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客观指标研究进展

孟云辉

关键词:高血压病, 阴虚阳亢型, 客观指标, 中医辨证分型, 科学技术, 进展综述, 辨证论治, 微观化, 统一化, 标准化, 临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血压病(EH)中医辨证分型微观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统一化、标准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本文就EH阴虚阳亢型客观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腺瘤VEGF和bF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5例,其中侵袭性者30例,非侵袭性者25例.运用HE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VEGE和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病理特点在HE染色光镜下不易区分;VEGF和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两者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5).结论 VEGF和bFGF的过度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反映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张素勤;刘跃亭;陈来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 IR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也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基础. 近年来随着IR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改善IR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作者:郭俊杰;吕蕾;郭鹏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方法 以2005年5月-2008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后7 d~14 d内成功完成PCI治疗的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 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 (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 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 (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 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时间比率(STR),对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 成功PCI使收缩时间比率、SVR/SVR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速度指数、加速指数、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 择期PCI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作为评价PCI疗效的手段.

    作者:苏轮;薛俊仙;陈昕;孙沛;白秉学;李晓利;李彬;张金花;武若君;王亚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肱动脉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3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培哚普利或美托洛尔缓释片及氢氯噻嗪两种不同降压方案,于治疗前及血压达标后3个月时(非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 mmHg)分别测量患者肱动脉压及应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仪获得中心动脉压.结果 治疗后两组药物对患者外周肱动脉压的影响无明显不同(P>0.05);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中心动脉收缩压进一步下降4.5 mmHg(P<0.05).结论 虽然两种降压方案对外周肱动脉压影响相似,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更显著.

    作者:柴晓红;韩清华;张亮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检材经盐酸酸化后(pH=1~2),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苯巴比妥的选择离子m/z为204,232.心血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43.476X+0.8168(μg/mL)、(0.5~280.0) μg/mL、 0.995、(97.50±2.0)%、0.5 μg /mL;肝组织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6.867X+0.0884(μg/g)、(0.5~280.0) μg/g、0.994、(98.5±3.5)%、0.5 μg/g.染毒大鼠心血、心、肝、脾、肺、肾和脑中苯巴比妥的含量依次为:246.39±26.43、204.96±13.03、253.82±7.73、175.74±8.07、221.64±11.38、155.94±12.87、170.15±17.05(n=6,μg/mL 或μg/g).结论 生物检材中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苯巴比妥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王勇;黄竹芳;贠克明;尉志文;王哲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部位起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急性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组),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和间隔部起搏各20例,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起搏器组在植入起搏器前及植入后7 d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起搏器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入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应加强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并发血栓性疾病.

    作者:郑磊;李学文;张慧颖;李毅;刘亮;李晓平;王裕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脑磁共振波谱研究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

    目的 采用在体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研究脑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脑内代谢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去皮层血管结合孤养、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在体磁共振波谱技术,观察大鼠左侧海马的代谢变化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脑裂明显扩大(P<0.01);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脑裂宽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小趋势.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较正常组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低于正常组(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则无明显变化.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Cho/Cr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Cho/Cr变化不明显.结论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存在脑萎缩,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和功能紊乱.中药颐脑解郁方具有保护和改善神经元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育玲;唐启盛;徐向青;侯秀娟;李宁;臧凤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尽管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及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病死率大大降低,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要带病生活,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仍然较少.

    作者:康善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甲强龙、丹参联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35例

    目的 分析甲强龙、丹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史者,经抢救成功之后,在7 d~30 d出现以痴呆、精神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的患者,给予足量系统的甲强龙、丹参联合治疗.结果 经甲强龙、丹参及高压氧治疗,14.2%患者痊愈,总有效率为94.3%,死亡2例. 结论 COIDE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急性期治疗及发病后合理、有效的用药有关.

    作者:雷刚;刘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心宁煎剂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ANP、ET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er大鼠50只,雌雄各半,6月龄,体重310 g±20 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药品及仪器 注射用盐酸阿霉素(ADR),汕头鲩滨制药厂生产,批号:960702. 强心宁煎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地高辛:杭州民生药厂生产,批号:961141. 血浆心钠素(ANP)放免分析药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971012. 血浆内皮素(ET)放免分析药盒: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971127. SN-695B型智能放免γ测量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2.

    作者:杨莺;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6例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静脉输注,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5.6%,对照组为26.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9.4%,对照组为38.2%;治疗组病死率8.3%,对照组为20.6%.两组观察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配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宋祥和;高楠;邹建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眩降压汤对SHR血压及心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10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模型组每只每日晨起灌胃1 mL矿泉水;中药组每只每日予清眩降压汤1.7 g,分早晚两次灌药,每次1.5 mL;西药组每只每日予替米沙坦2.4 mg,晨起灌药,每次1 mL.从9周龄开始,连续灌药8周.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有升高趋势(至第8周,收缩压平均升高27 mmHg,P<0.01),同比西药组血压下降了10 mmHg(P<0.05),中药组则升高了2.5 mmHg(P>0.05),正常组血压升高5 mmHg(P>0.05).中药组能够降低SHR的心脏重量和重量指数(P<0.01),西药组心脏重量和重量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眩降压汤可以控制SHR收缩压的进一步升高,控制血压造成的心脏肥大,其中可能与升高血液缓激肽(BK),控制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下降相关.

