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5例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诊断回顾性分析

张世峰;张俊仁;景健

关键词:骨折, X线, CT, MRI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单个椎骨骨折29例,两个椎骨骨折(含跳跃性)5例,共计累及39个椎骨;单纯压缩型骨折21例,爆裂型骨折10例,其中5例CT同时显示椎弓附件骨折和椎体脱位,3例MRI检查显示脊髓挫伤,髓内信号异常.结论: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三者综合应用对胸腰椎骨折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120例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痿管性肛周脓肿病例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结果:120例痿管性肛周脓肿患者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后,117例均一次性根治,3例形成肛瘘,分别经3次~5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国医学考试发展概况

    医学考试制度从其萌芽、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代以前医巫一体,医由巫兼任,隋唐时期医学人才考试纳入科举体制中、两宋时期设置了太医局,元、明、清时代对医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执业医师考试制度,考试合格者方可行医.近代以来,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成立,开始实行执业医师、药师和护士的资格考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无纸化考试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医学考试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医学考试在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的今天,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作者:王玉;谢梦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zrin蛋白和CD44-V6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zrin、CD44-V6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LNM)、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和CD44-V6在喉鳞癌组织(LSCC组)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对照组)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zrin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47%(P<0.01).CD44-V6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和28%(P<0.01),且Ezrin同CD44-V6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Ezri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1);Ezrin与CD44-V6同时高表达的66例病人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8%,而Ezrin与CD44-V6均不表达的6例病人无淋巴结转移.结论:联合检测Ezrin和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喉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作者:张艳廷;皇甫辉;田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真菌诱导子对白鲜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方法.方法:将7种真菌诱导子溶液各1 mL分别在白鲜悬浮细胞培养的早、中、末期(第4 d、第8 d、第12 d)加入,共培养至第15 d,测定产生的白鲜碱的含量.结果:7种真菌诱导子均能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中白鲜碱的含量,在细胞培养的3个不同时期加入真菌诱导子,以末期加入促进白鲜碱产生的效果显著,中期加入效果次之,早期加入效果差.结论:加入真菌诱导子能有效地提高白鲜碱的产量,且与加入时间有关.

    作者:朱新洲;彭国平;向华;Wang Yuhui;王玉慧;饶力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气学说与SARS研究反思

    摘要 在运气学说与SARS相关性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反恩了该领域研究方法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慎密的研究;推论方法不统一;欠缺科学理性精神;预测结果与实际不符;枚举推论结果的或然当作必然.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慎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认真研究.以此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8倍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 h.采用该工艺进行试验.总黄酮的提取率约为3.79%.结论: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侧柏叶中挥发油和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可以利用同一批药材进行,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梁惠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5例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诊断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单个椎骨骨折29例,两个椎骨骨折(含跳跃性)5例,共计累及39个椎骨;单纯压缩型骨折21例,爆裂型骨折10例,其中5例CT同时显示椎弓附件骨折和椎体脱位,3例MRI检查显示脊髓挫伤,髓内信号异常.结论: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三者综合应用对胸腰椎骨折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世峰;张俊仁;景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石沙参多糖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

    目的:通过对桔梗科植物石沙参根中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和含量测定,为石沙参的深入利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基础资料.方法:以乙醇浓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石沙参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提取优化实验:利用紫外检测器对石沙参中的多糖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方法学考察.结果: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 h,醇析浓度85%为佳提取条件;石沙参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8.5%,多糖相对含量为89%.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实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韩荣春;白增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枇杷清肺饮,同时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倒.两组病例均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批杷清肺饮治疗.4 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可以标本兼治,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荣;郭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C0~C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对1名健康成年男性,以层厚0.6 mm进行连续颈部CT扫描得到骨窗断层图像.将CT数据导入到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1.0中得到上颈椎的三维图像数据,再导入ANSYS 8.1中生成上颈椎的三维骨性模型.依据文献资料及参考CT结果对上颈椎软组织进行建模,包括椎间盘、小关节和主要韧带结构.后模拟生理载荷下测定模型各节段(C0~C1,C1~C2,C2~C3)的三维运动范围,并将所得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一个较为详尽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包括76 799个10-node Solid 92单元,14 670 Shell 93单元,80个2-node Link 10单元,1 557个8-node Solid 45单元,56个Shell 63单元.结论:该模型的生物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很好,本实验方法是科学的、精确的.

    作者:梁凯恒;马迅;关哲;郭媛;赵轶波;常强;牛建鹏;张泓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陕西省出血热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受损,临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要特征.为了探讨出血热的发病规律,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选取陕西省1980年-2001年出血热各月份的发病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并与运气推演结果对照,结果表明出血热发病与运气理论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景明;陈震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缓解的情况.方法:36例病例采用以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主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盆腔疼痛缓解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有确切镇痛疗效.

    作者:王丽;阴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NPPB基因在妊娠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突变情况

    目的:研究NPPB基因(natriuretie peptide prel211rsor B.NPPB)在妊娠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3例妊娠性高血压、80例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DNA,应用PCR技术对其NPPB基因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l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发现NPPB基因5'侧翼区(insert-l 194 bp.一1 195 bp)插入CC,导致后续的序列出现移码突变.结论:NPPB基因插入突变可能是妊娠性高血压发病的原因.

    作者:黄春辉;晋学庆;刘奇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cDNA3.1(+)/hTERT-tk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ERT-tk,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后给予更昔洛韦(GCV),用TUNEI,法观察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HETRT启动子调控下的HSV-tk/GCV系统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则作用不明显.结论:hTERT-tk/GCV基因体系能够靶向杀伤肝癌细胞,有靶向治疗肝癌的潜力.

    作者:刘京龙;邓志华;杨长青;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6例.两组病例均常规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和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4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峰;郭俊杰;吕蕾;刘照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福建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福建汉族103名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组)和10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THFR基因C677T突变检测.计算DVT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研究该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DVT组与对照组C/T杂合子频率分别为30.72%和22.64%,T/T纯合子频率分别为5.8%和4.7%.两组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相关性.

    作者:林寿榕;蔡贤惠;刘奇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芪根腐病研究概况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通过研究黄芪根腐病发病特点及症状、病原微生物、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黄芪种植要求严格,应该从农业和药剂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综合治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作者:南换杰;秦雪梅;武滨;李英;张丽增;郭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柴胡桂枝汤证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柴胡桂枝汤方作为伤寒论名方,出自伤寒论146条,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外学者对本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药理学研究角度为本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薪博;董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止血固脱方对免疫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止血固脱方对免疫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g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止血固脱方大剂量组(大剂量组)、止血固脱方小剂量组(小剂量组)4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只按3 mg/(kg·d)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2 mL.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造成免疫低下小鼠模型.止血固脱方大、小剂量组分别按100 g/(kg·d)、10 g/(kg·d)剂量给药,2次/d,连续给药7 d.后一次给药24 h后.采用断头采血法.每只采血0.4 mL,将0.2 mL加入抗凝试管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0.2 mL放入离心机,以2 000 转/min离心20 min,取血清速冻,采用放免γ测量仪检测IL-2含量.结果:止血固腕方能显著增加注射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小鼠的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增高CD4+/CD8+比值,提高血清中IL-2生成水平.结论:止血固脱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型)的免疫学机理可能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张世霞;李聚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猪牙皂临床应用举隅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英的果实,形扁而长者.称大皂荚.猪牙皂是皂荚植株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因形似猪牙而得名,主产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笔者从事中医药工作20余年,发掘古义及民间单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将猪牙皂用于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脂症等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风兰;张奇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