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庞俊玲
目的 探讨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反复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膀胱输尿管反流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首次UTI后未再反复的21例患儿作为UTI单独组,将UTI≥2次的22例患儿作为UTI复发组.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程度、尿培养阳性率、培养大肠杆菌的构成比、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细菌培养耐药率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结果 UTI复发组与UTI单纯组比较,患儿反流程度(x2=0.036,P=0.850)、尿培养阳性率(x2=2.805,P=0.094)及培养大肠杆菌构成比(x2 =0.786,P=0.37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尿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t=-2.209,P=0.033)、细菌培养耐药率(x2 =6.044,P =0.014)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率(x2=12.444,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UTI反复与尿白细胞计数持续增高时间长、细菌培养耐药及未使用预防抗生素治疗有关.
作者:谷松磊;沈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比较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研究组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予以12个月有效随访,其中研究组成功随访287例,对照组成功随访291例;随访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8%)低于对照组(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润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运城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及暴露原因,为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提供防护对策.方法 按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流程》要求医务人员须在发生锐器伤24 h内登记上报,由此便于快捷真实地统计锐器伤的情况.对2015-2016年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院2015-2016年共10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按暴露源病种,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比例高(54%),其次为不明原因(19%)、丙型肝炎(13%)、梅毒(5%);按医务人员的工作类别分,排名依次为护士(61%)、医生(25%)、保洁员(9%)、助产师(5%).按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分,≤5年为53%,6~10年为33%,11 ~20年为19%,>20年为3%.按暴露时从事的诊疗活动分,处理医疗废物为25%,拔针后为20%,穿刺时为11%.结论 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应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和锐器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赵仙山;孙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侯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因子宫良性肿瘤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7例(给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与开腹组37例(给予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3.67±7.45) min]、术中出血量[(64.73 ±8.27)ml]、术后排气时间[(25.49±2.62) h]与住院时间[(5.14±1.21)d]均少于开腹组[(75.82±9.48) min、(111.51±12.93)ml、(34.61±3.18)h、(7.06±1.49)d,P<0.05];腹腔镜组术后高体温[(37.16±0.81)℃]与开腹组[(37.43±0.7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腹腔镜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3d,腹腔镜组患者CD4+与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低于开腹组的35.14%(P<0.05).结论 对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术给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疗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100例,丁苯酞组行常规丁苯酞注射疗法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均有所调节,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调节血清Bcl-2、Caspase-3表达.
作者:姜霞;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关节的超声特点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RA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包括双侧第1~5掌指关节、第2~5近端指间关节和腕关节的滑膜厚度,观察滑膜内的血流供应情况、是否形成血管翳以及关节积液状况等.观察比较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双侧第1~5掌指关节、第2~5近端指间关节和腕关节的滑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供应情况(2级22例,3级23例)优于对照组(0级41例,1级11例),且对照组未出现血管翳,观察组45例患者出现血管翳(P<0.05);对照组关节腔内积液无回声区<0.2 cm,观察组关节腔内积液无回声区>0.3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CRP、RF和抗CCP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患者超声学特点和临床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与RA患者的临床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RA患者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郇稳;王旭;桂银莉;史丽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65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术中放疗组(34例,行保乳术及术中放疗)及术后放疗组(31例,行保乳术及术后全乳及瘤床加量外照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复发情况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发现术中放疗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5.9%)高于术后放疗组(3.2%),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放疗组乳房美容效果优于术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术中放疗的近期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敏敏;赵兵;高远;李国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每组55例.常规组采用单纯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依托考昔配合骨疏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82%、90.91%,优于常规组的32.73%、78.18% (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WOMAC综合评分为(20.41±3.27)分,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P<0.05);且其IL-1β、MMP-1、MMP-3及TIMP-1水平分别为(83.53士19.25)ng/L、(0.41±0.22) μg/L、(11.26±4.61)μg/L及(2.86±1.75) μg/L,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5.45%,低于常规组的16.36% (P<0.05).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能够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避免治疗后复发,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慧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早产、死产等多种妊娠不良结局,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陆续有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了孕期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并探索了其生物学机制和可能存在的效应修饰作用.本文通过查阅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业;刘阳红;郭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糖脂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BMI、腰围、体脂率(FA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脏脂肪素(Vf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脂联素(AP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比6.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肥胖型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脂肪因子表达.
