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贺秀香

关键词:宫颈癌, 宫颈癌前期病变, 阴道镜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摘要:目的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624例,均接受TCT、HPV及阴道镜检查,统计并对比TCT、HPV、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624例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108例患者存在上皮细胞病变,其中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38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 41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 29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1.66%)、符合率(92.46%)高于TCT(68.51%、88.46%)、HPV(69.44%、88.72%)、阴道镜检查(66.66%、88.30%)单项诊断,且Kappa指数大于单项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2.63%)与TCT(92.63%)、HPV(92.82%)、阴道镜检查(92.82%)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对评估宫颈癌在人群中发病趋势、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宫颈癌发生、积极处理宫颈癌前期病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疗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100例,丁苯酞组行常规丁苯酞注射疗法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l-2、Caspase-3表达水平均有所调节,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和尤瑞克林联合应用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调节血清Bcl-2、Caspase-3表达.

    作者:姜霞;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研究组接受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予以12个月有效随访,其中研究组成功随访287例,对照组成功随访291例;随访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8%)低于对照组(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润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EEP刀联合沙利舒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综合分析LEEP刀联合沙利舒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LEEP刀治疗,实验组给予LEEP刀联合沙利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总满意率、复发率、术后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52/56),高于对照组的73.21% (41/56),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5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LEEP刀联合沙利舒在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彦青;郝跃先;苏花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Y形钢板内固定术与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Y型钢板内固定术、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H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优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飞;李卫华;王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5-2016年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 了解运城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及暴露原因,为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提供防护对策.方法 按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流程》要求医务人员须在发生锐器伤24 h内登记上报,由此便于快捷真实地统计锐器伤的情况.对2015-2016年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院2015-2016年共10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按暴露源病种,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比例高(54%),其次为不明原因(19%)、丙型肝炎(13%)、梅毒(5%);按医务人员的工作类别分,排名依次为护士(61%)、医生(25%)、保洁员(9%)、助产师(5%).按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分,≤5年为53%,6~10年为33%,11 ~20年为19%,>20年为3%.按暴露时从事的诊疗活动分,处理医疗废物为25%,拔针后为20%,穿刺时为11%.结论 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应持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和锐器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赵仙山;孙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24周时QOL-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加兰他敏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范思海;苏艳南;马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发型与晚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代谢概况分析

    目的 研究早发型与晚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70例,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n=79)和晚发组(n=91),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发组比较,早发组发病年龄更小,家族史更强,体型更肥胖,高血脂病史比例更高(P<0.05);血糖、血脂、尿酸控制不良,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睾酮水平更低(P<0.05);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更高(P<0.05),但罹患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比例更低(P<0.05).两组患者抽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代谢指标控制不良,更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及性腺功能减退.

    作者:温胜兰;秦贵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期睡眠与妊娠期糖尿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早产、死产等多种妊娠不良结局,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陆续有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了孕期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并探索了其生物学机制和可能存在的效应修饰作用.本文通过查阅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业;刘阳红;郭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Ki67结合血清白蛋白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 分析Ki67和血清白蛋白(ALB)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并经病理学确诊的120例局限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标本,按生存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68例,生存时间<2年)和B组(52例,生存时间≥2年).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及血清ALB含量,比较两组Ki67和ALB的差异.结果 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是否吸烟对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不大,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间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其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x2=8.83,rs=-0.22,P=0.01).A、B组间血清ALB含量存在差异,且其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x2 =4.89,rs=0.20,P=0.03).A、B组患者中Ki67阳性伴血清ALB阴性者分别占47.06%、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A、B组患者中Ki67阴性伴血清ALB阳性者分别占14.71%、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Ki67和血清ALB均可作为局限期SCLC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而Ki67联合血清ALB检测,对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更准确.

    作者:钱晓燕;胡金龙;程鹏;韩倩;仓顺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药物诱导对全身麻醉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插管和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插管和拔管时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进行全身麻醉,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BIS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B组插管后即刻(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之前显著下降,而拔管前(T4)、拔管后即刻(T5)则显著回升(P<0.05);但两组间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T2)及T3时两组BIS均较麻醉前(T1)下降,而T4时两组BIS均有所回升,B组T4时BIS回升幅度大于A组(P<0.05),T5时两组BI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丙泊酚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均可达到理想的全身麻醉镇静镇痛作用,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经济能力等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全身麻醉的效果并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国强;王泽华;殷振奎;宋代臣;姜涛;王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I-RADS、SWE与SMI联合应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联合应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晋中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SWE、SMI检查及TI-RADS评分分级,以联合评分法重新调整TI-RADS量化分级,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及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04例患者中共有157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07个,恶性结节50个;TI-RADS分级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为90.00% (45/50),当AUC为0.930(95% CI0.896~0.964)时,TI-RADS分级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9.61%,特异度为93.10%;良性结节的SWE杨氏模量值为(23.15±10.69)kPa,高于恶性结节的(59.75±21.19)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51,P<0.001);当AUC为0.930 (95% CI 0.889~0.973)时,取40.10 kPa为诊断临界值,SWE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6.09%,特异度为83.91%;当AUC为0.876(95% CI 0.865~0.887)时,SMI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2.49%,特异度为94.41%,其敏感度、特异度高于SWE检查(x2=7.437,P<0.001);当AUC为0.960(95% CI0.940~0.980)时,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敏感度、特异度高,分别为95.00%、94.19%,其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纯TI-RADS评分法(x2 =13.613,P<0.001).结论 TI-RADS、SWE与SMI三种方式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侯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因子宫良性肿瘤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7例(给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与开腹组37例(给予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3.67±7.45) min]、术中出血量[(64.73 ±8.27)ml]、术后排气时间[(25.49±2.62) h]与住院时间[(5.14±1.21)d]均少于开腹组[(75.82±9.48) min、(111.51±12.93)ml、(34.61±3.18)h、(7.06±1.49)d,P<0.05];腹腔镜组术后高体温[(37.16±0.81)℃]与开腹组[(37.43±0.7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腹腔镜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3d,腹腔镜组患者CD4+与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低于开腹组的35.14%(P<0.05).结论 对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术给予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动态监测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在肺癌术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癌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根据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非感染组(72例)和感染组(18例),记录术前及术后24、48、72 h降钙素原水平;计算术后48 h降钙素原对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术后24、48、72 h PCT变化率并绘制相应ROC曲线.结果 术后两组PCT水平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非感染组72 h降至正常水平;术后48 h时,PCT敏感度为88.9%(16/18),特异度为97.2% (70/72);术后48、72 h,两组PCT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 PCT变化率预测肺部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P =0.03),术后24、48、72 h PCT绝对值及24、48 hPCT变化率预测肺部细菌感染的AUC依次为0.521、0.543、0.575、0.587、0.597 (P>0.05).结论 以PCT≥2 ng/ml为临界点,对诊断肺癌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72 h PCT变化率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术后肺部细菌感染.

