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主动脉夹层瘤既不是真性动脉瘤,也不是假性动脉瘤,而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内膜与中层的损伤,血管沿撕裂的内膜在中层形成血肿,并将动脉壁剥离成两层,形成不同范围的中层分离膨胀.该病起病急剧,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休克和压迫症状,预后险恶,发病24h内死亡率40%,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70%病人存在)和囊性主动脉中层坏死.
作者:张诚娟;王桂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我们采用吗啡、布比卡因、地塞米松、氟哌利多联合用药,此方法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术后镇痛时间又明显延长.现将6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贾兰芹;窦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现将我们在1998年12月~200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允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印戒细胞癌的误诊分析及病理诊断.方法直肠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组织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切片层厚4微米,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260例中10例为印戒细胞癌,以外生性多见,易误诊.结论直肠印戒细胞癌是直肠癌的少见病理类型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作者:李峥嵘;刘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多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应用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复方地芬诺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65.63%,P<0.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收敛止泻药物.
作者:魏青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早期开放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实施心肌再灌注的重要措施.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对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改善心功能,减少病死率及各种并发症均直接相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7年3月~2004年3月7年间应用天普洛欣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126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书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术后镇痛的研究已在国内广泛兴起十余年.术后镇痛用药的方法及效果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的快慢,对镇痛用药首先做到四个正确: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途径.现将600例术后镇痛用药的方法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淋巴结外的组织器官,近年来结外淋巴瘤有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90年~2000年收治的128例恶性淋巴瘤中的35例结外淋巴瘤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梁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7年下半年购进NC-Y8BGS型暖箱,该暖箱具有双面蓝光照射功能,上下各4支20W蓝光灯管,总光亮度为160W.对199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9例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了光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巨细胞病毒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受感染者无临床表现,但可长期携带病毒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巨细胞病毒极易感染器官移植后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从而妨碍移植效果;免疫功能减低者,特别是HIV感染者,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故本病毒亦为机会性感染的常见重要病源[1].故巨细胞病毒感染近年来受到各方面关注和重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成年人单纯感染巨细胞病毒引起肝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君;韩宝英;路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年6月30日,我科收治了某学校学生集体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0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均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江;杨凤菊;张瑞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肿瘤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因护理众多的恶性肿瘤病人,接触品种繁多的化疗药物,若不注意自我防护,往往造成身心两方面的伤害.对其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对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艳玲;祝学敏;王玲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早幼粒性细胞性白血病(APL)自明确其发病机理后,其治疗及预后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将我院自1994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30例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焕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治愈特大面积烧伤护理经验,提高烧伤治愈率.方法通过对2例烧伤面积98%,Ⅲ度烧伤分别为80%和83%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118d精心治疗与护理,2名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特大面积烧伤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治愈特大面积烧伤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接诊时积极抢救与正确处理是关键.
作者:邓润霞;杨海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包括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等,严重威胁着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的安全与围产儿的生存.总结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收治的40例早、中、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对其妊娠期、术前术后的处理、手术选择、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闫德志;孙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原医刊>杂志是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原医刊>杂志面向临床,刊登临床各专业(包括护理)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和经验总结等.<中原医刊>杂志自2003年起经批准正式改为半月刊,每月两期.除做好论著、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临床研究、药物与临床、综述、诊疗教训/误诊分析、诊疗技术、护理与临床/护理园地、临床报道/短篇报道等栏目外,本刊将配合继续医学教育、医疗事故鉴定设相应的栏目,为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医疗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做出贡献.
作者:杨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率,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踝部以下静脉穿刺,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微泵注入较大剂量纤溶剂的溶栓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秋实;崔瑞敏;郭义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从1994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植入疗法诱导免疫治疗跖疣189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者使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