作者:李伟;王梅;董雪;庄乾淑;周忠冉;吕梁;王德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624例,均接受TCT、HPV及阴道镜检查,统计并对比TCT、HPV、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624例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108例患者存在上皮细胞病变,其中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38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 41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 29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1.66%)、符合率(92.46%)高于TCT(68.51%、88.46%)、HPV(69.44%、88.72%)、阴道镜检查(66.66%、88.30%)单项诊断,且Kappa指数大于单项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2.63%)与TCT(92.63%)、HPV(92.82%)、阴道镜检查(92.82%)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对评估宫颈癌在人群中发病趋势、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宫颈癌发生、积极处理宫颈癌前期病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贺秀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优泌乐+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HbA1c、FINS、HOMA-β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用药漏服率、错服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实际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更高,是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赵国栋;庞俊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休克早期诊断及液体复苏疗效中红细胞比容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特重烧伤患者84例.以烧伤后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Ⅰ组(47例,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0.50)和Ⅱ组(37例,第1个24 h末红细胞比容水平>0.50).比较两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红细胞比容水平波动情况,烧伤后第1个24 h末的剩余碱、补液系数及尿量,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Ⅰ组红细胞比容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呈渐次下降趋势,Ⅱ组红细胞比容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呈波动趋势.Ⅰ组烧伤后第1个24 h末的剩余碱、补液系数及尿量[(-6.0±2.8) mmol/L、(2.1±0.3) ml/(kg·%TBSA)、(60.0±21.0) ml]高于Ⅱ组[(-8.9±3.7)mmol/L、(1.6±0.3)ml/(kg·%TBSA)、(52.0±19.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为4.26%和2.13%,低于Ⅱ组的10.64%和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估红细胞比容可以反映烧伤休克期的复苏情况,而判断烧伤休克早期恢复情况是否满意的标准即为观察烧伤后第1个24 h朱红细胞比容水平是否成功降至0.45 ~0.50.
作者:冯佳雄;许研然;孙泽光;杨永熙;黄晓涛;陈杰;郭绍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技术在明确肿瘤来源及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住院并送检胸腹腔积液的312例患者中细胞量较多的104例制作细胞蜡块,并进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结果 104例患者中,通过细胞蜡块方法明确查见肿瘤细胞81例,此81例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一步明确肿瘤组织来源者72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27份肺腺癌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12例有EGFR基因突变.结论 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技术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有助于明确诊断肿瘤性质及组织来源,也能成功进行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为患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飞;姜敏;德真一;王超;刁兆杰;任晓军;朱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7年9月4日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50岁男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进行病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50 d前右侧耳后触及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3d前明显增大至鹌鹑蛋样大小,伴压痛.甲状腺激素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指标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示双侧颌下区、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稍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脾大.CT结果示右肺下叶斑片状阴影,双肺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骨髓形态示异常幼稚细胞(考虑为淋巴瘤细胞)占14.5%;骨髓流式结果可见约占35.09%的CD4阴性CD8阳性异常的T淋巴细胞;考虑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来源.病理显示倾向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免疫组化:CD3(+)、CD5(+)、CD2(+)、CD7(+)、CD45 RO散在(+)、CD20(+)、CD23(+) CD21(+)、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点状(+)、CD56散在弱(+)、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细胞周期性蛋白(CyclinD1)(-)、粒酶B(+/-)、穿孔素(-)、T细胞内抗原(TIA)(-)、Ki67约1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是淋巴瘤的少见类型之一,病情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目前多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期待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
作者:李毅;蔡瑞敏;王文洋;冯强;卜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质量变化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S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m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根据化疗过程中患者体质量的增减进行分组,其中体质量增加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体质量减轻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化疗后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后,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7、4.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生存期分别为11.9、10.5个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为主,对照组贫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过程中,患者体质量增加时,贫血发生率下降,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作者:周凤杰;仓顺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食管癌放疗早期的敏感性及其作为预后预判标准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进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测量表面弥散系数(ADC),并计算ADC变化率:AADCx=(ADCx-ADC0)/ADC0×100%.使用CT、食管镜等手段检测肿瘤体积,并计算肿瘤体积变化率:△VX=(VX-VO)/VO×100%.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磁共振的敏感性.结果 放疗开始后第7天,磁共振即可检测出肿瘤ADC变化,并初步看出治疗效果、判断敏感性.CT、食管镜等检测方法于第7天时,由于肿瘤组织水肿导致检测结果数值反而升高,不能准确检测出肿瘤组织的实际变化,第14天后才可检测出肿瘤体积的变化.结论 磁共振可以在放疗早期即检测出放疗对食管癌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判断出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为制定或更改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峰;高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五四一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术后镇痛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创伤更小,应激反应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驾云;车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丁苯酞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肽(C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研究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血清NSE、CP水平及主要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MCV、SCV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水平均降低(P<0.05),CP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0%)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NSE、C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周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MR组和ESD组.EMR组20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组4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67.21±11.35) min比(39.32±6.67)min],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病灶残留率(5.0%)少于EMR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随访疾病复发率为2.5%,EMR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EMR、ESD的相关适应证,接诊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时需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王艳芳;邵茉莉;杨黎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