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手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132例

纪德峰;纪芳;徐增良;周伟东

关键词:脑动脉瘤, 显微, 破裂,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对132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32例140个脑动脉瘤全部行夹闭治疗,恢复良好76例,轻残27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Hunt-Hess分级中Ⅰ~Ⅲ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Ⅳ、V患者的预后(P<0.05).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破裂脑前循环动脉瘤的理想手段.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轻度21例为病情轻度组;中度36例为中度组;重度23例为重度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3、14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1天和发病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作者:姜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等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TNF-α、IL-6含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两个指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瑜;邢丽菲;汪艾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Barrett食管(BE)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B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BE患者5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普通内镜模式及NBI模式观察鳞状上皮交界处的病变轮廓、BE黏膜像,并进行清晰度评分;对普通内镜及NBI下所观察到的改变显著部位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 BE主要表现为食管反流症状,但同时有约1/3患者无明显症状;NBI模式下鳞状上皮交界处的病变轮廓、BE黏膜像清晰度评分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I指导下的靶向活检对BE的诊断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绍岐;孟小芹;甘爱华;张晓慧;李春燕;林燕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地奈德乳膏的两种外用方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的两种外用方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后包扎封闭12 h,对照组仅外涂地奈德乳膏于患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0.00%)和有效率(91.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局部灼热、红斑,停药后自行消失.疗程结束后第8周复诊,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并包扎封闭12 h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优于仅外涂者.

    作者:刘磊;张晓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D)和SGRT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和金水宝胶囊.对比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和SGRT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和SGRT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在6MWD上高于对照组,SGR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2周的干预之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较,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8.00%.经x2检验,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02,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SGRT评分,减少气道阻塞程度,防止支气管痉挛,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西药耐药性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魏祥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经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确诊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管影像资料.结果 23例均明确显示真、假腔,破口位置、数量,内膜片走行,受累血管及邻近重要脏器血供,假腔呈“鸟嘴”样改变18例,蜘蛛网状改变5例,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5例,DeBackey分型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8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2例,头臂干3例,双骼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由假腔供血4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快速、安全、无创,可清晰显示内膜片、真假腔、破口位置、病变程度、累及范围及邻近重要脏器血供,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手术风险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建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在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症状、上皮化时间、疗效、复发率及嗜酸性粒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鼻内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皮化率[97.6% (40/41)]显著高于对照组[82.9% (34/41),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7% (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 (31/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4%(1/41)]低于对照组[12.2%(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上皮化率,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冯娟;张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33只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经左前降支注人微栓子颗粒操作以建立CME模型.将这33只雄性兔子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手术7d后将研究对象处死,随后取其左心室乳头段心肌进行染色操作.观察并记录梗死心肌的情况,并对梗死面积进行检测.采用RT-PCR以及ELISA对白细胞介素石(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基因在非梗死区(右室)心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结果 研究对象在进行前降支动脉微栓塞后,IL-6、TNF-α以及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且右室心肌中白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炎症有着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向阳;郑艳红;郑亚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反应率、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4.9%、3.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刨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氨蝶呤(MTX)和宫颈钳刮术联合治疗5例,宫颈刮组织病理报告为退变绒毛组织,β-HCG明显下降,1例清宫时出现大出血休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送病检证实为宫颈妊娠,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妊娠妇女如出现宫颈增大,子宫正常要考虑宫颈妊娠可能,B超可作为诊断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MTX和宫颈钳刮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保留子宫,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宜考虑子宫切除术.

    作者:蔡奕军;陈雪容;张少平;莫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老年患者急性胰腺炎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老年急性胰腺炎发病诱因仍以胆道疾病为主,约占常见诱因的87.5%,其次为高脂血症和酗酒.临床表现多以上腹痛为首发常见症状,其次为恶心呕吐、发热、黄疸,其中黄疸出现频率略高(32.5%),腰背痛出现频率较低(22.5%).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仍以胆源性多见,血清淀粉酶在重型急性胰腺炎可不升高,同时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卢思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HBV-DNA转阴37例,占58.7%,观察组52例,占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HVV-DNA转阴率,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王良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5例声门型喉癌(实验组)及20例喉癌前病变(对照组),实验组在显微镜支持下行黏膜剥离及声带激光切除,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发声功能恢复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实验组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行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疗效确切,能短期内恢复发声功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作为首选术式应用.

    作者:屈凤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特点、治疗及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过彻底清创、有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以皮辩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的方式修复,全部治愈.结论 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彻底清创、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创面修复方式多以皮瓣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为主.

    作者:吴旭红;孙明亮;詹淑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减影CTA联合常规CT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减影CTA联合常规CTA诊断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规CTA及减影CTA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并对二者结合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58例患者减影CTA及常规CTA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CTA血管重建时间明显短于常规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减影CTA显示颅底动脉瘤及血管狭窄优于常规CTA(P <0.05).结论 减影CTA联合常规CTA能够有效显示动脉管壁及管腔情况,图像质量高,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余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则联合使用自拟助孕种子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温持续时间、血清孕酮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该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妊娠率.

    作者:覃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阑尾黏液囊肿的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肿的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阑尾黏液囊肿7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病灶均位于右下腹回盲部7例,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2例,CT值增加9、11 Hu;5例无明显强化,囊壁厚度均匀,光滑,囊内容物无增强.结论 双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阑尾及周围组织情况,提高阑尾黏液囊肿的术前确诊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宏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明显优于丹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剑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CT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T技术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调取医院5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传统诊断对比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结果为:20例(34.5%)患继发性肺结核疾病,10例(17.2%)患结核性胸膜炎疾病,15例(25.9%)患原发性肺结核疾病,13例(22.4%)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疾病.经确诊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9例(确症率9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例(确症率90%),原发性肺结核患者14例(确症率93.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确症率92.3%),其他4例(6.9%)属于误诊.结论 CT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黄爱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方法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方法以及初步应用.方法 运用七切面的顺序分段方法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6126例胎儿的心脏进行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筛查可以在胎儿出生之后进行随访,对比随访结果,再将12例高危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及分析,超声筛查的102例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里有20例实行脐血或者羊水染色体的检查.结果 超声筛查出的10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出现结构异常的现象,误诊房间隔缺损2例,12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含11个为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染色体异常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程建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