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淑钦;郭志勇
目的:通过观察止消通脉宁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 DMEM / 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 6 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 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 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 1 组(TGF-β1 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药物血清)、干预 2 组(TGF-β1 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药物血清)、干预 3 组(TGF-β1 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药物血清).药物干预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VEGF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止消通脉宁药物血清干预后,VEGF mRNA的表达逐步下降,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消通脉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其机制的可能与调节纤维化细胞因子VEGF的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玉梅;杨丽霞;程涛;刘铜华;吴丽丽;Margetts Peter Joseph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扶正祛浊口服液对慢性肾脏病3期(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单盲、安慰剂对照、双中心的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分配.共纳入120例患者,均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等合并症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扶正祛浊口服液20 ml,每日3次,对照组予安慰剂20 ml/次,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内中医证侯积分、血清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b值、尿蛋白排泄量变化、进入CKD4期比例、与CKD相关住院次数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变化.结果:3例排除,观察期内脱落17例(其中治疗组4例,安慰剂对照组13例);符合并完成试验病例100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进入CKD4期及与CKD相关住院风险明显降低,eGFR、Scr、蛋白尿量、中医证侯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祛浊口服液可以有效的延缓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裴昆;李深;饶向荣;戴希文;霍保民;连凤梅;王秀娟;孔令新;张南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单中心研究观察阿魏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效果.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降血脂等治疗,同时予以奥美沙坦4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d×30 d,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 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多项指标均明显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阿魏酸钠联合奥美沙坦可以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王宏天;马继伟;郭小华;张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73例曾在我院行冠脉CT检查的CKD及非CKD患者,通过收集其生化指标及冠脉CT检查结果,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年龄、尿素氮、肌酐水平、血磷水平和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尿素氮和血磷是患者冠脉发生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磷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有线性关系.
作者:鲍宏达;盛晓华;汪年松;程东生;简桂花;许涛;薛勤;高许萍;崔勇平;俞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大部分西方国家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及我国导致ESRD的第2大病因.1型DM患者在发病后5年可能存在DN,2型DM患者在确诊时就可能存在DN.由于DN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伴有糖代谢紊乱及常合并比较严重心血管等并发症,其治疗远较一般肾病复杂,预后也较差.因此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少伟;黄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糖尿病肾病182例,辨证为血瘀证104例,非血瘀证78例,以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检测ET、NO、t-PA、PAI-1、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指标与各组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所有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ET、NO、t-PA、PAI-1、HbA1c、TG、HDL、LDL、Fib、PV、TK及L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C、H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患者存在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纤溶及血管内皮系统异常,可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客观化提供依据.
作者:戴军有;赵颖超;毕力夫;张铎;赵慧辉;陈建新;赵灵燕;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海淀医院肾内科263例次因血管通路问题而行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穿刺和造影方式,造影了解血管病变或导管位置,依病情需要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治疗.结果:共有119例次的肿胀手综合征患者、56例次动静脉内瘘相关问题、82例次导管相关性问题以及6例患者行术前相关性检查行介入诊断或治疗,其中13例次因导丝无法通过等原因操作治疗失败,多为肿胀手综合征病例;1例术后出现穿刺点血肿并发症而再次介入下栓塞止血;共136例次的球囊和支架植入治疗,肿胀手综合征患者96例次,占70.6%.结论:运用X线下介入技术对血液透析通路行检查和治疗精准性高,保护了透析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
作者:杨涛;詹申;王新玲;王仲朴;王玉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AI)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抵抗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肾性贫血的机制.方法:58例存在rHuEPO抵抗的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AI静脉注射配合rHuEPO皮下注射和仅单用rHuEPO治疗,疗程均为12周,评价影响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SARI)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与组内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体质量(BW)、rHuEPO用量、ESARI、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铁蛋白(SF).结果:ESARI与hs-CRP、IL-6、SF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A、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治疗组治疗后Hb、Hct、BW、PA、Alb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hs-CRP、IL-6、SF、rHuEPO用量、ESA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且治疗组显著优于照组(P<0.05).结论:AI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营养不良,从而减轻rHuEPO抵抗,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作者:濮红梅;尹忠诚;冯锦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头臂静脉闭塞直接影响同侧内瘘血液回流甚至血栓形成,导致患者丧失透析通路.头臂静脉闭塞临床报道少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通过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成功再通头臂静脉.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熙熙;叶有新;陆明晰;蒋欣欣;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schonlein-henoch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由于过敏性紫癜(HSP)而导致的肾损害,是一种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近年来文献报道[1,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可能与HS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46例HSPN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IgG(HpIgG)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检测,并对HP感染阳性的HSPN患者行标准三联Hp根治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柯颖杰;王文龙;李云生;王卫军;王莹;郑丹;林曦;吴忠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疗效,分析CRF中医症候分布以及药物频次,为中西医结合治CRF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选用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为资料源,对国内近十年间(2002~2012)正式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选取质量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个符合纳入标准的RCT,共计1078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组554例,对照组524例.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44,1.70),合并效益Z=10.41(P<0.000 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能有效的延缓CRF的进展.
