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坐骨神经痛中西医治疗进展

王顺;蔡玉颖

关键词:坐骨神经, 痛, 中西医进展
摘要:对中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力图探索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5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40 mL,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治疗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作者:于国英;曲海军;宋金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栓塞心电图特点分析

    肺栓塞(PE),以其复杂多样的病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了发病率、误诊率、漏诊率、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心电图(ECG)作为一项基本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掌握其对PE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淑梅;仲玲;苏万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

    归纳近10年来有关冠心病资料,综述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及其现代研究.

    作者:易建新;张敏州;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气虚血瘀证病人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证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气虚血瘀证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6例气虚血瘀证的AM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全部病例均予以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利用放免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5 d后,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防治气虚血瘀证AMI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其具有降低病人血清中的TNF-α含量有关.

    作者:陈世伟;贺运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62例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法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更有利于病人痰液的排出,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石兰萍;田琳琳;刘维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蒺藜总皂苷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ET/NO和NOS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碳(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继续喂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6.3 mg/(kg·d);大剂量治疗组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每只12.6 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每只2.35 mg/(kg·d).2周后,测定血脂、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及血管壁组织NOS的含量.结果小剂量、大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较模型组低(P<0.05),血清NO水平及血管壁NOS的表达呈相反变化 (P<0.05).结论蒺藜总皂苷可降低血脂和血浆ET-1水平,提高血清NO及动脉壁组织NOS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殷惠军;张波;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咽部或外耳道炎症引起,亦可见于脑桥或延髓的炎症、缺血或出血导致面神经损伤,但以面神经炎多见.

    作者:杨万章;吴芳;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22例病人腱反射正常或活跃,10例出现肌肉酸痛和握痛,26例有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27例心电图出现典型的低血钾表现(U波).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可出现腱反射活跃,血清CK升高,若心电图出现U波可确诊本病.

    作者:张耀刚;岳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回阳通脉法治疗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中医回阳通脉法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将40例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病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回阳通脉法治疗,观察厥脱的症状变化及体温、脉搏、尿量、血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其中治愈率45%,有效率15%,显效率25%,无效率(病死率)2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回阳通脉法与西医疗法治疗本病有明显的效果,既能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又能改善症状与预后.

    作者:郦永平;杨书侠;程率芳;陈晓虎;宫剑滨;张启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研究概况

    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生理为切入点,系统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对ACS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基于ACS不稳定斑块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阐述了中医药干预ACS的优势,并对中医药干预治疗ACS提供研究思路.

    作者:苗阳;雷燕;高铸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坐骨神经痛中西医治疗进展

    对中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力图探索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顺;蔡玉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丹奥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丹奥联合葛根素与单独应用丹奥治疗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动态测定血浆CRP、ET和NO浓度.结果丹奥和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RP、ET及NO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7 d、14 d与对照组比较CRP、ET及NO均明显改变(P<0.05或P<0.01).结论丹奥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丹奥治疗法.

    作者:王玉梅;李合华;毛兴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病人7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7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稳心颗粒1袋,每日3次;对照组35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普罗帕酮(心律平)150 mg,每日3次,总疗程4周.观察抗心律失常、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心肌缺血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8%,两组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血脂、血液黏度,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律失常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项指标.

    作者:黎威;夏雪琼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小儿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养血清脑颗粒组48例,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组40例,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减少偏头痛患儿发作次数、降低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临床有效率为83.3%;西比灵胶囊组临床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治疗小儿偏头痛的药物,临床副反应较少.

    作者:潘更毅;张宪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评价罗格列酮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7例肥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罗布麻、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罗格列酮片每天4 mg,疗程均12月,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测定血浆自由脂肪酸(FF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VMI、FFA、ET-1降低,NO增加(P<0.01),LVMI与ΔFFA、ΔET-1呈正相关(r=0.43,0.45,P<0.05),与ΔNO呈负相关(r=-0.38,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逆转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及脂肪酸代谢有关.

    作者:张鸿飞;肖立中;林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儿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提高手术疗效的可行性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泡洗并结合简易矫形方法,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疗效优16例(47.1%),良13例(38.2%),可5例(14.7%),优良率85.3%.治疗组疗效优19例(63.3%),良11例(36.7%),优良率100.0%.两组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结论在SPR术后使用中药泡洗加用简易矫形方法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袁海斌;张国勋;陶莹;陈乐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脉立妥对小鼠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脉立妥对小鼠耳郭微循环血流量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小鼠静脉给药后,测定耳郭微动脉、静脉管径和血流速度、断尾血流量及血浆纤维蛋白丝出现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脉立妥小、中剂量组对小鼠耳郭静脉血流流速具有显著作用;大剂量组对动脉管径及动、静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作用;但小、中、大剂量对断尾血流量和血浆纤维蛋白丝出现时间统计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立妥对小鼠耳郭微循环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长花;王薇;徐小平;王西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塞通联合丹参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以血塞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2.7%(P<0.01),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塞通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江;姜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病人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其抗血小板作用有个体差异性.现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睿;范春雨;吕吉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痰热清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加一种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二联抗生素.结果两组治疗7 d后白细胞恢复正常例数、体温恢复正常(≤37.3 ℃)的例数与平均天数、症状与体征消失的例数和平均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虞炳庆;黄红伟;吴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