    作者:庄海涛;卢秀花;许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优泌乐+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HbA1c、FINS、HOMA-β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用药漏服率、错服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采取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实际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更高,是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赵国栋;庞俊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624例,均接受TCT、HPV及阴道镜检查,统计并对比TCT、HPV、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624例初次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108例患者存在上皮细胞病变,其中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38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 41例,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 29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1.66%)、符合率(92.46%)高于TCT(68.51%、88.46%)、HPV(69.44%、88.72%)、阴道镜检查(66.66%、88.30%)单项诊断,且Kappa指数大于单项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2.63%)与TCT(92.63%)、HPV(92.82%)、阴道镜检查(92.82%)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与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对评估宫颈癌在人群中发病趋势、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宫颈癌发生、积极处理宫颈癌前期病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贺秀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产程标准的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究新产程标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24例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实施旧产程标准管理产程)和实验组(实施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每组112例.比较两组产妇不同管理方式下生产过程、分娩产程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会阴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潜伏期、第一产程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生产过程,不仅可以降低剖宫产率,还可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文敏;陈霖;黎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每组55例.常规组采用单纯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依托考昔配合骨疏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82%、90.91%,优于常规组的32.73%、78.18% (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WOMAC综合评分为(20.41±3.27)分,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P<0.05);且其IL-1β、MMP-1、MMP-3及TIMP-1水平分别为(83.53士19.25)ng/L、(0.41±0.22) μg/L、(11.26±4.61)μg/L及(2.86±1.75) μg/L,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5.45%,低于常规组的16.36% (P<0.05).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骨疏康胶囊能够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避免治疗后复发,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慧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罩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头罩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情况.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AR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罩无创压力支持模式正压通气,通过常规呼吸回路连接头罩与呼吸机.采用自身配对,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交换、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指标,并记录不同观察时点的耐受性评分.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14例ARF患者完整参与研究.与治疗前比较,NIV后4h和NIV结束时患者氧合指数由(190.8±76.7) mmHg(1 mmHg=0.133 kPa)上升至(227.8±75.2)、(247.4±47.2) mmHg,呼吸频率由(28.7±9.1)次/min下降至转8.7±5.9)、(17.7±5.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罩NIV治疗后1h患者心率由(103.7±23.0)次/min降至(96.0±23.0)次/min(P<0.05).14例患者中头罩NIV耐受比为13/14,其中完全耐受比为10/14.12例患者NIV后成功脱机改为鼻导管吸氧.结论 应用头罩NIV治疗ARF患者可显著改善血气交换,缓解呼吸困难并降低心率,具有良好耐受性及较少的并发症.

    作者:刘奇;单梦田;兰超;陈荣昌;孟醒;贾新雅;庞晓倩;李中士;谢佳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65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术中放疗组(34例,行保乳术及术中放疗)及术后放疗组(31例,行保乳术及术后全乳及瘤床加量外照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复发情况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发现术中放疗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5.9%)高于术后放疗组(3.2%),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放疗组乳房美容效果优于术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术中放疗的近期疗效尚可,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敏敏;赵兵;高远;李国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诊断学特征

    目的 讨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7年9月4日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50岁男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进行病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50 d前右侧耳后触及花生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3d前明显增大至鹌鹑蛋样大小,伴压痛.甲状腺激素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指标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示双侧颌下区、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稍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脾大.CT结果示右肺下叶斑片状阴影,双肺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骨髓形态示异常幼稚细胞(考虑为淋巴瘤细胞)占14.5%;骨髓流式结果可见约占35.09%的CD4阴性CD8阳性异常的T淋巴细胞;考虑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来源.病理显示倾向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免疫组化:CD3(+)、CD5(+)、CD2(+)、CD7(+)、CD45 RO散在(+)、CD20(+)、CD23(+) CD21(+)、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点状(+)、CD56散在弱(+)、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细胞周期性蛋白(CyclinD1)(-)、粒酶B(+/-)、穿孔素(-)、T细胞内抗原(TIA)(-)、Ki67约1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是淋巴瘤的少见类型之一,病情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目前多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预后较差,期待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

    作者:李毅;蔡瑞敏;王文洋;冯强;卜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