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同期修复

张现军

关键词:唇裂, 鼻畸形, 唇畸形, 矫正术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08年就诊的15例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从分析鼻唇畸形的解剖入手,确定具体的矫治方法,其核心是唇瘢痕修整、口轮匝肌功能复位、鼻翼软骨的松解、复位及鼻翼基部位置的调整.结果 本组15例患者随访1~6个月,鼻唇关系协调,效果满意.结论 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同期修复,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分血报废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库存血报废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办法.方法 统计2007年至2008年我院血液报废情况,对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在342袋破袋、凝块絮状物、脂血、过期血和申请未用而报废的血液中,破袋和申请未用所占比例高,破袋又以血浆和冷沉淀为主.结论 破袋和申请未用是目前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指导临床用血能够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梁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注射用丹参粉针致高热、黄疸1例

    注射用丹参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该药所致药物热文献中有报道,但导致高热、黄疽未见报道,现将我院使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发生高热、黄疸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敏;王兰萍;高迎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

    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自2007年1月以来,我院内科对48例肿瘤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应用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玲;王丽;李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脊柱损伤是急诊常见损伤之一,胸腰段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损伤多见,约占脊柱损伤的56%[1].该骨折常破坏脊柱的前柱、中柱,甚至后柱,导致脊柱不稳、椎体压缩、椎管变形、脊柱后凸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7年6月使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勇;王顺文;李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痔上黏膜吻合器联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

    对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治疗困难的环状混合痔,我们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管形吻合器(PPH)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配以和力达(湖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芍倍注射液(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安氏化痔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印;孙翠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莫西沙星与罗红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与罗红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病例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口服莫西沙星片400 mg,1次/d;对照组55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5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6~9 d.结果 莫西沙星和罗红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0.9%和8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2%和93.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和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是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安全性与罗红霉素相似.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胆管结石併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手术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结果 68例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3例,残石率为4.4%(3/68).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结论 对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者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手段,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

    作者:姚少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目的 探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每次0.4 g,每日2次,疗程4周;前2周联用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78例,好转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郭遂成;孙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我院儿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我院药品使用数量综合查询系统及从病案室抽取的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对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部病历1927份,抗菌药物使用率95.5%,单独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3.1%,联合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的6.9%.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谢静;刘茜;单桂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胃间质瘤X线与CT表现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的X线与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8例均行X线胃双对比造影检查,病灶呈圆形、半圆形,境界清楚,边界光滑;2例呈分叶状.瘤体周围黏膜呈推移改变,管壁无僵硬.8例均行CT检查,6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5例密度不均,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液化;3例密度均匀,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恶性6例,肿块直径多>5 cm,边界不清楚,4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2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低度恶性2例,肿块直径<5 cm,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结论 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对于发现腔内型和混合型GST有重要意义;CT检查定位准确,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明鉴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4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对照组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洛伐他汀口服,连续观察治疗6周.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度脂蛋白(HDL-C)、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AE)、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肯定疗效.

    作者:王超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T在诊断甲状腺肿瘤类疾病中的应用

    甲状腺肿瘤十分常见,由于其接近体表,通过触摸并结合B超检查一般都能初步诊断,但B超的断面比较局限,且存在较大的操作依赖性,CT不但能比较客观地显示病变,而且能直观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范围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向胸骨后延伸及气管受压情况,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徐宏旭;范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妊高征剖宫产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观察两组起效时间、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情况(Apgar评分)及麻醉药不良反应.结果 起效时间、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切皮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杨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确诊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对症处理.观察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缓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喉鸣、呼吸困难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能有效缓解喉部炎症、缩短病程、解除喉梗阻,方法简单、安全,避免了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适合门诊和急诊患者使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同期修复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08年就诊的15例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从分析鼻唇畸形的解剖入手,确定具体的矫治方法,其核心是唇瘢痕修整、口轮匝肌功能复位、鼻翼软骨的松解、复位及鼻翼基部位置的调整.结果 本组15例患者随访1~6个月,鼻唇关系协调,效果满意.结论 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同期修复,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现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气管插管在抢救羊水污染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羊水胎粪污染在产程中常见,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象征,重者危及新生儿生命.据国外文献报道,所有的分娩中,羊水污染率占5%~15%,国内报道为19.12%[1].现将我院对羊水污染新生儿常规气管插管抢救21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房分离36例分析

    心房分离(atrial dissocation)名称甚多,如完全性房内阻滞、房内分离、房间分离、心房脱节、房房脱节等,该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少见,目前鼠内多为个案报道[1-3].认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有重要临床意义[4].

    作者:赵云霞;徐河山;乔家治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3次/d,口服,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连用2周;对照组单用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3次/d,口服,极化液静滴,连用2周,两组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严格监护.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结果 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据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总负荷,两组患者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香丹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且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应用依达拉奉和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闫鹏;姜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饮水低张螺旋CT增强扫描在乳头型壶腹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饮水低张螺旋CT增强扫描在乳头型壶腹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型壶腹癌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常规上腹部CT平扫后行饮水低张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9例均可在扩张的十二指肠降段见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影,9例见胆总管扩张,8例见胰管扩张.结论 饮水低张螺旋CT增强扫描能较好的显示乳头型壶腹癌的直接和间接征像,是诊断乳头型壶腹癌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庆兵;杜红升;郭玉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