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方法的初步应用

程建中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多普勒, 胎儿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方法以及初步应用.方法 运用七切面的顺序分段方法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6126例胎儿的心脏进行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筛查可以在胎儿出生之后进行随访,对比随访结果,再将12例高危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及分析,超声筛查的102例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里有20例实行脐血或者羊水染色体的检查.结果 超声筛查出的10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出现结构异常的现象,误诊房间隔缺损2例,12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含11个为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染色体异常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且安全的方法.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手术[1]已然成为了泌尿外科乃至整个外科学中的里程碑.自2000年被首次应用于泌尿外科以来,机器人手术平台因其三维视图及灵巧的机械手腕的绝对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领域.随着更多应用程序的开发及其功能的不断强化,机器人手术平台迅猛发展,其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由于其学习曲线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及操作精度较高等诸多优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已成为了泌尿外科手术史上的一枝新起之秀.

    作者:李东升;魏金星;张雪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D)和SGRT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和金水宝胶囊.对比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和SGRT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和SGRT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在6MWD上高于对照组,SGR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2周的干预之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较,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8.00%.经x2检验,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02,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SGRT评分,减少气道阻塞程度,防止支气管痉挛,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西药耐药性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魏祥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维库溴铵全身麻醉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全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记录两组新生儿娩出后第1、5分钟的Apgar评分和出生后第3、15、30天的神经行为能力(NBNA)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无不利影响,是可供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选择的麻醉方式.

    作者:肖磊;冯刚才;李刚;张晓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峡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合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结合间继性蓝光照射.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间继性蓝光照射疗法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黄疸消退的时间,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潘玉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96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A组52例给予肿瘤局部切除,B组44例给予肿瘤大部分或完全切除;中高度风险42例,其中肿瘤局部切除22例(C组),肿瘤大部或全部切除20例(D组).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1年、2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在1年、2年和5年的生存率为92.7%、83.8%和73.5%.B组为91.6%、81.9%、7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照Fletcher分级的高风险等级的患者,使用大部分或者完全切除较局部切除疗效更好(P<0.05).结论 GIST确诊率低,治疗GIST首选的方法是外科完全切除手术.

    作者:苏宝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特点、治疗及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过彻底清创、有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以皮辩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的方式修复,全部治愈.结论 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彻底清创、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创面修复方式多以皮瓣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为主.

    作者:吴旭红;孙明亮;詹淑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外周血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90例分为冠心病无糖尿病组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检测,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骨保护素水平等,分析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冠心病无糖尿病组的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中的Syntax高危组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痛的严重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将外周血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亮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轻度21例为病情轻度组;中度36例为中度组;重度23例为重度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3、14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1天和发病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作者:姜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绝经前期妇女心绞痛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 对我国50岁以下绝经前期的妇女因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心绞痛患者采用冠状动脉照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经过冠状动脉照影检查,绝经前期100例妇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的检出率30%,冠状动脉狭窄占12%,检测出单支病变占70%,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63%.结论 在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后,发现50岁以下绝经前期妇女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与动脉造影的符合率不高,且发现劳力性心绞痛并不是绝经前期妇女出现心绞痛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的可靠指标.

    作者:罗亚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培养法同时检测淋球菌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与“金标准”细菌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NG)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似淋病患者,男性取尿道分泌物,女性取宫颈分泌物,同时用分离培养法和FQ-PCR法检测NG.结果 269例患者标本,培养法阳性检出90份,阳性率33.46%;FQ-PCR法阳性检出122份,阳性率45.35%.FQ-PCR法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 FQ-PCR速度快且检出率高,培养法虽费时,但可同时做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还可对流行病学耐药株进行筛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翠英;杜志强;鹿亚昆;杨妮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颈部肿块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肿块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颈部肿块患者50例.对所有颈部肿块患者的临床CT与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实施对比.结果 50例患者中颈部肿块表现为神经源性肿瘤2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结核10例,囊性淋巴管瘤10例,甲状旁腺腺瘤10例.对患者实施CT检查及MRI检查过程中,两种检测方法终均显示为囊性肿块及囊实性肿块的情况,真实情况为在患者颈部间隙之间分布.结论 两种方法在影像学上无明显差异,不能细致观察常出现混淆.对此,在对肿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够注重表面,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杨有万;刘佳;董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反应率、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4.9%、3.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刨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鹤壁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痔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照组实施传统外膜内扎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保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48例原因分析与防治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为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腹股沟疝无张修复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发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48例患者中,16例复发经二次手术后均痊愈,3例误诊为术后疝复发的阴囊血清肿,术后3d行二次手术痊愈,8例行穿刺取液给予阴囊抬高处理后均治愈.6例慢性疼痛患者经半年治疗后,疼痛缓解,2例经对症治疗后仍在观察阶段.7例切口及会阴部异物感未给予特殊治疗,术后半年症状自行消失,4例感染均在术后1周行二次手术痊愈,2例切口血肿给予切口引流后痊愈.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复术是一种有效并安全的手术方式,但手术时应增加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对腹股沟区进行正确的解剖认识,规范手术中的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尚志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比检测宫颈癌患者、子宫肌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3例子宫颈癌患者、43例子宫肌瘤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得到血清,后用ELISA方法检测收集血清中IL-6的浓度,并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之间的相关性,后判断IL-6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血清中IL-6的浓度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患者;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L-6每上升10 ng/ml,宫颈癌的直径平均增大0.902 m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每上升10 ng/ml,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升高30.3% (P <0.05).结论 IL-6作为机体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在宫颈癌患者血清的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肿瘤的相关特性如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均密切相关,从而提示其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水平的检测可能会有助判断宫颈癌患者肿瘤特性、病情监测等过程中.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手术采用手辅助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短期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8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 =40)与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无输尿管等邻近器官损伤,取切缘标本进行活检,无癌细胞检出.观察组2例因腹腔癌肿浸润,有广泛粘连征象,需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围术期出血量及住院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手术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进行,与开腹手术比较,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效果,减少围术期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有较高安全性,可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高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减影CTA联合常规CT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减影CTA联合常规CTA诊断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规CTA及减影CTA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并对二者结合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58例患者减影CTA及常规CTA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CTA血管重建时间明显短于常规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减影CTA显示颅底动脉瘤及血管狭窄优于常规CTA(P <0.05).结论 减影CTA联合常规CTA能够有效显示动脉管壁及管腔情况,图像质量高,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余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地奈德乳膏的两种外用方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的两种外用方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后包扎封闭12 h,对照组仅外涂地奈德乳膏于患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0.00%)和有效率(91.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局部灼热、红斑,停药后自行消失.疗程结束后第8周复诊,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并包扎封闭12 h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优于仅外涂者.

    作者:刘磊;张晓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等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TNF-α、IL-6含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两个指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瑜;邢丽菲;汪艾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小板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者38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且无慢血流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两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GMP-140)的浓度;进行血常规检验,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密度(PDW).比较两组GMP-140、PLT、MPV的水平,分析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GMP-140及MPV的相关性.结果 ①CSF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②CSF组GMP-140及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冠状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GMP-140及MPV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体积增大、聚集功能增强,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处于较高的血小板活化状态,可以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光公;王丽霞;段红艳;李永强;黄彦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