    作者:褚剑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 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8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自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值,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和 GMP-140水平的变化.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均有明显减少,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降低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 两组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的偏移,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和GMP-140水平均明显减低,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作者:熊攀;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间隔部(RVS)两种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以及术后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波宽度(QRSd).方法 ①6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患者,按照起搏比例和起搏部位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5%;心尖部起搏组:右室心尖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5%;间隔部起搏组:右室间隔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0%.分别取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3个月静脉血血浆2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BNP水平.②同一组病例,按照右心室电极植入的不同部位,分为两组,即RVA起搏组和RVS起搏组,测量患者术后在起搏状态下的心电图QRSd.结果 术前对照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统计学意义(P<0.01),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升高(P<0.05).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RVA起搏组的QRSd增宽(P<0.05).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小术后血浆BNP水平低,QRSd窄,对心功能影响小,因此,RVS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是临床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作者:李毅;李学文;吕吉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穿刺术救治脑出血并发脑疝10例报道

    脑出血(ICH)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脑出血后30 d内病死率高达35%~50%,其中50%在脑出血后2 d(尤其是24 h内)死于脑疝[1].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脑出血38例,其中合并脑疝10例,经CT简易定位行微创穿刺抢救,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彦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吡那地尔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吡那地尔(Pinacidil)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下穿线,不结扎,持续210 min.Ⅱ组为缺血再灌注组,可逆性结扎LAD造成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持续3 h.Ⅲ组为吡那地尔药物后适应组,心脏局部缺血30 min,在再灌注前1 min给予吡那地尔药物干预,直到再灌注后9 min,共给药10 min.包括3个不同剂量亚组,Ⅲa组为吡那地尔25 μmol/L药物后适应组;Ⅲb组为吡那地尔50 μmol/L药物后适应组,Ⅲc组为吡那地尔100 μmol/L药物后适应组. 在实验过程中采集记录下的心电图和左心室内压波形进行分析,实验结束时,再次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将2% Even's blue染液2 mL从连接主动脉的三通管侧管内注入,使心脏蓝染,-70 ℃保存,以备心脏梗死面积检测使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用于定量测定灌流液中LDH的活力.结果 Pinacidil不同浓度组心肌梗死区面积占危险区面积、LDH和再灌注3 h心率(HR)、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LVSP-LVDP)、左室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压力大下降速率(-dp/dtmax)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不同浓度的吡那地尔后适应组间,以其中Ⅲb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明显.结论 吡那地尔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性作用,且药物后适应有佳的浓度.

    作者:申宇;梁智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病例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允许合并使用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疗程均为4 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80.0%(P>0.05);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临床证候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玙婧;江蓓湖;丘洪;李彩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循环与心脏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和RAAS的影响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对循环和心脏局部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Vehicle组;COA+Los组、假手术(Sham)+Vehicle组、Sham+Los组.Los干预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各组大鼠的心功能,计算左、右心室质量指数(LVMI、R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NE、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含量.结果 COA+Vehicle组循环和心肌组织中Ang Ⅱ和ALD含量显著高于Sham组(P<0.05),循环NE水平增高而心肌组织NE含量降低;COA+Los组循环Ang Ⅱ水平增高,NE和ALD水平显著低于COA+Vehicle组(P<0.05);心肌组织NE含量增高,而Ang Ⅱ和ALD含量显著低于COA+Vehicle组(P<0.05).心肌Ang Ⅱ和ALD含量均与LVEDP呈显著性正相关(r1=0.825 1,r2=0.801 8,P<0.01),其相关性强于循环Ang Ⅱ和ALD.结论 心脏局部组织RAAS而非循环RAAS在慢性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中起重要作用,Los防止心肌肥厚和延缓心功能恶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阻断心脏组织RAAS,抑制心肌组织局部Ang Ⅱ生成和机体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作者:付德明;吕吉元;徐歧山;刘卓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和卡维地洛口服.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N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P<0.01),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降低(P<0.01),其血浆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CHF安全有效且副反应小.

    作者:韩凌;苗永国;陈金良;李世华;李国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动脉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超声分别对61例TIA患者(TIA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情况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IA组颈动脉狭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斑块发生率及软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测,可协助临床医师发现病因,针对性干预治疗,达到预防卒中再发的目的 .

    作者:高伟;陈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