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6例重症阑尾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孔丽青;刘玉荣

关键词:阑尾炎, 中西医结合, 手术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切除术一般认为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手段,急性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且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是较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阑尾穿孔,感染的机会更多.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坏疽、穿孔等重症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暴发性伤寒的调查分析

    2002年10月16日,太原某高校电话报告:发现10余例原因不明的高烧病人,现已住院.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证实是一起伤寒暴发,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武灵爱;冯风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因前来行人工流产的孕妇年龄、婚史、生育史、流产的原因及文化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心理、社会压力.笔者经过半年的调查,总结出一些人工流产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占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结合辨证论治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适应症及应用非常广泛,近五年来,我们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ser HA550型,简称SL)阻滞星状神经节为主,结合辨证论治治疗顽固性失眠,并用中药及西药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光林;王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白虎汤清热机理探析

    白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由石膏50 g(碎),知母18 g,粳米9 g,甘草6 g组成,善治外感风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温病伤传气分所致气分热证,即表邪已解,里邪渐盛时出现的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脉洪大有力,即通常所说的阳明经四大症状,现将白虎汤的清热机制及选药配伍的特点,论述如下.

    作者:乔逸;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阴丸治疗外阴硬萎36例

    外阴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硬萎)是一种特殊的外阴退行性变,其病程较长,病因不清,是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神经性皮炎、外阴白癜风、外阴白斑)中为常见的一种.

    作者:赵福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学天人相应论体系的建构

    天人相应论的思想基础为中国古代的元气论,天人相应的物质基础在于天人一气.气又分阴阳、应五行,因此天人相应是天人阴阳相应,通过同气相求而实现的,即人身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存在着相互支持、响应和加强的关系;天人五行相通,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为天人关系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观察法和取象类比法作为古人基本的认知方法,为天人相应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作者:乔之龙;郭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健脾二仙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86例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自1997年~2002年,笔者运用健脾二仙汤治疗骨质疏松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锡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减过敏煎分型施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由机体接触、食入、吸入过敏所致.临床上,首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呈红色或苍白色或皮肤颜色的风团,其形态大小不一,逐渐蔓延,有剧痒、烧灼感,可影响睡眠.

    作者:王品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阴阳学说与物理学对称理论的相互关联

    中医药学的阴阳学说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维工具和方法.从数理科学的角度,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探讨并建立起了中医阴阳学说与物理学对称理论的相互关联.这一关联性的发现,有助于引导物理学对称理论及其相关技术和方法向生物医学的渗透,从而使人们能够从新的水平和新的角度发现出更多的关于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的对称调控机制,并基于这些调控机制发明出更多的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解决生物医学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解决途径和方法.

    作者:冯前进;牛欣;刘亚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的发生中也是常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在于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为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兰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宋代以后文人笔记中的按摩疗法探析

    介绍宋代以后文人笔记中有关按摩疗法的点滴记载,简要探析相关内容,及其对按摩推拿学的发展、理论原理、临床实践及社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指出其主要学术贡献和影响.

    作者:韩国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芪术止崩汤治疗阴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芪术止崩汤调理冲任,治疗100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现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病患儿经皮穿刺肾活检临证体会

    经皮穿刺肾活组织检查提供肾脏病病理学诊断是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效的方法.对肾病患儿经皮肾活检难度较大,尤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非常关键.结合我院肾病科多年的临床经验,兹就经皮穿刺肾活检患儿的临证体会总结于下.

    作者:李建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结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结肠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笔者采用慢结口服汤和慢结灌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来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炎灵治疗盆腔炎130例临床观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的一种病证.除疼痛外,还可伴有带下异常、月经失调及不孕等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张亚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肠套叠16例诊断治疗

    1995年~2002年本院共收治小儿肠套叠患者16例,现将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个月~2岁,均因感染性腹泻收住儿科,病情进展后转外科,行套叠肠复位术,无一例肠管切除,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

    作者:申志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万柏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等的综合性指标,为了解万柏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死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现将万柏林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岳瑞芝;田叶彦;李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镇静安神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呃逆是指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病证.其中呃逆持续发作24 h,一般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

    作者:张润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强心利尿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3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院以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联用(简称强心利尿合剂)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心力衰竭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子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宝胶囊止血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妇宝胶囊对动物出凝血时间、血液凝固系统的影响,探讨妇宝胶囊的止血机制.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BT);用ACL-200型血液凝集仪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妇宝胶囊能明显缩短小鼠CT、BT,缩短大鼠PT和APTT.结论:妇宝胶囊的止血机制主要通过促进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达到目的.

    作者:宋卫青;裴香萍;范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