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英
目的 探讨微创截骨矫正术对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56例,均接受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和术前、术后VAS评分,并分析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效果:优37例,良14例,差5例,治疗优良率为91.07%(51/56);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转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龙;苏振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胎膜早破孕妇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孕妇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感染、产后出血、乳房肿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8% (54/55)]高于对照组[83.64% (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2/55)]低于对照组[30.91% (17/5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孕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宋颍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3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接受地诺前列酮栓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手术用时)与术后情况(术后失血量,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止血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失血量.
作者: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毒性肺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感染控制效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研究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根据抗病毒药物种类分为阿德福韦酯组(70例)、恩替卡韦组(65例)及替比夫定组(71例).根据性别、年龄和血肌酐,利用苦味酸法计算eGFR数值,统计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6、12、24个月(T1、T2、T3)的肌酐(SCr)、eGFR水平,比较3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T1、T2、T3时SCr水平均高于T0,替比夫定组T1、T2、T3时SCr水平均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0、T1、T2、T3时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阿德福韦酯组SCr水平高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高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德福韦酯组T1、T2、T3时eGFR水平均低于T0,替比夫定组T1、T2、T3时eGFR水平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0、T1、T2、T3时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替比夫定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GFR水平,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患者eGFR水平下降;恩替卡韦不会对eGFR水平产生影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作者:何辉;杨文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循环加载下不同树脂粘结剂在不同桩道深度中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60颗,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及桩道预备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分别用全酸蚀(A组)、自酸蚀(B组)和自粘结系统(C组)的粘结剂将纤维桩粘结于根管内,包埋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A、B、C组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1、B1、C1组作为对照组,A2、B2、C2组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包埋后接受300 000次的循环加载.牙根颈、中和下部各取2个厚为1 mm的薄片,用推出试验测试各试件的粘结强度.结果 粘结系统、循环加载、桩道深度对纤维桩的粘结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粘结系统与桩道深度间存在交互作用(F=152.147,P<0.05),循环加载与桩道深度间存在交互作用(F=8.140,P<0.05).根颈部,C1组粘结强度(13.42-1.23) MPa高于A1组(13.26±1.19) MPa和B1组(10.41±1.22) MPa,B1组小;根中部,C1组粘结强度(9.98±1.53)MPa高于A1组(4.31 ±0.93) MPa和B1组(9.17±1.12) MPa,A1组小;根下部,B1组粘结强度(9.35±0.63) MPa高于A1组(2.24 ±0.71) MPa和C1组(5.86 ±0.72)MPa,A1组小.结论 自酸蚀粘结系统的粘结性能优于全酸蚀粘结系统和自粘结系统.
作者:何艳召;田雪丽;丁伯峰;朱娟芳;杜田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尿失禁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信息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盆底肌肉张力3级及以上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可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吕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长垣县中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02例,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7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疱疹消退、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ID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8%比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疹消退、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ID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IDQOL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性疾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02%比72.09%),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95.33±4.4)分比(89.41±3.38)分],继发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98%比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了患者继发性感染发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颐和医院就诊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全程强化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母婴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妊高症、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母婴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沈丘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BPH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和联合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尿流率大值(MFR)与IPSS评分.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MFR高于常规组,IP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提高MFR,降低IPSS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1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产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NRS评分及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产妇细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何巧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股骨近端防旋(PFNA)髓内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PFNA髓内针治疗,对照组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钢板内固定相比,PFNA髓内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鹏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例,依照治疗方案分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率、组织病理恢复正常率、结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率[94.59%(35/37) 、86.49%(32/37) 、91.89%(34/37)]均高于对照组[62.16%(23/37) 、56.76%(21/37) 、51.35%(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活血生肌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黄清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予以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教育6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自我管理评分、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 h PG)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多发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甲状腺肿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31例行经乳晕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多发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用时长,VAS评分较低.
作者:孙万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配合下腹部小切口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义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肾盂癌患者6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后腹腔镜配合下腹部小切口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配合下腹部小切口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能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祥;王保营;李自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前及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24.1 ±5.2)mm Hg比(16.7 ±4.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眼压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2.2±0.6)D比(1.9±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1个月时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1 520±190)元比(3 300 ±51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相比治疗效果好,但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费用低,可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佳手术方案.
作者:位建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瓣膜置换术联合同期房颤射频消融对瓣膜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房颤转复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患者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1.3±7.8)%比(56.9±6.5)%],房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89.13%比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瓣膜置换术联合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可改善患者左室功能,房颤转复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向立;朱勇锋;浮志坤;杜鹏;杨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脑梗死(CI)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I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甲钴胺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CI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丁万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