作者:吕佩佳;魏连波;陈香美;谢院生;王明;方敬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及其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的表达;Western 印迹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实时定量RT-PCR和与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Ang-2糖尿病组[(80.88±28.30)&(0.76±0.19)]表达,较对照组[(47.81±20.50)&(0.28±0.07)]明显升高(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后,Ang-2表达[(52.35±8.50)&(0.45±0.04)]显著下调(P<0.05).相关分析显示,Ang-2 mRNA水平与尿蛋白/肌酐值(Upro/Ucr)、平均肾小球体积(VG)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相对含量(RM)呈显著正相关(r=0.505,P=0.027;r=0.490,P=0.033;r=0.471,P=0.042).结论:Ang-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ng-2的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顾红卫;倪兆慧;顾乐怡;严玉澄;戴慧莉;李宁丽;张敏芳;牟姗;钱家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尽管医学如此发达,监测手段如此先进,但仍时常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严重高血钾的案例,即使在三甲医院也如此.目前,离真正做好高钾血症的防治,还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就慢性肾衰竭高血钾症的防治谈一些体会.
作者:袁发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持续增长,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致死原因.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不仅被认为是终末肾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梅淑钦;郭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它具有较强的多种分化能力.而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目前已从骨髓、脐血、脐带和胎盘、脂肪、肌肉中分离得到.
作者:尤青青;戴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从2010年的两亿八千五百万人增至四亿三千九百万[1].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等[2],其中又以糖尿病肾病的危害大.
作者:谭笑;汪年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狼疮性肾炎(LN)常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就诊于肾病专科,属该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肾活检,占肾脏病的13.5%;位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首位,占54.3%[1].故绝大多数肾病专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治常规确已铭记在心.
作者:马瑛;程秀峰;陶煜;崔若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对人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其对WT9-1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周期相关蛋白P21CIP/WAF1、cyclinD1及凋亡蛋白PARP的表达.结果:MTT实验证实齐墩果酸对人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表现为时间及剂量依赖性,200 μmol/L齐墩果酸作用72 h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7.15%,与同浓度罗格列酮的增殖抑制率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齐墩果酸能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早期凋亡,齐墩果酸浓度越高,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发现齐墩果酸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促进P21 CIP/WAF1表达,并且促进PARP活性片段的表达.结论:齐墩果酸在体外能够抑制人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的增殖,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文苓;苏晓峰;付莉莉;薛澄;李兰君;梅长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慢性肾炎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16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体质分型,并收集黏膜炎症及炎症诱因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6例慢性肾炎患者体质以兼夹质30.1%、阳虚质17.6%、气虚质13.4%、阴虚质11.1%为主要类型;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31.9%、气阴两虚22.2%、脾肾阳虚21.8%为常见证型;反复呼吸道炎症在黏膜炎症中常见(69.9%);脾肾气虚型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气虚质(P<0.01),气阴两虚型主要为气虚质兼阴虚质(P<0.01),脾肾阳虚型主要为阳虚质(P<0.01),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为阴虚质(P<0.01),阴阳两虚型主要为阳虚质兼阴虚质(P<0.01),湿热证主要见于湿热质(P<0.01),血瘀证主要见于阳虚质(P<0.01);反复呼吸道炎症在气虚质及阳虚质中多见(P<0.001),慢性皮肤炎症在气虚质兼阴虚质及湿热质中多见(P<0.05),慢性胃炎与长期大便不成形在阳虚质及气虚质多见(P<0.05);气虚质、阳虚质患者易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P<0.01);气虚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患者易受饮食因素影响(P<0.05);睡眠不佳在气虚质、阳虚质中多见(P<0.05);劳逸因素在气虚质中多见(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四者之间密切相关,从优化体质入手,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黏膜炎症,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及现代医学方法多靶点防治慢性肾炎,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立昌;余洪磊;刘旭生;汪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LPS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 TGF-β1、MMP-2、MMP-9mRNA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防治糖尿病肾病(DN)中的机制.方法:以高糖环境下LPS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建立模型,分为以下8组:(1)正常组;(2)高糖组;(3)高糖+LPS组;(4)苯那普利组;(5)滋肾通络方小剂量组;(6)滋肾通络方中剂量组;(7)滋肾通络方大剂量组.采用RT-PCR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各组系膜细胞中TGF-β1、MMP-2及MMP-9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高糖+LPS组 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滋肾通络方大、中、小剂量组对大鼠肾小球GMCs TGF-β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MMP-2、MMP-9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大鼠肾小球GMCs TGF-β1 mRNA的表达,增加MMP-2、MMP-9mRNA的表达,从而通过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以延缓DN进展.
作者:孟凡荣;马建伟;赵宗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