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明印老中医治疗痔疮的经验

张荣德

关键词:痔疮, 老中医经验, 临床报道
摘要:已故老中医郑明印先生(1928~1992),系山西太原市中医研究所痔瘘科主任,从事中医痔瘘临床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享誉三晋.郑老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临床,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痔出血,血栓外痔、嵌顿痔疗效甚佳.笔者有幸随其从师三年,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玉米油和猪油在大鼠脂肪性肝炎形成中不同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玉米油和猪油在复合因子所致的大鼠脂肪性肝炎形成中的差异.方法:雌性大鼠21只,随机分为玉米油组、猪油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复合因子致肝硬化模型的造模方法饲喂前3 w,形成脂肪性肝炎,测定血浆ET、MDA、TNFα的含量变化,并做石蜡切片,HE和VG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玉米油组MDA、ET、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猪油组相比,玉米油组MDA、TNFα显著增高(P<0.05),ET水平有升高趋势.HE和VG染色可见模型组均形成Ⅲ带大泡型重度脂肪性肝炎,玉米油组的纤维化更显著.结论:玉米油比SFA更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发脂肪性肝炎形成.

    作者:苗宇船;韩德五;赵元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温阳益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难治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应用西医药治疗经常很棘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应用温阳益气法治疗可以收到颇好的疗效.

    作者:乔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宣郁清心汤治疗郁病62例疗效观察

    郁病属内科常见病,以情绪抑郁、胸闷胁胀或善哭易怒为主的一类病证.病前多数有情绪应激史,亦与个体的性格特征有关,自2000年以来,笔者以自拟宣郁清心汤辅以心理疗法,治疗郁病62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08例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性病传播疾病呈增长趋势,梅毒感染例1991年~2000年均增长51.63%.[1]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已将HIV抗体初筛试验和梅毒血清学试验作为住院术前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笔者2002年7月~2003年10月本院住院术前患者进行了梅毒血清学筛查并作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陈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的分子鉴定研究

    目的:分析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与长鞭红景天R.fastigiata、云南红景天R.yunnanensis等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及景天属的长丝景天Sedum bergeri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为药用红景天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构建了大花红景天11个地方居群、长鞭红景天9个地方居群、云南红景天1个地方居群及长丝景天1个地方居群的ITS基因片段序列数据库.序列比较的结果表明红景天属样品的ITS序列与长丝景天有显著差别;红景天属内各种序列差异虽小,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差别,能准确鉴定出各种药用红景天植物.结论:根据rRNA ITS区碱基序列差异,能准确鉴别大花红景天及其近源植物及药材.

    作者:倪念春;王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套简式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体会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我院自1997年以来,选择性地采用套简式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生明;王占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光明合剂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明合剂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对60例(104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底病患者,以光明合剂为治疗组,西药维生素E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对照组无明显效果.结论:光明合剂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枝;赵建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是公认的治疗难题,虽然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取得一定疗效,但因其价格昂贵、副作用明显等诸多弊端,应用受到限制.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永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多因经期或性生活不洁、分娩、流产或宫腔手术时消毒不严,感染后迁延不愈而引起.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湿浊热毒蕴结下焦所致.保留灌肠是利用直肠与盆腔特殊解剖关系,通过肠壁吸收弥漫而达病所,药物采用中药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并根据病情酌加化瘀散结之品.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及口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共112例,其中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0例,中药口服治疗52例,经临床观察及配合护理,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方鹿衔草治疗腔隙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鹿衔草对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40例,复方鹿衔草观察组80例,分别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加复方鹿衔草治疗3 w,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并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LPO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鹿衔草对腔隙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新毅;穆俊霞;魏元平;赵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于免疫系统非线性模型对中医正邪相争理论和扶正祛邪治则的一个非线性动力学诠释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作者:冯前进;赵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拔罐配外用药物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疗效观察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炎症.笔者用拔罐疗法配外用药物治疗有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宏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生大黄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不仅仅因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而死于失血性休克,即使出血控制,也极易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笔者应用生大黄防治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病毒胶囊的制备及薄层鉴别

    目的:建立抗病毒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黄芪、白术、太子参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抗病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赵建平;张玲;张美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新药工艺设计及研制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新药研究包括两大部分,即新药临床前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属于新药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药理、毒理等研究内容.其中制备工艺是整个研究的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步长稳心颗粒与慢心律联用治疗频发室早的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类心脏病.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性猝死约75%由室颤和/或室速引起,约20%由心脏骤停引起,约5%由电机械分离引起,这些是造成当代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临床上出现的频发室早,尤其是多源性、多形性及RonT现象,要给予积极处理,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慢心律联用治疗频发室早与单用慢心律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青英;郭庆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简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切复加撬拔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自1998年6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56例.采用切复加撬拔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宽平;贾惠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