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莲;胡开辉;周立业;姜慧萍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处理对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2012年6月至2013 年6月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5例,对上述急性体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规范化清创,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整形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对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普通裂伤患者采取整形外科精细缝合对切口进行关闭,对伴有软组织器官损害的创面采取组织移植技术进行修复处理。结果共治疗创伤患者200例,198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1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的瘢痕增生和功能障碍等,不需要进行Ⅱ期修复处理,美容效果较好。结论采用整形外科术对各种急性皮肤软组织的处理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羽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鼓室成形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需择期行鼓室成形术患者30例,年龄30~50岁,随机分为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 组)和异氟醚复合硝普钠组(X 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心电图,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降压后10 min、降压后30 min 及停止降压后10 min 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同时记录降压起效时间(开始降压到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降压时间、手术时间、术毕拔管时间。结果 R 组与 X 组比较起效时间较慢,但术野质量、术毕拔管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都优于 X 组。结论与常规控制性降压相比,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其诱导更平稳,降压效果更优,但由于其代谢更快,术后镇痛应较早开始。
作者:张佳雷;张晓玲;刘保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在卵巢诊断与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8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作为 A 组,101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作为 B 组,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 C 组,测定其血清 CA125和 HE4。结果 CA125阳性率在 A、B、C 组分别为93.9%,8.9%、7.0%,卵巢癌组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P 均<0.01);但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4阳性率在A、B、C 组分别为97.6%,5.0%、2.0%,卵巢癌组均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P 均<0.01),且卵巢良性病变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 <0.05)。CA125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75.2%,准确度为88.7%;HE4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7.2%,准确度为92.8%。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93.1%,准确度为93.3%,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度(P <0.05)与准确度(P <0.05)。Ⅲ~Ⅳ期患者血清CA125和 HE4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随访1年硬终点事件中,CA125、HE4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率(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A125和 HE4可以提高诊断卵巢癌的准确性。
作者:张士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床后倾的不同角度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摆好膀胱截石位,询问患者自觉舒适,开始麻醉诱导插管,气腹后手术开始,观察组将手术床后倾10度,对照组将手术床后倾20度。术后送回病房,统一取床头摇高30度半卧位。观察常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的气道峰压(Paw)、血气:pH、PaO2、PaCO2、SpO2、BE 等;手术时间;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气腹后60 min MAP、HR、Paw 分别为(99.2±12.3)mm Hg、(91.0±12.6)次/ min、(22.6 ± 3.7)cm H2 O,对照组分别为(111.0±11.2)mm Hg、(102.2 ±11.2)次/ min、(25.4±3.1)cm H2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变化:观察组 pH 值为(7.37±0.07)、PaO2为(210.3 ± 46.1)mm Hg、PaCO2为(39.7± 5.3)mm Hg、SpO2为(98.9±0.8)%、BE 为(-4.4± 0.7)mmovl/ L,对照组 pH 值为(7.28±0.05)、PaO2为(176.4± 46.2)mm Hg、PaCO2为(47.1 ± 4.5)mm Hg、SpO2为(96.1 ±1.2)%、BE 为(-5.4±0.9)mmovl/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剧烈呛咳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短暂失明、恶心呕吐返流误吸窒息、舌后坠呼吸抑制寒战、肠胀气烦躁对镇痛泵效果不满意等:观察组10例次,占33%,对照组18例次,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控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头低脚高位床后倾的角度<10度对预防其呼吸循环等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继周;高燕云;韩明霞;边步荣;薛利军;刘清玉;罗瑞;高彦东;高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10例确诊为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随访8~68个月,其中5例患者死亡,5年生存率为50%,所有患者术后 IPSS 评分、QOL 评分、剩余尿量、大尿流率及 PSA 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可有效解决尿路梗阻,延缓前列腺癌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宇政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 AT 方案配合龙血竭治疗乳腺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溃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科近3年来住院接受治疗的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放疗后局部复发、皮肤溃烂患者11例。采用 AT 方案全身静脉化疗,21 d 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局部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龙血竭片适量研碎呈细粉末状,均匀铺撒于创面,薄层纱布覆盖,1次/ d,直到创面愈合。结果入选11例患者中,局部溃烂面、癌结节完全消失6例(54.5%);局部溃烂基本消失、癌结节大部分消失,彩超及 CT 检查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缩小3例(27.3%);局部溃烂有改善,癌结节、对侧乳腺肿块缩小,腋下、锁骨上下淋巴结缩小不明显2例(18.2%),治疗总有效率为81.8%(9/11)。AT 联合方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脱发,其中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54.5%(6/11),1例患者因Ⅳ度白细胞减少性发热而住院治疗;1例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化疗间歇期持续低热37.5 ℃ 左右;90.9%(10/11)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呕吐63.6%(7/11);口腔黏膜炎27.3%(3/11)。无严重败血症事件,无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AT 方案配合龙血竭治疗乳腺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溃烂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王丰莲;胡开辉;周立业;姜慧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术中均采用北京京精自体3000P 型血液回收机自体血回收技术回输自体血,对照组15例不用自体血回收技术,根据术中出血量决定是否输入库血。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测量激活凝血时间(ACT)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G)、D-二聚体等。比较两组患者 ACT、PT、APTT、TT、FBG、D-二聚体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ACT、PT、APTT、TT、FBG、FDP-G、D-二聚体等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3000P 血液回收机回输血液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与不回输自体血液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无影响。
作者:朱晓琳;黄守印;刘新生;郭久竹;张芳磊;张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9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依据年龄分为两组。<45岁青年组31例,>60岁老年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高危因素及梗死部位。结果老年组心肌梗死部位多样,梗死面积广泛,青年组以前壁梗死多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累及次序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老年组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多合并左主干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6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除5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 LC,其中1例因肝门部胆管损伤行 Roux-Y 吻合。结论急性胆囊炎采用 LC 是可行的,正确处理好 Calot 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小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奈达铂、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加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奈达铂组28例和多西他赛+奈达铂28例。两组患者放疗均与化疗同步。结果替吉奥+奈达铂、多西他赛+奈达铂组有效率分别为82.1%、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静脉炎。多西他赛+奈达铂组骨髓抑制较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可以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两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均可用于中晚期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替吉奥+奈达铂组毒不良反应轻。
