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53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6).根据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患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慢性及活动性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0.39%比2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能促进患者胃黏膜修复,降低患者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宁来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阳县中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连续性协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自我护理行为及健康偏离自我护理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连续性协同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护理和健康偏离自我护理需求.
作者:栗为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获嘉县中医院收治的11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退热、退疹、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87.27%)高于对照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退热、退疹、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郭彩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以及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的正常愈合.
作者:候小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10%比68.97%),舒适度高于对照组(68.97%比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舒适度,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作者:温连连;徐胜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常规抗感染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清炎症相关因子[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功能残气量(FRC)、大通气量(MMV)]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MEF、FRC、MMV、TL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F、MIP-1α、sTREM-1、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抗感染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作者:温飞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40例)和B组(38例).A组接受丙戊酸钠治疗,B组接受苯妥英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92.5%比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效果相当,且丙戊酸钠安全性高于苯妥英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驰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7.96%,对照组为8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蜀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化疗患者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致康胶囊局部外敷会阴侧切切口在缓解切口疼痛、改善水肿、促进切口愈合上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产后即刻接受传统护理,稀释的碘伏擦洗会阴切口,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1粒致康胶囊粉末外敷于侧切切口上.观察两组的会阴疼痛程度、水肿情况、愈合时间、愈合等级.结果 患者产后12、24、48 h会阴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后,使用致康胶囊局部外敷可以减轻疼痛及肿胀程度,不影响会阴切口愈合,且致康胶囊价格实惠,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胎膜早破孕妇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孕妇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感染、产后出血、乳房肿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8% (54/55)]高于对照组[83.64% (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2/55)]低于对照组[30.91% (17/5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孕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宋颍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沈丘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BPH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尿流率大值(MFR)与IPSS评分.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MFR高于常规组,IP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提高MFR,降低IPS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GERD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接受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康复进程(胃黏膜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69.05%),复发率(14.29%)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GERD,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进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关婧;程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毒性肺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感染控制效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截骨矫正术对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56例,均接受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术前、术后VAS评分,并分析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效果:优37例,良14例,差5例,治疗优良率为91.07%(51/56);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转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龙;苏振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运动功能(FMA)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00%(47/50)]高于对照组[72.00% (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能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 420例,所有孕妇分别进行单独二维超声检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以分娩后或引产后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单独二维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胎儿畸形诊断准确度.结果 1 420例孕妇(1 820例胎儿)中,经引产及随访后发现胎儿心脏畸形21例(1.15%);联合超声诊断准确度[95.24% (20/21)]高于二维超声[66.67% (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应用于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诊断,能显著提高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度,为及时终止妊娠等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郭静;张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合并宫颈感染孕妇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9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患者为观察组,49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以及剖宫产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04% (1/49)、0.00% (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剖宫产后感染率33.33% (14/42)高于对照组6.67% (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PIH合并宫颈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剖宫产术后感染率较正常孕产妇高.
作者:管建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106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术后8h,两组患者的非切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首次排气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的非切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EE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RBP4及CAVI水平均较治疗前低,治疗1个月后两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1周后低,且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水平治疗后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rson相关性检验,RBP4与CAVI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衰、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比26%、10%比23%和11%比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发生.结论 EECP能够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及CAVI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理想且安全性好,并可通过检测患者RBP4和VAVI水平监测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娜;李宗赢;辛悦;杜林翔;左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