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杨文昊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初产妇接受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6.00%比17.00%),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0%比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应用于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分娩安全,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造影(3D-CEUS)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在乳腺肿块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72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3D-CEUS、RTE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3D-CEUS、RTE技术、3D-CEUS联合RTE技术的检测结果,分析联合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3D-CEUS联合RTE技术检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阳性检出率高于3D-CEUS、RTE技术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EUS联合RTE技术检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EUS联合RTE技术检测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提高乳腺肿块阳性检出率.
作者:陈亚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内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其他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4.01 ±0.35)°比(5.48±0.59)°],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96.54±2.74)%比(90.47±3.39)%],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47±1.36)d比(12.58±2.64)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98.73±24.25) ml比(212.35 ±34.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术后身心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再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重度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OPD中重度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运动耐力(6MWT)].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可提高COPD中重度患者运动耐力,促进其肺功能恢复.
作者:董书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尿失禁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信息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盆底肌肉张力3级及以上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可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吕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小板聚集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孕前检查的8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小板聚集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比较两组血小板大聚集率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两者异常升高率.结果 对照组血小板大聚集率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率低于观察组(6.25%比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大聚集率异常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且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较为常见.
作者:仝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感染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南阳市中心医院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致力于改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心理应激反应,纠正对疾病知识及治疗的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俊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根据床号对患儿进行编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天抽取一定数量的患儿,对患儿相对应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制度知晓率、新生儿腕带信息完整性、新生儿腕带佩戴正确率.结果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制度知晓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腕带信息完整性及佩戴正确率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制度知晓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娜;郑炳坤;倪晓丽;赵彤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艳华;孙静;沈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骨科治疗的8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接受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法)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恢复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15.56%),B组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14.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钢板固定术和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在临床肱骨干骨折治疗中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也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韩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生血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妊娠结局;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总铁结合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总铁结合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血宁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及妊娠结局.
作者:李素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71)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n=71)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大便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次数、CRP、ES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大便次数、CRP、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可抑制炎症反应,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习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加味化痰祛瘀汤在脑梗死急性期介入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脑梗死急性期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研究组3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祛瘀汤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4.62±2.03)分]低于对照组[(6.83±2.48)分],SF-36评分[(78.91±9.86)分]高于对照组[(64.62±8.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予以脑梗死急性期介入溶栓术后患者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加味化痰祛瘀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胡松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芪明颗粒联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9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明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除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明颗粒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能够有效消除黄斑水肿,有效率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学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雅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填纱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阴道出血量< 500 ml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为500~1 500 ml的百分率、>1 500 ml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比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填纱的方法进行止血,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崔会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炎症指标水平并探讨该病佳护理措施.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23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尿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阴性菌(G-菌)组(n=117)、革兰阳性菌(G+菌)组(n=57)及真菌组(n=60).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绘制炎症指标鉴别致病菌类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该病佳护理措施.结果 G-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G+菌及真菌组,G+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G菌及真菌组.当佳诊断临界值设定为37.91 pg/ml时,IL-6鉴别G-菌与G+菌所致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3%和62.5%;当佳诊断临界值设定为0.145 ng/ml时,PCT鉴别G-菌与G+菌所致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5.0%;同时纳入IL-6及PCT两项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75.0%.当佳诊断临界值设定为71.28 pg/ml,IL-6鉴别G-菌与真菌所致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0.0%和78.0%.采取多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结论 血清PCT与IL-6联合检测,对于明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致病菌类型有一定价值;多方位、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阎蕾蕾;李黎明;田新亚;杨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GC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厄洛替尼联合GC,28 d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前及治疗5个疗程后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疗程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助产对枕后位初产妇产痛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生产的初产妇100例,按纠正胎方位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屈膝卧位纠正胎方位方式)和观察组(采用导乐仪联合分娩球方式),各5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2.00%比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导乐仪联合分娩球助产,可有效纠正初产妇的胎儿枕后位,缓解产妇产时疼痛,同时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研究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根据抗病毒药物种类分为阿德福韦酯组(70例)、恩替卡韦组(65例)及替比夫定组(71例).根据性别、年龄和血肌酐,利用苦味酸法计算eGFR数值,统计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6、12、24个月(T1、T2、T3)的肌酐(SCr)、eGFR水平,比较3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T1、T2、T3时SCr水平均高于T0,替比夫定组T1、T2、T3时SCr水平均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0、T1、T2、T3时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阿德福韦酯组SCr水平高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高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德福韦酯组T1、T2、T3时eGFR水平均低于T0,替比夫定组T1、T2、T3时eGFR水平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恩替卡韦组T0、T1、T2、T3时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且恩替卡韦组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替比夫定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GFR水平,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会引起患者eGFR水平下降;恩替卡韦不会对eGFR水平产生影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替比夫定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作者:何辉;杨文昊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