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奥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玉梅;李合华;毛兴爱

关键词:脑梗死, 葛根素, 丹奥, C-反应蛋白, 内皮素,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丹奥联合葛根素与单独应用丹奥治疗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动态测定血浆CRP、ET和NO浓度.结果丹奥和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RP、ET及NO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7 d、14 d与对照组比较CRP、ET及NO均明显改变(P<0.05或P<0.01).结论丹奥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丹奥治疗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

    1 病例资料病人,男,农民,52岁,因反复胸闷气促5年加重2周入院.病人5年前起病,活动后气促、胸闷,双下肢水肿,多次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全胸片示:心影扩大,外院诊断冠心病,长期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和噻嗪类利尿剂治疗.

    作者:金波;施海明;罗心平;李剑;朱军;范维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血管结构功能改善的研究进展

    综述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病人血管结构、功能的改善以及临床疗效,为培哚普利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莫雪妮;姜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评价罗格列酮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7例肥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罗布麻、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罗格列酮片每天4 mg,疗程均12月,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测定血浆自由脂肪酸(FF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VMI、FFA、ET-1降低,NO增加(P<0.01),LVMI与ΔFFA、ΔET-1呈正相关(r=0.43,0.45,P<0.05),与ΔNO呈负相关(r=-0.38,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逆转肥胖高血压病病人左室肥厚,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及脂肪酸代谢有关.

    作者:张鸿飞;肖立中;林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通心络胶囊减轻再灌注诱导的家兔心肌细胞凋亡效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应,并探讨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观察各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以及Bcl-2和Bax的表达.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确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 Laddering)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用原位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通心络组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凋亡细胞较生理盐水组稀疏,生理盐水组梗死周边心肌组织DNA呈云梯状条带,通心络组则较为整齐.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抑制Bcl-2、Bax的表达.

    作者:李松;丁家望;杨俊;李稳慧;席祖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咽部或外耳道炎症引起,亦可见于脑桥或延髓的炎症、缺血或出血导致面神经损伤,但以面神经炎多见.

    作者:杨万章;吴芳;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重症小脑出血21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脑血肿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方法 1992年1月-2005年3月对21例小脑出血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脑室外引流,8列行硬脑膜减张缝合,8例行硬脑膜原位缝合,5例未行硬脑膜缝合,12例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病人按GCS治疗结果分级:良好10例,中残1例,重残2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死亡6例.结论小脑出血病人应注意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严格把握手术时机,采取积极态度,及时手术治疗,手术重点应放在严密止血、脑脊液通畅方面,术后血压绝不能低于正常血压.

    作者:刘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栓塞心电图特点分析

    肺栓塞(PE),以其复杂多样的病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了发病率、误诊率、漏诊率、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心电图(ECG)作为一项基本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掌握其对PE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淑梅;仲玲;苏万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出现微量蛋白尿的病机浅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明确提出微量清蛋白尿(30 mg/24 h~300 mg/24 h)作为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中医药在治疗肾脏疾患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病人中出现蛋白尿的病机应该责之于肾虚血瘀.

    作者:周玲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伴心律失常病人7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7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稳心颗粒1袋,每日3次;对照组35例,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10 mg加普罗帕酮(心律平)150 mg,每日3次,总疗程4周.观察抗心律失常、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心肌缺血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8%,两组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血脂、血液黏度,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律失常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项指标.

    作者:黎威;夏雪琼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冠状动脉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冠状动脉.方法 100例病人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右冠状动脉.比较其检出率、收缩期及舒张期可视段的长度和宽度,各组右冠状动脉壁的低回声强度与其周围组织低回声强度之间的差值.结果冠心病病人的右冠状动脉检出率低;右冠状动脉在收缩期可视段宽度比舒张期长;在舒张期其可视长度比收缩期长.冠心病病人的右冠状动脉壁低回声强度与其周围组织的差值大.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段贵军;高露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药物配合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例报道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通过裂口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导致血壁分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AD是一种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的主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易致命的急症之一,可并发心包填塞、急性左心衰竭、休克,甚至猝死,预后极为严重.未经治疗的急性期AD病人,发病于第1个24 h内病死率高达21%,半数以上1周内死亡;约70%在2周内死亡;90%在1月内死亡.及时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本院成功治疗以髂动脉闭塞及腰痛为临床表现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邦晗;张敏州;张迎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中医外治法对高血压病病人的一氧化氮、内皮素、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红细胞膜钠、钙泵活性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挥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简、便、验、廉等优势.

    作者:黎芳;方显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40例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病人40例,男15例,女2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停用目前病人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6个半衰期后,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酌情加用其他药物.结果经动态心电图监测,40例病人室性早搏减少总有效率为63.6%.其中1例出现心动过缓,4例出现轻度头晕、恶心.结论稳心颗粒对临床治疗室性早搏较为理想,且副反应少,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药为主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近年来,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出发进行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综合了诸多医学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观点和方法,并根据角度的不同,从辨证论治、古方今用、自拟为主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以期达到更好指导临床工作的目的.

    作者:才晓茹;王庆凯;田国勇;靳红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痰热清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加一种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二联抗生素.结果两组治疗7 d后白细胞恢复正常例数、体温恢复正常(≤37.3 ℃)的例数与平均天数、症状与体征消失的例数和平均天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虞炳庆;黄红伟;吴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塞通联合丹参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以血塞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2.7%(P<0.01),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塞通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江;姜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气虚血瘀证病人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证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气虚血瘀证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6例气虚血瘀证的AM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全部病例均予以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利用放免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5 d后,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防治气虚血瘀证AMI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其具有降低病人血清中的TNF-α含量有关.

    作者:陈世伟;贺运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附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病例20例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心律宁片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75.0%,治疗后能明显减少24 h室性早搏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53.3%,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心悸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作者:胡有志;石杰;向楠;冯德勋;李大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5例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

    2003年7月-2004年11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5例紧张型头痛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梅;朱天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42例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酚妥拉明和乌拉地尔治疗,并观察每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和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减少肺部口罗音的效果和缓解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增快明显见于酚妥拉明治疗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起效快,显效率高,无明显副反应,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首选药.

    作者:贾秀坤;王雅芬;李桂英;王艳华;梁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