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梁惠珍

关键词:侧柏叶,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研究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8倍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 h.采用该工艺进行试验.总黄酮的提取率约为3.79%.结论: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侧柏叶中挥发油和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可以利用同一批药材进行,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PPB基因在妊娠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突变情况

    目的:研究NPPB基因(natriuretie peptide prel211rsor B.NPPB)在妊娠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3例妊娠性高血压、80例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DNA,应用PCR技术对其NPPB基因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l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发现NPPB基因5'侧翼区(insert-l 194 bp.一1 195 bp)插入CC,导致后续的序列出现移码突变.结论:NPPB基因插入突变可能是妊娠性高血压发病的原因.

    作者:黄春辉;晋学庆;刘奇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承气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便秘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合庥杏甘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小承气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结果:6例病例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停药后没有反复,追访1年未复发.结论:小承气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120例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痿管性肛周脓肿病例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结果:120例痿管性肛周脓肿患者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后,117例均一次性根治,3例形成肛瘘,分别经3次~5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止血固脱方对免疫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止血固脱方对免疫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g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止血固脱方大剂量组(大剂量组)、止血固脱方小剂量组(小剂量组)4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只按3 mg/(kg·d)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2 mL.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造成免疫低下小鼠模型.止血固脱方大、小剂量组分别按100 g/(kg·d)、10 g/(kg·d)剂量给药,2次/d,连续给药7 d.后一次给药24 h后.采用断头采血法.每只采血0.4 mL,将0.2 mL加入抗凝试管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0.2 mL放入离心机,以2 000 转/min离心20 min,取血清速冻,采用放免γ测量仪检测IL-2含量.结果:止血固腕方能显著增加注射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小鼠的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增高CD4+/CD8+比值,提高血清中IL-2生成水平.结论:止血固脱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型)的免疫学机理可能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张世霞;李聚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TNF-α和CGRP在门脉高压大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门脉高压大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采用门静脉两步结扎法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对照组入腹后仅分离出门静脉主干,并显露左肾及左肾静脉.门静脉完全结扎2 W后检测门静脉压力以及胃组织中TNF-α、CGRP表达.结果:术后2 w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NF-α阳性细胞为胞浆内可见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实验组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为阴性或仅为弱阳性.CGRP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可见阳性产物及少量的黄染CGRP神经纤维,实验组CGRP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rNF-α和CGRP在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胃黏膜病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科;鲍民生;孟俊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吴鞠通论治湿温的特色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全书不仅系统讨论了温病学的理论,而且对各种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尤其在湿温的治疗上吴鞠通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在湿温的临床辨证中应正确地辨别湿温;分清邪在三焦的所属部位;治疗上顾护中阳,不拘一格运用温热药:重视宣发肺气和调畅三焦气机.

    作者:张宏勇;张勤;孙守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妇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治思路

    通过对妇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长期临床观察.结合女性围绝经期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分阶段论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并对其不同阶段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治做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旭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cDNA3.1(+)/hTERT-tk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ERT-tk,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后给予更昔洛韦(GCV),用TUNEI,法观察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HETRT启动子调控下的HSV-tk/GCV系统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则作用不明显.结论:hTERT-tk/GCV基因体系能够靶向杀伤肝癌细胞,有靶向治疗肝癌的潜力.

    作者:刘京龙;邓志华;杨长青;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真菌诱导子对白鲜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方法.方法:将7种真菌诱导子溶液各1 mL分别在白鲜悬浮细胞培养的早、中、末期(第4 d、第8 d、第12 d)加入,共培养至第15 d,测定产生的白鲜碱的含量.结果:7种真菌诱导子均能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中白鲜碱的含量,在细胞培养的3个不同时期加入真菌诱导子,以末期加入促进白鲜碱产生的效果显著,中期加入效果次之,早期加入效果差.结论:加入真菌诱导子能有效地提高白鲜碱的产量,且与加入时间有关.

    作者:朱新洲;彭国平;向华;Wang Yuhui;王玉慧;饶力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陕西省出血热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受损,临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要特征.为了探讨出血热的发病规律,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选取陕西省1980年-2001年出血热各月份的发病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并与运气推演结果对照,结果表明出血热发病与运气理论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景明;陈震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6例.两组病例均常规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和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4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峰;郭俊杰;吕蕾;刘照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zrin蛋白和CD44-V6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zrin、CD44-V6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LNM)、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和CD44-V6在喉鳞癌组织(LSCC组)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对照组)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zrin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47%(P<0.01).CD44-V6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和28%(P<0.01),且Ezrin同CD44-V6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Ezrin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1);Ezrin与CD44-V6同时高表达的66例病人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8%,而Ezrin与CD44-V6均不表达的6例病人无淋巴结转移.结论:联合检测Ezrin和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喉鳞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作者:张艳廷;皇甫辉;田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氡酸蛋白酶3(Caspase-3)在人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照组)和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病例组)的腰椎间盘(包括髓核及纤维环)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情况.阳性表达为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结果:对照组纤维环和髓核中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167±1.771)%和(9.827±1.440)%,病例组纤维环和髓核中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1.770±1.002)%和(25.240±2.12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引起的细胞凋亡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咏波;马迅;常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芪根腐病研究概况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通过研究黄芪根腐病发病特点及症状、病原微生物、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黄芪种植要求严格,应该从农业和药剂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综合治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作者:南换杰;秦雪梅;武滨;李英;张丽增;郭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枇杷清肺饮,同时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倒.两组病例均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批杷清肺饮治疗.4 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可以标本兼治,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荣;郭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侧柏叶超临界流体提取挥发油后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总黄酮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8倍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 h.采用该工艺进行试验.总黄酮的提取率约为3.79%.结论: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侧柏叶中挥发油和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可以利用同一批药材进行,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梁惠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气学说与SARS研究反思

    摘要 在运气学说与SARS相关性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反恩了该领域研究方法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慎密的研究;推论方法不统一;欠缺科学理性精神;预测结果与实际不符;枚举推论结果的或然当作必然.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慎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认真研究.以此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缓解的情况.方法:36例病例采用以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主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盆腔疼痛缓解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有确切镇痛疗效.

    作者:王丽;阴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鲜花中药的断想

    经历了一个严寒无雪、生命收藏和让人觉得很漫长的冬季,日暖花开、万物生发的春天一眨眼就到来了.说到春天,给人感受深的可能要算是那许许多多似乎会向你微笑的含苞欲放的鲜花,还有那一缕缕温柔的应花期扑面而来的信风.

    作者:曲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病例均采用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185例病例治疗后痊愈94例,有效8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9%.结论: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