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敏;陈霖;黎箐
目的 探讨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去骨瓣切除术)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其中40例行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并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的患者为观察组,30例患者家属不同意行减压性颅骨切除术但行颅骨钻孔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监测颅内压(ICP)以指导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监测颅内压,术前及术后监测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CBF、CBV和MTT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钻孔后初次测IC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CP较同期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CBV较同期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较同期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ICP,提高患者CBF和CBV,降低MTT,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安剑铮;汪友平;童涛;曹国彬;曾思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质量变化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S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m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根据化疗过程中患者体质量的增减进行分组,其中体质量增加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体质量减轻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化疗后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后,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7、4.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生存期分别为11.9、10.5个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为主,对照组贫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过程中,患者体质量增加时,贫血发生率下降,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作者:周凤杰;仓顺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MR组和ESD组.EMR组20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组4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67.21±11.35) min比(39.32±6.67)min],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病灶残留率(5.0%)少于EMR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随访疾病复发率为2.5%,EMR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EMR、ESD的相关适应证,接诊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时需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王艳芳;邵茉莉;杨黎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65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术中放疗组(34例,行保乳术及术中放疗)及术后放疗组(31例,行保乳术及术后全乳及瘤床加量外照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复发情况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发现术中放疗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5.9%)高于术后放疗组(3.2%),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放疗组乳房美容效果优于术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术中放疗的近期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敏敏;赵兵;高远;李国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早发型与晚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70例,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n=79)和晚发组(n=91),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发组比较,早发组发病年龄更小,家族史更强,体型更肥胖,高血脂病史比例更高(P<0.05);血糖、血脂、尿酸控制不良,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睾酮水平更低(P<0.05);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更高(P<0.05),但罹患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比例更低(P<0.05).两组患者抽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代谢指标控制不良,更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及性腺功能减退.
作者:温胜兰;秦贵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糖脂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BMI、腰围、体脂率(FA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脏脂肪素(Vf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脂联素(AP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比6.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肥胖型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脂肪因子表达.
作者:李伟;王梅;董雪;庄乾淑;周忠冉;吕梁;王德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疗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100例,丁苯酞组行常规丁苯酞注射疗法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均有所调节,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调节血清Bcl-2、Caspase-3表达.
作者:姜霞;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优泌乐+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HbA1c、FINS、HOMA-β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用药漏服率、错服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实际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更高,是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赵国栋;庞俊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分析LEEP刀联合沙利舒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LEEP刀治疗,实验组给予LEEP刀联合沙利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总满意率、复发率、术后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52/56),高于对照组的73.21% (41/56),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5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LEEP刀联合沙利舒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彦青;郝跃先;苏花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早产、死产等多种妊娠不良结局,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陆续有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了孕期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并探索了其生物学机制和可能存在的效应修饰作用.本文通过查阅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业;刘阳红;郭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首次UTI后未再反复的21例患儿作为UTI单独组,将UTI≥2次的22例患儿作为UTI复发组.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程度、尿培养阳性率、培养大肠杆菌的构成比、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细菌培养耐药率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结果 UTI复发组与UTI单纯组比较,患儿反流程度(x2=0.036,P=0.850)、尿培养阳性率(x2=2.805,P=0.094)及培养大肠杆菌构成比(x2 =0.786,P=0.37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t=-2.209,P=0.033)、细菌培养耐药率(x2 =6.044,P =0.014)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x2=12.444,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UTI反复与尿白细胞计数持续增高时间长、细菌培养耐药及未使用预防抗生素治疗有关.
