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杉珊;赵宏利
目的:通过测定灰分、挥发油含量以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薄层色谱鉴别等,对来自湖北、河南、山西、辽宁、内蒙古5个产地的柴胡饮片做质量上的对比。方法:灼烧法测定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5个产地柴胡饮片中总灰分的含量分别为9.97%、10.22%、6.9%、9.03%、10.37%,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分别分别为3.66%、3.96%、2.24%、3.59%、4.91%,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043%、0.048%、0.051%、0.056%、0.037%。通过薄层色谱鉴别,5个产地柴胡饮片均与柴胡皂苷a、d、对照药材在同一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说明均含有柴胡皂苷a、d,与对照药材所含成分相同。 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的含量分别为0.487%、0.081%、0.381%、0.4395、0.168%。结论:通过对比性研究,产自内蒙古的柴胡在质量上要好于其他产地。
作者:李卫红;赵红革;郑津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白兆芝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癌前病变注重把握病机转化规律,认为脾胃虚弱是CAG发病的基础,胃气阻滞是病机关键,胃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强调从整体与局部结合进行调治,主张缓调,以和为要,用药配伍兼顾多方面。白兆芝教授治疗本病有其独到的经验,对医者颇有参考价值。
作者:常崇清;安丽芳;李慧慧;白兆芝;王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愈伤乳液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跌打丸外敷结合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愈伤乳液结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及血清NO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血清NO含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伤乳液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凤莲;李明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上宫腔粘连为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复发率较高,难以彻底根治,需寻求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思路与时俱进,正逐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病因病机认识思路以及治疗体系。通过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为7个常见证型:瘀血阻滞、肾脏亏虚、肝肾不足、脾胃虚损、肾虚血瘀、冲任失调以及邪瘀互结,并在上述病因病机基础上,概括相应的治则以及常用方药。
作者:杜杉珊;赵宏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滋阴通络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在0.086~1.7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1.6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作为该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薛晓娜;李慧峰;荆然;程艳刚;裴妙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兔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灸组、假药饼灸组。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连续造模7 d,造成免疫抑制模型。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隔药饼灸、艾灸、假药饼灸治疗,隔日灸,共灸10次。治疗结束次日静脉取血,ELISA法检测CD3+、CD4+、CD8+、NK细胞、B细胞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3+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CD3+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组和假药饼组CD3+、CD4+、CD8+、NK细胞及B细胞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地调节因环磷酰胺所致的CD3+下降、CD8+升高。
作者:单增天;吴爱花;田岳凤;李雷勇;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夹尾激怒结合大黄灌胃法和束缚应激结合番泻叶灌胃法两种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旨在建立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Ⅰ高、低剂量组,模型Ⅱ高、低剂量组5组,每组雌雄各5只。模型Ⅰ组采取夹尾激怒结合大黄灌胃法制备肝郁脾虚型IBS动物模型。模型Ⅱ组采取束缚应激结合番泻叶灌胃法制备肝郁脾虚型IBS动物模型。比较各组行为学指标,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5-羟色胺(5-HT)含量,肠黏膜5-HT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远端结肠。结果:血清VI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Ⅱ低、高剂量组(雄)升高;模型Ⅰ高剂量组(雌)、模型Ⅱ低剂量组(雌)降低。血清5-HT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Ⅱ低剂量组(雄)升高。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Area及IOD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组结肠黏膜可见轻至中度水肿,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轻至中度浸润,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与正常组比较病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模型Ⅱ低剂量组(雄)(束缚应激结合低剂量番泻叶灌胃法)为比较合理的肝郁脾虚型IBS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作者:陈富丽;窦志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经脉、络脉、血脉有何区别,临床在诊脉的过程中,诊的是经脉还是血脉,这些问题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对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与脉诊的关系浅谈自己的拙见。
作者:郭现辉;程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在治疗上颇有治疗优势。李俐教授为广州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呼吸病临床研究,其治疗慢性咳嗽临证思路清晰,方药运用灵活,注重审证求因,重视调养脏腑,认为慢性咳嗽病机特点为余邪未尽、留滞肺脏,脏腑虚损、虚实夹杂,治疗上注意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作者:刘新宇;李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耳肿胀度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抗炎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中ALT、AST、MDA含量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保肝作用。结果: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保肝作用,以二者高剂量给药时,苣荬菜抗炎、保肝的作用要优于中华苦荬菜(P<0.05)。结论: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均可以有效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说明二者具有良好的保肝、抗炎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香萍;裴妙荣;李慧峰;薛雨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8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约为760万人,约占总死亡率的13%,预计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达1100万人。
作者:赵伯翰;李安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西医学持有的不同的身体观,决定了两者在进入身体、构建疾病、如何治疗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医学与药学、诊断空间、技术控制三个方面对中西医学的身体观加以比较分析,认为以人为对象的中医和以疾病为对象的西医应该打破既定的身体观范式,向多元化视角拓展,回归到医学人文精神中来。
作者:陈国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与单独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筛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株红景天组、氯吡格雷组、联合治疗组,3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经过4w治疗,记录每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测量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相关血液指标水平。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显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3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治疗后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株红景天组、氯吡格雷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且联合用药在改善血小板功能方面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孔繁达;苏润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温胆汤早载于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集验方》所载温胆汤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共八味中药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或惊悸不宁、癫痫等症。历代医家不拘泥胶固,灵活运用,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变化创制出诸多类方,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大大拓展了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作者:宋瑞雯;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督任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督任平衡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及手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督任二脉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郭季芬;文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的作用及优势。方法:严格遵照中西医的相关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痰热壅肺型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抗感染、解痉化痰等治疗,相对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
作者:里自然;李俐;叶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WLSY-8000型伟力电脑肾病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临床常规激素治疗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治疗仪穴位脉冲疗法。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第4天随访两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治疗第3天时,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两组尿蛋白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治疗仪在PNS治疗方面,可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易行,不增加肾脏负担,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洁琼;方琪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联合组采用RPH联合硬化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RPH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常见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及第14天两组便血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其中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痔核脱出积分两组均明显下降,但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内痔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康健;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给患者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极大的负担。我国在过去30年间,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上升,已成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1]。而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根据2008年世界癌症报告推测,目前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约为282万例,预计到2015年,发病人数将达到341.1万例[2]。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主要有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由于癌症本身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对人体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伤害,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食疗对肿瘤患者病后有较好的调养,中医自古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3]的认识,认为饮食调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我们通过分析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阴阳理论,从而来指导患者的科学饮食。
作者:楼金杰;谢长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568例健康体检成人血糖、血脂及尿酸检验结果,为体检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和预防疾病提供参考。方法:568例研究对象均为近年来体检的健康人群。所有体检者于空腹12 h于清晨用普通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清中血脂、血糖及尿酸浓度。结果:568例研究对象中,血脂检出异常者156例,检出率为27.46%;血糖检出异常者96例,检出率为16.90%;尿酸检出异常者67例,检出率为11.80%。男性与女性血脂、血糖、尿酸检出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体检检测血脂、血糖及尿酸,对于体检者是了解自身情况、发现和预防疾病较好的手段,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