作者:李伟;方黎;赵宏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颜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患儿共156例,分为两组,平阳霉素组75例,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普萘洛尔组81例,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两组分别随诊6个月。结果随访1个月,平阳霉素组有效率达26.7%,显著高于普萘洛尔组(6.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6个月,平阳霉素组瘤体减少体积( ml)、血管密度减少(n/ cm2)、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6.3±4.2)ml、(4.0 ± 2.3)n/ cm2、78.6%及70.6%,均显著低于普萘洛尔组的(8.5±3.6)ml、(5.2 ± 2.1)n/ cm2、95.1%及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作用快,尤其适合体积较小且表浅的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增生期血管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王晓晖;张书峰;孟庆磊;王旭辉;鲍俊涛;朱林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分析头颈部黏膜结核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3 年1月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头颈部黏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各病例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及治疗后随访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颈淋巴结核的发病率高(78.00%),显著高于喉结核、颈椎结核、中耳结核、口咽结核及咽后脓肿的发病率;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咽喉干痛及咳嗽声嘶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比率;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局部黏膜增厚32例,显著多于软组织占位伴相应骨质受损13例及钙化间密度不均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学特征为郎罕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呈团状分布于头颈部黏膜间质内,且头颈部黏膜呈现干酪样坏死。结论头颈部黏膜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误诊及漏诊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任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发病诱因。方法随机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78例,对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包括21例重度感染,39例中度感染及18例轻度感染;患者均合并程度不同的肠胃疾病:24例合并胃炎,12例合并消化性溃疡,12例合并胃炎伴胃溃疡,9例合并反流性食管炎,6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9例合并胃癌。采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对患者进行治疗,痊愈69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近年来霉菌性食管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强抑酸剂或抗生素,同时对患者合并的其他胃肠疾病进行积极治疗,避免造成霉菌进一步感染。
作者:段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入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的肺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设计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中吸烟情况、焦虑情绪、油烟接触等可能影响肺癌发生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数肺癌患者显示每日有超过20支的被动吸烟,此外每日油烟的长时间接触、焦虑抑郁情绪和肺结核等是影响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规律锻炼和绿茶饮用则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肺癌的发生受到生活中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关注度,多方面行动预防肺癌的发生。
作者:鲍亮;赵弘卿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7例,给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加膀胱颈电切术。结果7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其中排尿满意6例,拔除尿管后1周感尿流变细1例,行尿道扩张半年,7例随访至2 年,均感排尿满意。结论彻底切除纤维组织是预防膀胱颈挛缩的重要因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加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效果满意。
作者:马圣君;李静;张爱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3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予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15 d 后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辅助检查指标及出血并发症,随访6个月对比远期疗效。结果治疗15 d 时观察组病死率(2.56%)低于对照组(8.82%),总有效率(94.88%)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动脉压及 N 端 B 型利钠肽原、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综合发生率(23.08%)高于对照组(11.76%)。随访6个月,观察组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发生率、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均小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PA 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 APTE 可实现肺组织早期再灌注,提高疗效,在严格评估禁忌证、个性化用药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王元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4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1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作者: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新生儿36例,术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定位和释放封堵器监视,实时观察封堵疗效,并在术后进行定期复查。结果筛查例数总计473例,共检出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证患儿36例,检出率为7.61%;1例因房间隔缺损残端较薄不能支撑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其余35例均成功进行封堵,封堵成功率为97.22%;封堵术均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进行,其中28例术中超声心动图提示即刻过隔血流束消失,另有7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均无明显残余分流、无封堵移位情况、无血栓形成,右心室有不同程度缩小。对比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功能参数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筛查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简单等诸多优点,同时能够在术中指导封堵器的定位和释放,可评估疗效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性。
作者:程晓雪;钟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改进的双孔悬吊辅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改进的双孔悬吊辅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脐部与耻骨联合上方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将腹腔镜调换到耻骨联合上方切口,脐部作为操作孔,将带线麻醉穿刺针自麦氏点刺入腹腔,收紧缝线,将阑尾予以悬吊固定,采用腔外打 Roeder 结或腔内单手“O”形打结法结扎切断阑尾系膜及阑尾。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5 ml;术后无切口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且总体费用较传统三孔术式减少约1000元,所有患者痊愈出院,腹部切口隐蔽。随访1~12个月无切口感染、出血、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好。结论改进的悬吊固定法阑尾切除术更注重无菌观念,安全、可行,并且操作简单,术后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总体费用相对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向欣;管小青;吴骥;顾书成;袁牧;张旭旭;邱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健康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脏彩超检查,并比较两组彩超检查的相关指标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 LVDd、LAD、E 峰、Ea 峰的比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大,其 LVEF 的比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在 LVDd、LAD、LVEF、E 峰和 Ea 峰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Dd、LAD、E 峰、Ea 峰的比值随着心功能的分级增大而增大,LVEF 的比值随着心功能的分级增大而降低。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而言,是首选的有效、安全、快捷、方便的诊断方法,而且对人体无伤害,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新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