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布比卡因、吗啡、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贾兰芹;窦丽

关键词:硬膜外吗啡,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多用, 术后镇痛, 副作用, 资料分析, 镇痛时间, 临床, 联合用药, 氟哌利多, 应用, 呕吐, 方法, 恶心
摘要: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我们采用吗啡、布比卡因、地塞米松、氟哌利多联合用药,此方法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术后镇痛时间又明显延长.现将6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应用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复方地芬诺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65.63%,P<0.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谷维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收敛止泻药物.

    作者:魏青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现将我们在1998年12月~200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允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病之一,约占全部溃疡住院病人的13%,一般需手术治疗.本文就我院近6年来手术治疗的17例胃溃疡、胃窦癌穿孔与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进行比较,对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部位与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李守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对于住院病人,心理护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普乐拜尔组及乳酶生组.在口服应用次碳酸铋、复合维生素B及补液的相同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普乐拜尔,对照组加用乳酶生,两组疗程均为72h.结果普乐拜尔总有效率93%,乳酶生总有效率66.7%,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儿腹泻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乐拜尔口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多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的临床护理

    胸部手术后,由于骨折断端或其他原因出血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脊髓及其供应的血管,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及运动障碍,临床上少见.我科2003年7月收治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詹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88例疗效观察

    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停止发育数周未排出宫腔者.在施行清宫术、钳刮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等处理有一定的难度.自2000年5月~2004年5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88例过期妊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手术植入法治疗跖疣1894例

    我科从1994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植入疗法诱导免疫治疗跖疣189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整

    随着21世纪护理工作逐渐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心理化,护理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有时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甚至受到威胁.护士面临的多元压力越来越大,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加重乃致造成身心平衡失调,而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因此,护士的自我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徐甜;刘慧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病的护理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但终发展为痴呆[1].现将我院神经内科1997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38例住院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候德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例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多发性膀胱癌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巧贞;白国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WTO统计COPD发展过程中反复的急性加重(AECOPD)是引起COPD发展的重要因素,而AECOPD时大剂量应用激素、广谱抗生素导致肺部真菌感染是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的预防其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仁;张随甫;庞晨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率,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踝部以下静脉穿刺,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微泵注入较大剂量纤溶剂的溶栓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秋实;崔瑞敏;郭义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术后镇痛用药方法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镇痛的研究已在国内广泛兴起十余年.术后镇痛用药的方法及效果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的快慢,对镇痛用药首先做到四个正确: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途径.现将600例术后镇痛用药的方法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节律性上腹痛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征,但也有患者病程中无腹痛,而以其他症状或体检时经内镜确诊.现将我院54例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分析如下:

    作者:郑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0例早、中、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防范措施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包括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等,严重威胁着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的安全与围产儿的生存.总结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收治的40例早、中、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对其妊娠期、术前术后的处理、手术选择、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闫德志;孙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辨证加减治疗产后关节疼痛症42例

    产后关节疼痛是指产妇所发生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为主证的临床见症.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辨证治疗本症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所有下肢截肢术中50%~70%是糖尿病病人.由于糖尿病引起外周神经病变,病人对伤痛不敏感,小的创伤易发展为皮肤溃疡,且由于供血不足,免疫低下,溃疡多迁延不愈,终导致坏疽或丧失肢体,所以对糖尿病足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1月~2002年12月近3年,我科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广芳;王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治疗褥疮50例体会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ICU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联合治疗二度至三度褥疮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柯洁;周俊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