16.8)分,伤后4周2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别(P>0.05),伤后1a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 a内,观察组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TC后早期修补可及早预防、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而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峰;赵家鹏;张永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11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 观察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施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吻合口出血5例,其中2例在手术台上发现,及时处理止血,另3例术后经保守治疗治愈;乳糜胸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5例,均在胃镜下经吻合口扩张治疗后治愈;吻合口漏3例;术中吻合器出现机械故障3例,其中切割不全1例,钉合不全l例,抵针座退出困难1例.结论 机械吻合安全、简单、有效,规范手术操作、选择适当型号的吻合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渗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中重度低钠血症

    目的 观察0.5 mol·L-1 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伴发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90例分为2组,2组均行吸氧、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限制水摄入但不补钠,观察组56例在非严格限制水摄入的同时给予0.5 mol·L-1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钠浓度及心功能改善时间.结果 2组治疗前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钠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所需时间分别为(10.8±4.5)d和(6.5±3.0)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 mol·L-1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能改善患者血钠浓度和心功能.

    作者:孟海波;闫红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PU)患者复发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120例复发性P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复发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20例,因未巩固治疗复发36例(30.00%);因季节因素复发27例(22.50%);因药物因素复发19例(15.83%);因不良生活习惯复发26例(21.67%);因心理因素复发12例(10.00%).结论 PU复发的因索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加强饮食、药物、季节和心理等因素的护理对预防PU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国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MMP-9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及MMP-9水平.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6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33)给予拉米夫定和复肝汤治疗,对照组(n=27)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用药和治疗结果 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加强护理措施是增强疗效的保证,患者对治疗用药和治疗结果 的满意度高.

    作者:刘俊扇;牛秉轩;范宁;刘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13例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5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57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2组会阴切开方式、伤口出血量、伤口疼痛、伤口愈合、产妇的依从性和产妇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低于对照组(P<0.05,P<0.01),会阴正中切开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及产妇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了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了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提高了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同时产妇的依从性好,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艳;陈晓敏;尹新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2例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获嘉县中医院眼科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5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手术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泪小管吻合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3个月拔泪道插管.结果 52例治愈47例,治愈率90.38%,好转4例,好转率7.60%,1例术后40 d导管脱落导致手术失败,未愈率1.92%.本组51例患者术后3个月拔管,其中2例泪小点轻度豁开,2例下泪小管裂开.结论 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简便易行;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支撑物组织相容性好;术后3个月拔管预后良好.

    作者:陈巧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乡市市售散装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目的 了解新乡市市售散装盐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 采集新乡市市区散装盐腌菜共206份样品,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 本次调查的新乡市市售散装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为99.03%(204/206).结论 新乡市市售的散装盐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基本合格.

    作者:陆春梅;王绪刚;张国富;陈伟;田玉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GF水平,比较年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况及TNM分期与HGF关系.结果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乳腺癌淋巴结状况、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雌激素水平无关(P>0.05).结论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王承正;许重杰;毛书明;崔树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的表达及其与AS发生的关系.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个月后心脏采血处死大鼠,取胸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动脉SMC中MC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动脉SMC中MCP-1呈弱阳性表达,高脂饮食组动脉SMC中MCP-1呈强阳性表达.高脂饮食组动脉SMC中MCP-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脂血症可能通过诱导血管壁SMC中MCP-1的表达引起AS的发生.

    作者:徐自超;郭晓静;张哲莹;王淑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后随访6-28个月.结果 25例患者中术中直视下骨折解剖复位22例(88%),满意复位2例(8%),不满意复位(移位4 m)1例(4%).术后摄x线片复查未发现骨折有再移位.22例于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l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1例,感染但未遗功能障碍1例.按照美国骨科学会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 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为髋臼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林;徐海斌;杨素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572例妇科门诊患者,用液基细胞检测法(TCT)检测宫颈外口及颈管脱落细胞,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HR-HPV DNA.对HR-HPV阳性及TCT阳性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以病理学结果 为确诊标准.结果 在572例样本中,TCT检测阳性51例,阳性率8.9%,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2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例,鳞状细胞癌(SCC)1例.HR-HPV DNA阳性者178例,阳性率31.1%.HR-HPV在宫颈未见上皮内病变(NILM)和TCT阳性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7.1%和7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例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 显示:良性病变85例(42.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15例(57.2%),宫颈鳞癌1例(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程国梅;李肖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副反应.方法 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评估分级Ⅰ~Ⅱ级)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布托啡诺15 mg·L-1 复合1.79 g·L-1甲磺酸罗哌卡行PCEA,对照组给予吗啡20 mg·L-1复合1.79 g·L-1甲磺酸罗哌卡因行PCEA.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 h和8·h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镇痛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15 mg·L-1布托啡诺复合1.79 g·L-1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术后的PCEA.

    作者:徐伟;夏瑞;朱志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