作者:谷松磊;沈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每组55例.常规组采用单纯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依托考昔配合骨疏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82%、90.91%,优于常规组的32.73%、78.18% (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WOMAC综合评分为(20.41±3.27)分,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P<0.05);且其IL-1β、MMP-1、MMP-3及TIMP-1水平分别为(83.53士19.25)ng/L、(0.41±0.22) μg/L、(11.26±4.61)μg/L及(2.86±1.75) μg/L,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5.45%,低于常规组的16.36% (P<0.05).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能够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避免治疗后复发,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慧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心电图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及两者联合用于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心室高电压的1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心电图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及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准确性、特异度与灵敏度,同时比较三种诊断方法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150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左心室肥厚73例,左心室肥厚检出率为48.67%;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均优于单用Sokolow指数或Cornell指数;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诊断结果与超声心动图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329、0.426、0.750,Sokolow指数+Cornell指数诊断结果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结论 心电图Sokolow指数与Cornell指数联合诊断左心室肥厚,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度,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一致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鲁亚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比较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研究组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予以12个月有效随访,其中研究组成功随访287例,对照组成功随访291例;随访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8%)低于对照组(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润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短效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对正常体质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短效长方案IVF/ICSI-ET治疗的765例体质量正常的PCOS患者,分为排卵后进行垂体降调节组(A组)105例和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后进行垂体降调节组(B组)660例.比较两组的降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促性腺激素(Gn)用量、超排卵用药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着床率、妊娠率等.结果 B组受精率高于A组(83.0%比80.1%,P<0.05),HCG扳机日内膜厚度低于A组[(10.49±2.23)mm比(11.35±2.41)mm,P<0.05].B组着床率及妊娠率低于A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nRHa用量、Gn用量及时间、优胚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正常体质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在进行GnRHa垂体降调前给予口服短效避孕药预处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垂体降调节及超促排时间,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改善.
作者:魏景蕊;禹果;程兰兰;袁巾惠;谭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早期诊断及液体复苏疗效中红细胞比容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特重烧伤患者84例.以烧伤后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Ⅰ组(47例,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0.50)和Ⅱ组(37例,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0.50).比较两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红细胞比容水平波动情况,烧伤后第1个24 h末的剩余碱、补液系数及尿量,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Ⅰ组红细胞比容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呈渐次下降趋势,Ⅱ组红细胞比容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呈波动趋势.Ⅰ组烧伤后第1个24 h末的剩余碱、补液系数及尿量[(-6.0±2.8) mmol/L、(2.1±0.3) ml/(kg·%TBSA)、(60.0±21.0) ml]高于Ⅱ组[(-8.9±3.7)mmol/L、(1.6±0.3)ml/(kg·%TBSA)、(52.0±19.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为4.26%和2.13%,低于Ⅱ组的10.64%和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估红细胞比容可以反映烧伤休克期的复苏情况,而判断烧伤休克早期恢复情况是否满意的标准即为观察烧伤后第1个24 h朱红细胞比容水平是否成功降至0.45 ~0.50.
作者:冯佳雄;许研然;孙泽光;杨永熙;黄晓涛;陈杰;郭绍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24周时QOL-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范思海;苏艳南;马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7年9月4日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50岁男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进行病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50 d前右侧耳后触及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3d前明显增大至鹌鹑蛋样大小,伴压痛.甲状腺激素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指标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示双侧颌下区、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稍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脾大.CT结果示右肺下叶斑片状阴影,双肺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骨髓形态示异常幼稚细胞(考虑为淋巴瘤细胞)占14.5%;骨髓流式结果可见约占35.09%的CD4阴性CD8阳性异常的T淋巴细胞;考虑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来源.病理显示倾向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免疫组化:CD3(+)、CD5(+)、CD2(+)、CD7(+)、CD45 RO散在(+)、CD20(+)、CD23(+) CD21(+)、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点状(+)、CD56散在弱(+)、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细胞周期性蛋白(CyclinD1)(-)、粒酶B(+/-)、穿孔素(-)、T细胞内抗原(TIA)(-)、Ki67约1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是淋巴瘤的少见类型之一,病情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目前多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期待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
作者:李毅;蔡瑞敏;王文洋;冯强;卜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在肺癌术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癌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根据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非感染组(72例)和感染组(18例),记录术前及术后24、48、72 h降钙素原水平;计算术后48 h降钙素原对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术后24、48、72 h PCT变化率并绘制相应ROC曲线.结果 术后两组PCT水平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非感染组72 h降至正常水平;术后48 h时,PCT敏感度为88.9%(16/18),特异度为97.2% (70/72);术后48、72 h,两组PCT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 PCT变化率预测肺部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P =0.03),术后24、48、72 h PCT绝对值及24、48 hPCT变化率预测肺部细菌感染的AUC依次为0.521、0.543、0.575、0.587、0.597 (P>0.05).结论 以PCT≥2 ng/ml为临界点,对诊断肺癌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72 h PCT变化率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术后肺部细菌感染.
作者:庄海涛;卢秀花;许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新产程标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24例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实施旧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和实验组(实施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每组112例.比较两组产妇不同管理方式下生产过程、分娩产程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会阴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潜伏期、第一产程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生产过程,不仅可以降低剖宫产率,还可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文敏;陈霖;黎箐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