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军;张波;史大卓;陈可冀
2003年7月-2004年11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5例紧张型头痛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梅;朱天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3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评定,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的差异.结果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后的血管性痴呆病人的HDS及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能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明显.
作者:王静;田西菊;张东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通过裂口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导致血壁分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AD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的主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易致命的急症之一,可并发心包填塞、急性左心衰竭、休克,甚至猝死,预后极为严重.未经治疗的急性期AD病人,发病于第1个24 h内病死率高达21%,半数以上1周内死亡;约70%在2周内死亡;90%在1月内死亡.及时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本院成功治疗以髂动脉闭塞及腰痛为临床表现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邦晗;张敏州;张迎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病人28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非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病人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反流.结果非房颤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房颤和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积极预防房颤的发生,可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反流实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李同社;周红萍;畅雪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7例肥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罗布麻、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罗格列酮片每天4 mg,疗程均12月,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测定血浆自由脂肪酸(FF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VMI、FFA、ET-1降低,NO增加(P<0.01),LVMI与ΔFFA、ΔET-1呈正相关(r=0.43,0.45,P<0.05),与ΔNO呈负相关(r=-0.38,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逆转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及脂肪酸代谢有关.
作者:张鸿飞;肖立中;林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三普心脑欣胶囊由藏药红景天、沙棘果和枸杞等药经加工精制而成(三普药业股份公司三普制药厂生产),2002年3月-2005年3月应用三普心脑欣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98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5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44例,临床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片(DLXNP)对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大鼠保护作用及对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结扎颈外动脉同时颈内动脉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用伊文思兰法检测脑血栓形成后伊文思兰的渗出量,用放免法(RIA)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脑组织伊文思兰吸光度值(A620)、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大剂量组脑组织伊文思兰吸光度值A620、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P<0.05),丹龙醒脑片中剂量组脑组织伊文思兰吸光度值A620、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龙醒脑片对血栓诱导剂诱导的脑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脑血栓形成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增加.
作者:刘旺华;周小青;李花;邓常青;刘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病人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其抗血小板作用有个体差异性.现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睿;范春雨;吕吉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中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力图探索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顺;蔡玉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近年来,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出发进行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综合了诸多医学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观点和方法,并根据角度的不同,从辨证论治、古方今用、自拟为主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以期达到更好指导临床工作的目的.
作者:才晓茹;王庆凯;田国勇;靳红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综述中医外治法对高血压病病人的一氧化氮、内皮素、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红细胞膜钠、钙泵活性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简、便、验、廉等优势.
作者:黎芳;方显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62例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法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更有利于病人痰液的排出,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石兰萍;田琳琳;刘维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加福辛普利对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心功能参数及分级的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 并加福辛普利1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皆为2个月.观察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参数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参数及心功能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参数及心功能分级.
作者:廖习清;耿小茵;赖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附合香丹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疗效.方法将7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1 mL/kg、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予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PaO2、PaCO2)、尿素氮(BUN)、肌酐(Cr)、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意识、呕吐、黑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合香丹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薛卫林;李正光;丁明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咽部或外耳道炎症引起,亦可见于脑桥或延髓的炎症、缺血或出血导致面神经损伤,但以面神经炎多见.
作者:杨万章;吴芳;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42例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酚妥拉明和乌拉地尔治疗,并观察每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和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减少肺部口罗音的效果和缓解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增快明显见于酚妥拉明治疗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起效快,显效率高,无明显副反应,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首选药.
作者:贾秀坤;王雅芬;李桂英;王艳华;梁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应,并探讨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观察各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以及Bcl-2和Bax的表达.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确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 Laddering)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用原位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通心络组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凋亡细胞较生理盐水组稀疏,生理盐水组梗死周边心肌组织DNA呈云梯状条带,通心络组则较为整齐.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抑制Bcl-2、Bax的表达.
作者:李松;丁家望;杨俊;李稳慧;席祖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明确提出微量清蛋白尿(30 mg/24 h~300 mg/24 h)作为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中医药在治疗肾脏疾患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病人中出现蛋白尿的病机应该责之于肾虚血瘀.
作者:周玲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脑血肿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方法 1992年1月-2005年3月对21例小脑出血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脑室外引流,8列行硬脑膜减张缝合,8例行硬脑膜原位缝合,5例未行硬脑膜缝合,12例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病人按GCS治疗结果分级:良好10例,中残1例,重残2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死亡6例.结论小脑出血病人应注意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严格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积极态度,及时手术治疗,手术重点应放在严密止血、脑脊液通畅方面,术后血压绝不能低于正常血压.
作者:刘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小儿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养血清脑颗粒组48例,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组40例,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减少偏头痛患儿发作次数、降低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临床有效率为83.3%;西比灵胶囊组临床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治疗小儿偏头痛的药物,临床副反应较少.
作者:潘更毅;张宪秋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