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荣英;李聪辉;孙祥德;齐伟
目的了解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为伪手术组、单纯模型组、低剂量SLC组(SLC-1)、高剂量SLC组(SLC-2)和Silybin组.以伪手术组做对照,观察水飞蓟宾和2种剂量的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学改变、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1)除伪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出现脑水肿改变.(2)伪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其它各组,单纯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SLC-1组、SLC-2组和Silybin组,SLC-1组脑组织含水量类似于Silybin组,而明显高于SLC-2组.(3)血浆MDA含量伪手术组低于其它各组,单纯模型组明显高于SLC-1组、SLC-2组和Silybin组,SLC-1组类似于Silybin组,而明显高于SLC-2组.结论水飞蓟宾和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SLC作用优于水飞蓟宾,并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量-效关系.
作者:许建文;张光军;陈正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无花果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用OPA与2-ME作衍生剂,在梯度洗脱、荧光检测下(λex=335nm,λem=430nm),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5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无花果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其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的40.20%.其中,丙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结论无花果果实是富含氨基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作者:席荣英;李聪辉;孙祥德;齐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电图(EEG)联合应用在小儿癫痫及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2例癫痫患者于末次发作48h内行EEG及SPECT检查.结果 EEG异常率为42.8%,SPECT异常率为78.6%,EEG与SPECT定位病灶符合率为63%.结论联合应用SPECT及EEG可提高癫痫的诊断及癫痫病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白海涛;朱凤莲;赵军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微型松解术治疗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方法 430例局限性软组织疼痛患者,手术松解 l~3次,并随访3~6个月.结果 1次治愈292例,占68.0%,2次治愈110例,占25.5%,3次治愈20例,占4 .6%,无效8例,占1.9%,总有效率98.1%.结论微型松解术治疗软组织疼痛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林生;耿云光;李秋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单一颈椎体骨折手术效果.方法单一颈椎体骨折合并瘫痪35例,其中伤椎次全切槽形植骨22例,伤椎次全切植骨钛钢板内固定13例.手术前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行Halo-vest架固定.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期愈合,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采用ASIA评分均有1~2级改善.结论早期手术充分减压并颈椎稳定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配合围手术期处理可以保护残留脊神经元,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作者:樊伟林;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下呼吸道感染随机分成两组:左氧氟沙星组38例;诺氟沙星组36疗程10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84.21%)高于诺氟沙星组(63.89%,P<0.05).左氧氟沙星组出现皮疹2例,诺氟沙星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7例,皮疹4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1例.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优于诺氟沙星,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清齐;武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随访时间5~77个月.结果慢性发病的患者手术时机与疗效无明显的关系.急性发病的患者其疗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明显相关,发病1周、2周和4周以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0%、60%和40%.结论手术是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诊断一经确立,应尽快手术.
作者:李立新;原晓景;徐达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后B超监测子宫复旧及切口区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腹膜外剖B超测量子宫纵径、横径、前后径3径之和,探查左侧膀胱侧窝区等有无异常回声像图,并与50例腹膜腔内剖宫产相对照.结果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无显著差异.腹膜外剖宫产术后3d患者左侧膀胱侧窝区探及不均质回声,其直径≤4cm者,一般术后6d自行吸收;直径>4cm者5例,自行吸收2例,3例外敷依皮膏加压包扎后吸收.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后B超监测可准确判断血肿大小,以便临床及时正确处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罗敏;高虹;华彩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SLC)的急性毒性资料,为亚急性毒性、致突变试验及临床应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将小白鼠随机分组,按不同的剂量、相同的容积以灌胃的方式给药,记录结果,计算LD50值和95%的平均可信限.结果用SLC给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值为4406.0*mg*kg-1, 其95%可信限为4406.0±193.8mg*g-1.结论实验测得的SLC对小鼠经灌胃方式给药的LD50值很大,说明SLC是一种毒性很低的物质.
作者:陈正跃;吴子钊;张光军;许建文;孙银平;李晓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外周大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大血管损伤56例,观察近中期疗效.结果本组56例,随访3个月38例 ,随访2年者18例,所有肢体血供均良好.结论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外周大血管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何宝林;郭志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廓清术加冲洗引流治疗急性脓胸的效果.方法对63例急性脓胸患者施行早期廓清术加冲洗引流.结果患者术后3~4d体温恢复正常,平均5d拔除胸腔引流管,经X线胸片和B超证实肺膨胀良好,胸膜腔闭合.63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8d.结论早期扩清术加冲洗引流治疗急性脓胸,方法简单、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有效防止慢性脓胸的形成,对单纯应用抗生素、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效果不佳者应尽早采用.
作者:赵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6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均采用氟康唑静脉用药,连用7~10*d。结果 16例中有效14例(87.5%),死亡2例。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检验资料综合分析,其治疗采用氟康唑效果好。
作者:周书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45例随访8个月以上,优40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3.33%.结论该手术方法能更好地达到解剖复位,外形美观,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李军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颅脑损伤所致言语功能障碍的治疗,目前尚无针对性特效药物.
作者:姜玲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神经在肾脏缺血预处理(RIP)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麻醉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上,观察MIR和RIP对家兔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量、心外膜电图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结果在MIR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耗氧量均明显持续性降低;心外膜电图ST段在缺血期明显升高,再灌注过程中恢复到基础对照值.单纯MIR时的心肌梗塞范围占缺血心肌的(55.80±1.25)%,RIP后心肌梗塞范围为(36.51±2.8)%,较单纯MIR显著减少(P<0.01).肾神经切断后对MIR所致的心肌梗死范围无明显影响,但可取消RIP对心肌的保护效应.结论 RIP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肾短暂缺血-再灌注所诱发的肾神经传入活动可能参与此心肌保护效应.
作者:丁延峰;史明珠;牛新清;李东亮;何瑞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电位与智商的关系,判定P300电位在评价此类患者智力方面的作用.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WAIS-RC量表测验发现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P300波潜伏期与各智商呈显著负相关(r=-0.28~-0.33 ,P<0.05),波幅与言语智商及总智商呈显著正相关(r=0.29~0.32,P<0.05).结论 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一项客观的电生理学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富根;杜云红;董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57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次单剂量口服50mg,分别于用药后第1、2、4周观察疗效并进行真菌学检查.结果 57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真菌阴转率35.09%,第2周78.95%,第4周94.74%;临床总治愈率87.72%,总有效率94.74% .结论 1次单剂量氟康唑口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
作者:韩婷梅;王威;张华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讨论乳腺肿块的正确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乳腺肿块诊治情况.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X线钼钯摄片与术后病理活检符合率分别为75%和57.14%,共发现乳腺癌41例,术后5年存活率为68.29%.结论 X线钼钯摄片与针吸细胞学检查均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乳腺肿块切除活检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小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Ⅰ型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Ⅱ型患者CD3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两型患者CD8、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比较,Ⅰ型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Ⅱ型患者,CD8显著低于Ⅱ型患者(P<0.05).结论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活化状态.
作者:王长虹;李晏;贾福军;张红亚;张秀明;郭新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患恻股骨折,其骨折愿意大多是由于在锻炼行走时,双下肢动作不协调,或出现头晕及其它意外情况等,致使患者蹲坐在地上导致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思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