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腾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福建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福建汉族103名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组)和10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THFR基因C677T突变检测.计算DVT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研究该突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DVT组与对照组C/T杂合子频率分别为30.72%和22.64%,T/T纯合子频率分别为5.8%和4.7%.两组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相关性.
作者:林寿榕;蔡贤惠;刘奇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枇杷清肺饮,同时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倒.两组病例均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维胺脂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批杷清肺饮治疗.4 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可以标本兼治,且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惠荣;郭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6例.两组病例均常规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和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4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峰;郭俊杰;吕蕾;刘照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3%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028 5μg~0.513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0.7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快速测定中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
作者:刘晓芳;刘养清;赵平;焦建华;马春红;陈元元;仝永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归脾汤出于宋代严用和著<济生方>中,主要功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以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见失眠、健忘、盗汗、困倦、怔忡等症.我在临床运用归脾汤加昧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妇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长期临床观察.结合女性围绝经期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分阶段论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并对其不同阶段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治做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旭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学考试制度从其萌芽、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代以前医巫一体,医由巫兼任,隋唐时期医学人才考试纳入科举体制中、两宋时期设置了太医局,元、明、清时代对医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执业医师考试制度,考试合格者方可行医.近代以来,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成立,开始实行执业医师、药师和护士的资格考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无纸化考试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医学考试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医学考试在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的今天,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作者:王玉;谢梦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对1名健康成年男性,以层厚0.6 mm进行连续颈部CT扫描得到骨窗断层图像.将CT数据导入到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1.0中得到上颈椎的三维图像数据,再导入ANSYS 8.1中生成上颈椎的三维骨性模型.依据文献资料及参考CT结果对上颈椎软组织进行建模,包括椎间盘、小关节和主要韧带结构.后模拟生理载荷下测定模型各节段(C0~C1,C1~C2,C2~C3)的三维运动范围,并将所得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一个较为详尽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包括76 799个10-node Solid 92单元,14 670 Shell 93单元,80个2-node Link 10单元,1 557个8-node Solid 45单元,56个Shell 63单元.结论:该模型的生物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很好,本实验方法是科学的、精确的.
作者:梁凯恒;马迅;关哲;郭媛;赵轶波;常强;牛建鹏;张泓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经历了一个严寒无雪、生命收藏和让人觉得很漫长的冬季,日暖花开、万物生发的春天一眨眼就到来了.说到春天,给人感受深的可能要算是那许许多多似乎会向你微笑的含苞欲放的鲜花,还有那一缕缕温柔的应花期扑面而来的信风.
作者:曲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全书不仅系统讨论了温病学的理论,而且对各种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尤其在湿温的治疗上吴鞠通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在湿温的临床辨证中应正确地辨别湿温;分清邪在三焦的所属部位;治疗上顾护中阳,不拘一格运用温热药:重视宣发肺气和调畅三焦气机.
作者:张宏勇;张勤;孙守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缓解的情况.方法:36例病例采用以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主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盆腔疼痛缓解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口服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有确切镇痛疗效.
作者:王丽;阴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摘要 在运气学说与SARS相关性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反恩了该领域研究方法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慎密的研究;推论方法不统一;欠缺科学理性精神;预测结果与实际不符;枚举推论结果的或然当作必然.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慎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认真研究.以此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通过研究黄芪根腐病发病特点及症状、病原微生物、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黄芪种植要求严格,应该从农业和药剂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综合治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作者:南换杰;秦雪梅;武滨;李英;张丽增;郭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方法.方法:将7种真菌诱导子溶液各1 mL分别在白鲜悬浮细胞培养的早、中、末期(第4 d、第8 d、第12 d)加入,共培养至第15 d,测定产生的白鲜碱的含量.结果:7种真菌诱导子均能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中白鲜碱的含量,在细胞培养的3个不同时期加入真菌诱导子,以末期加入促进白鲜碱产生的效果显著,中期加入效果次之,早期加入效果差.结论:加入真菌诱导子能有效地提高白鲜碱的产量,且与加入时间有关.
作者:朱新洲;彭国平;向华;Wang Yuhui;王玉慧;饶力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NPPB基因(natriuretie peptide prel211rsor B.NPPB)在妊娠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选取3例妊娠性高血压、80例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DNA,应用PCR技术对其NPPB基因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l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发现NPPB基因5'侧翼区(insert-l 194 bp.一1 195 bp)插入CC,导致后续的序列出现移码突变.结论:NPPB基因插入突变可能是妊娠性高血压发病的原因.
作者:黄春辉;晋学庆;刘奇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单个椎骨骨折29例,两个椎骨骨折(含跳跃性)5例,共计累及39个椎骨;单纯压缩型骨折21例,爆裂型骨折10例,其中5例CT同时显示椎弓附件骨折和椎体脱位,3例MRI检查显示脊髓挫伤,髓内信号异常.结论:X线、CT和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三者综合应用对胸腰椎骨折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世峰;张俊仁;景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柴胡桂枝汤方作为伤寒论名方,出自伤寒论146条,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外学者对本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药理学研究角度为本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薪博;董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桔梗科植物石沙参根中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和含量测定,为石沙参的深入利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基础资料.方法:以乙醇浓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石沙参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提取优化实验:利用紫外检测器对石沙参中的多糖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方法学考察.结果: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 h,醇析浓度85%为佳提取条件;石沙参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8.5%,多糖相对含量为89%.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实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韩荣春;白增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氡酸蛋白酶3(Caspase-3)在人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照组)和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病例组)的腰椎间盘(包括髓核及纤维环)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情况.阳性表达为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结果:对照组纤维环和髓核中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167±1.771)%和(9.827±1.440)%,病例组纤维环和髓核中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1.770±1.002)%和(25.240±2.12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引起的细胞凋亡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咏波;马迅;常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病例均采用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185例病例治疗后痊愈94例,有效8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9%.结论:推拿、牵引、中药熏蒸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锁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