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郑孝东

关键词:无痛性, 消化性溃疡, 上腹痛, 经内镜, 节律性, 症状, 体检, 特征, 患者
摘要:节律性上腹痛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征,但也有患者病程中无腹痛,而以其他症状或体检时经内镜确诊.现将我院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分析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病毒性肝炎伴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近10年来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伴发糖尿病36例,为进一步了解肝炎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闫丽丽;朱瑞娟;夏继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多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过氧化氢溶液和无菌生理盐水辅助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方法与护理

    口腔溃疡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它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患儿的舒适感、进食情况,局部的有效的护理不但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我科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辅助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宁华;卢玉冰;祝雨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阶段性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术前1d和术后21d测量上肢功能,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实验组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加三个阶段的患例上肢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21d患侧上肢上举、外展、旋转差距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阶段性功能锻炼方法,患者易于接受,效果确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王桂红;张诚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5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舌下腺囊肿一般是舌下腺导管损伤或阻塞后形成,有外渗性(无上皮衬里)和潴留性囊肿(有上皮衬里),前者多见,北医报告为97.7%(141/144)[1],囊壁是肉芽和纤维结缔组织,无典型上皮衬里.我科从2000年~2003年共收治舌腺囊肿108例,其中复发25例,占23.1%.现将25例复发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吕改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66例Hp阳性患者,口服克拉霉素0.5g,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7d.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副作用,观察根除后有无胃、食管返流情况.结果服药后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80.3%,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PP)的根除率为85.5%,副作用发生率为11%,发生胃食管返流率为6.5%.结论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例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多发性膀胱癌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巧贞;白国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分析

    2003年6月30日,我科收治了某学校学生集体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0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均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江;杨凤菊;张瑞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对门诊放疗病人全程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放疗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方法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法.结果病人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放疗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经个体化、针对性、系统化宣教后,放疗副作用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对于住院病人,心理护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0例早、中、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防范措施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包括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等,严重威胁着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的安全与围产儿的生存.总结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收治的40例早、中、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对其妊娠期、术前术后的处理、手术选择、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闫德志;孙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普乐拜尔组及乳酶生组.在口服应用次碳酸铋、复合维生素B及补液的相同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普乐拜尔,对照组加用乳酶生,两组疗程均为72h.结果普乐拜尔总有效率93%,乳酶生总有效率66.7%,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儿腹泻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乐拜尔口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8例适应证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的死亡率、致残率高于其他疾病,而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天敌.自1994年以来,我院神经内科采用CT定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但是,微创术适应证的选择,对脑出血的预后至关重要,我院严格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使手术成功率达91%,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东;卢国珍;陈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例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巨细胞病毒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受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但可长期携带病毒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巨细胞病毒极易感染器官移植后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从而妨碍移植效果;免疫功能减低者,特别是HIV感染者,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故本病毒亦为机会性感染的常见重要病源[1].故巨细胞病毒感染近年来受到各方面关注和重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成年人单纯感染巨细胞病毒引起肝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君;韩宝英;路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节律性上腹痛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征,但也有患者病程中无腹痛,而以其他症状或体检时经内镜确诊.现将我院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分析如下:

    作者:郑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常采用电凝电切术,然而部分病人息肉的形态为基底部宽大、息肉无蒂或体积较大,应用微波凝固汽化效果更好.一般息肉可以一次完成,对于较大的(直径≥2cm)可以采用2次或3次完成.我们的经验是对于多发的小息肉、广基、亚蒂的息肉微波优于电凝电切.我科1998年~2003年12月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宽基、无蒂或体积较大息肉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的临床护理

    胸部手术后,由于骨折断端或其他原因出血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脊髓及其供应的血管,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及运动障碍,临床上少见.我科2003年7月收治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詹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治疗褥疮50例体会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ICU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联合治疗二度至三度褥疮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柯洁;周俊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骶管用药加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相关护理问题的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腿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成为降低生活质量的慢性常见病.我科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对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骶管用药加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就相关护理问题及时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荣云;孟凡志;渠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0例直肠印戒细胞癌的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印戒细胞癌的误诊分析及病理诊断.方法直肠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组织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切片层厚4微米,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260例中10例为印戒细胞癌,以外生性多见,易误诊.结论直肠印戒细胞癌是直肠癌的少见病理类型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作者:李峥嵘;刘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