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惠
目的:观察温经汤原方原量结合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温经汤原方原量经前3 d水煎内服,配合三阴交、关元、气海先针后灸.结果:123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46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1%.结论:温经汤与针灸并用能起到温通经脉、养血祛淤的作用,对痛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秋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脑血管病患者伴昏迷时,大脑皮层功能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排便的神经反射严重障碍,昏迷期问进食少,肠壁受到的刺激减弱,使肠内大量废物不能排除.
作者:严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问题,早在七、八百年以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人们大规模的生产生活活动,尤其是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新的工业基地和新的应用技术的出现,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作者:陈岚;王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周乐年老师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数学、科研30余载,治学严谨,临床辨证论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两年,获益匪浅,谨将周老师加减应用温胆汤经验,加以小结,公诸于众,以飨同道.
作者:贺登峰;杨彤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妇人脏躁属于心因性疾患,其临床表现类似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发生疾病的总称,好发于中青年妇女,是妇科常见的杂病之一.
作者:薛聆;王维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传染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表现以单项转氨酶升高为特征.笔者以自制的降酶汤治疗肝炎转氨酶升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剂用于精制复脉安神口服液水提部位对黄芪甲苷和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絮凝条件进行优化,并同醇沉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加入量10%,药液的相对密度1.05,pH为6时属佳絮凝条件.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不仅澄清效果好,而且经济实用,可代替醇沉法用于复脉安神口服液水提部位的澄清.
作者:郭东艳;吕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悠悠中医几千载,涌现出了众多的中医名家,他们均以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考其从医的源流、学医的动机则不尽相同.
作者:黄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贫血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西医认为:肾衰竭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而造成贫血,临床以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佐治贫血.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第七回红娘卖药[丑旦扮红娘上场白]当家终日在外,他人常来讨债,拿上他几样药材,且往医家去卖.换上几百铜钱,买来些肉菜,他就是偶而回家,大料无甚妨碍.
作者:杨燕飞;贾治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于肝病的研究,历代不乏其人.刘渡舟教授承仲景之学,独辟蹊径,所著<肝病论治概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肝病论治的观点.其论之精,颇有独到之处.笔者就其治疗肝病的特色归纳于下,倘有悖乎师意者,冀正于名贤.
作者:孟月珍;陈宝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乳腺增生属乳腺结构不良(mammary dysplasia)病变,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该病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症(cysticdisease)两种.
作者:薛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子宫颈黏液早于1855年由Smith氏首先观察到,以后Seguy氏以及Viergiver氏等证明黏液有周期性变化.
作者:李希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医学文献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宋金元时期,中医心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元四大家受<内经>启发,将<内经>的医学心理学思想融合到自己的学说中去,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
作者:岳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素问释义>由张琦注于清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校注本.该书注解简洁,部分注文精辟且有新意,对后世注解医经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对<素问释义>注文进行研究,认为张琦注释<素问>经文的内容主要包括释字词、明通文、阐释句意、分析篇章、训释名物、说明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阐发机理等七个方面.
作者:穆俊霞;李新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患有或曾患有胸膜以外的恶性肿瘤合并胸水病人的胸膜表现,探讨胸膜转移癌的超声图像类型.方法:24例患者X线检查提示胸水,然后B超检查,确定胸水穿刺定位,发现可能的胸膜转移灶,二者对照抽出胸水送检找癌细胞.结果:24例患者有17例胸膜转移灶,表现为结节型,占71%;6例表现为胸膜增厚型,占25%;1例两种表现均有,占4%.结论:B超评价胸水,观察胸膜转移灶简便,无创伤,优于X线.
作者:郑梅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阐明肾结石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含1%乙二醇加1%氯化铵的自来水予大鼠饮用,造成肾结石大鼠模型,然后给滋肾化石汤,并行对照观察.结果:滋肾化石汤能减少肾组织中草酸和钙的含量,增加尿量,保护肾管细胞,防止细胞损伤变性、坏死,其总体效果优于或接近排石冲剂,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滋肾化石汤可抑制结石形成,且对肾小管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铁祥;顾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仅用四诊方法获取证候进行证型诊断,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影响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因而证型诊断必须与现代科学结合,给它赋予现代前沿的科学内涵.基于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将基因组学融入中医学,从基因微观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诊断,是完全可以的.通过对足够数量的同一病位或病性患者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建立辨证要素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再相互组合便可建立证型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以此作为辨证的客观规范化标准.
作者:张凤娥;瞿岳云;苏筱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滋肾活血方辅治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西药加中药治疗组(45例)及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ALB、CH、BUN、尿蛋白定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及血浆粘度等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滋肾活血方具有降脂、抗凝作用,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力群;丁樱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