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凤

关键词:手术室,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普外科手术, 围术期
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167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的健康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术后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配合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冠心病搭桥术后氧合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观察危重冠心痛体外循环术后血氧指数的变化趋势,为早期无创干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31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监测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段血氧指数的变化趋势,对低氧血症患者无创上机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撤离呼吸机后血氧指数短暂升高,然后渐呈下降趋势,于12 ~48 h为无创上机高峰期,48 h后血氧进入稳定期.结论 危重冠心病患者撤离呼吸机后血氧指数呈下降趋势,能指导临床早期无创干预治疗.

    作者:赵健;程兆云;权晓强;赵子牛;赵小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前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细致的患肢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经随访10~24个月,患者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29例,良10例,可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起到避免切口感染、防止肢体缺血坏死的作用.术后的康复指导可以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骨折的愈合亦能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平坦型结直肠腺瘤黏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腺瘤(C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35例CRA行EMR治疗患者的资料,选择直径≥10 mm的平坦型腺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大小、治疗经过及内镜和病理特征,统计病灶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1±12)岁,35例患者中发现38个病灶,病变平均(18±8)mm,病变多数位于盲肠/升结肠(44.7%,17/38).整块切除术占60.5%,病变直径>20mm的病灶具有较高的分片切除率(P<0.01)和切除后病灶残留率(P<0.05).内镜下完整切除率达到92.1%.组织学分类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占多数(78.9%),并发症发生率为5.7%,平均随访时间(16±9)个月,局部复发率为17.2%(5/29).结论 EMR治疗平坦型CRA是有效和安全的.病变>20mm分片切除术,虽没有导致较高的复发率,但病灶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整块切除高,术前应做认真细致的评估.

    作者:段淑芬;高扬;范兆红;于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对197例老年骨折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结果 192例(97.46%)老年骨折患者经住院治疗、精心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加强临床整体护理,能够调动老年骨折患者战胜疾病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季艳玲;费萍;张守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空心钉加带缝匠肌骨瓣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隰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牧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对照组为74.4分,实验组为73.8分;术后12个月随访平均分对照组为84.5分,实验组为86.7分;末次随访对照组为89.8分,实验组为93.1分.对照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为9.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14.3%;实验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实验组为96.0% (P <0.05).结论 空心钉加带缝匠肌骨瓣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再次手术率低,骨折不愈合率及骨坏死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丽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A-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A-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CTLA-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HCV RNA.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CTLA-4 mRNA水平是健康对照组的3.4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1b基因型患者CTLA-4 mRNA水平较2a基因型分别升高3.8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 ULN组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 ULN组患者CTLA-4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ALT<3 ULN和AST<3 ULN组(P =0.026 <0.05).结论 HCV感染者机体处于一定的免疫耐受状态,HCV 1b基因型的患者机体处于较强的免疫耐受状态,T细胞反应性较低.CTLA-4表达水平降低可以启动炎症反应并加重慢性丙肝者肝细胞损伤.CTLA-4可能在HCV感染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康谊;曾艳丽;张晓菊;尚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89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运城市急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89例,其中老年组140例,非老年组14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组患者以胃溃疡多见,而非老年组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增高趋势,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

    作者:孙惠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静脉置管在胸外科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置管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39例胸外手术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药物.结果 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45例,发生血栓性阻塞3例;PICC置管94例,发生血栓性阻塞6例.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给患者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补液通路,减少反复穿刺输液的痛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殊;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行肛瘘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肛瘘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让护士分管患者,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合理止痛等全方位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后6h、术后第1~3天连续评分4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术后1~3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肛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测定溶栓后2、24h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rI),溶栓后24 h、48 h、7d的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的CK-MB和2、24h的cTnI及治疗后48 h、7d的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AMI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

    作者:沈桂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机构收录在册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预防并发症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前对入选病例各项检验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社区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补充和延续,对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防止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瑛;费萍;田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煤工尘肺并发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晋煤集团煤工尘肺(CWP)患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尘肺病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阐明尘肺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与其接尘时间、年龄、肥胖、吸烟、肺功能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因素之间的联系.结果 CWP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有吸烟、血红蛋白增高、红细胞增高、体质量指数、肺功能下降.结论 煤工尘肺病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县人民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6例Jones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2例.结论 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固定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软件诊断61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 发现颅内动脉瘤24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36例.结论 SCTA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动脉瘤及身体素质较差、手术评估风险较大的需要了解脑血管情况的患者的首选.SCTA可以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高身体条件一般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

    作者:魏全杰;李小燕;井志强;蔡林波;牛建西;卫亚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服茶碱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吸入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2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情稳定后2周进入观察期,两组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0.2g,2次/d.试验组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吸入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回顾记录上1年及治疗后1年内急性发作及相关情况,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6 min行走距离及肺功能检查等,记录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82例中9例退出,1例死亡;对照组80例中7例退出,6例死亡.试验组72例与对照组67例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6 min行走距离明显延长,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年时试验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改善,对照组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茶碱基础上加用吸入舒利迭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翠花;张颖;王新安;欧阳修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妇科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及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香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与常规的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积极的人性化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仅能够提高糖尿病疗效,也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纳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56例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整体护理到位,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的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手术的成功、患者的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脓毒症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将22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F-820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WBC计数和CRP,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WBC计数、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WBC计数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与常规组相比,痰热清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痰热清组较常规组APACHEII评分下降及ICU住院时间缩短更为显著(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降低脓毒症患儿的炎症反应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作者:韩秀明;孙德胜;王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检查前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喷雾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3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喷雾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治疗的12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法,麻醉药均为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用药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和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结论 2%利多卡因咽部、喉部局部麻醉协助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无不适感,易于接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