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张梅

关键词:蓝光照射, 照射治疗, 病理性黄疸,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 现报告如下, 暖箱, 光照疗法, 光亮度, 双面, 患儿, 光疗, 功能, 方法, 灯管, 安全
摘要: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7年下半年购进NC-Y8BGS型暖箱,该暖箱具有双面蓝光照射功能,上下各4支20W蓝光灯管,总光亮度为160W.对199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9例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了光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置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基本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是每个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胃管误人气管或置管困难等情况.如一次置管不成功,不但损伤食道黏膜,增加患者对留置胃管的恐惧和痛苦,而且造成插管失败的恶性循环.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外科护理组因胃肠减压、术前准备,吞咽功能障碍予鼻饲等共置胃管840例次,男性414例次,女性426例次,小年龄1月龄,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42.7岁.其中一次置管成功428例次,反复置管成功(二次以上)412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率6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分析,从患者和操作者两方面寻找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翟红燕;范瑞霞;王萍;吕玉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所有下肢截肢术中50%~70%是糖尿病病人.由于糖尿病引起外周神经病变,病人对伤痛不敏感,小的创伤易发展为皮肤溃疡,且由于供血不足,免疫低下,溃疡多迁延不愈,终导致坏疽或丧失肢体,所以对糖尿病足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1月~2002年12月近3年,我科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广芳;王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对于住院病人,心理护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病的护理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但终发展为痴呆[1].现将我院神经内科1997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38例住院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候德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乐拜尔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普乐拜尔组及乳酶生组.在口服应用次碳酸铋、复合维生素B及补液的相同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普乐拜尔,对照组加用乳酶生,两组疗程均为72h.结果普乐拜尔总有效率93%,乳酶生总有效率66.7%,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儿腹泻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乐拜尔口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率,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踝部以下静脉穿刺,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微泵注入较大剂量纤溶剂的溶栓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秋实;崔瑞敏;郭义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66例Hp阳性患者,口服克拉霉素0.5g,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7d.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副作用,观察根除后有无胃、食管返流情况.结果服药后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80.3%,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PP)的根除率为85.5%,副作用发生率为11%,发生胃食管返流率为6.5%.结论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80例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分析

    现代结核病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发现和切断结核病传染源,而结核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检出已受结核感染人群的方法为结核菌素试验.我们自2002年3月~7月间在我院呼吸科先后进行了80例病人的结核菌素试验,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以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梁智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例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我院自1999年以来开展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多发性膀胱癌患者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巧贞;白国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4例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者使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6例病毒性肝炎伴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近10年来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伴发糖尿病36例,为进一步了解肝炎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闫丽丽;朱瑞娟;夏继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辨证加减治疗产后关节疼痛症42例

    产后关节疼痛是指产妇所发生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为主证的临床见症.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辨证治疗本症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护理

    慢性肺心病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静脉回流不畅及肺动脉高压、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高血粘度等综合因素,使消化道粘膜静脉扩张、淤血、水肿、营养不良及糜烂,加之药物刺激、进食不当及损伤胃肠粘膜引起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饮食护理是防止及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收治的23例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饮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硬膜外布比卡因、吗啡、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我们采用吗啡、布比卡因、地塞米松、氟哌利多联合用药,此方法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术后镇痛时间又明显延长.现将6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贾兰芹;窦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88例疗效观察

    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停止发育数周未排出宫腔者.在施行清宫术、钳刮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等处理有一定的难度.自2000年5月~2004年5月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88例过期妊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现将我们在1998年12月~200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允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的临床护理

    胸部手术后,由于骨折断端或其他原因出血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脊髓及其供应的血管,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及运动障碍,临床上少见.我科2003年7月收治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詹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的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瘤既不是真性动脉瘤,也不是假性动脉瘤,而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内膜与中层的损伤,血管沿撕裂的内膜在中层形成血肿,并将动脉壁剥离成两层,形成不同范围的中层分离膨胀.该病起病急剧,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休克和压迫症状,预后险恶,发病24h内死亡率40%,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70%病人存在)和囊性主动脉中层坏死.

    作者:张诚娟;王桂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指导小儿用药的体会

    我科自2000年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为使病人及家属能够掌握一些医学知识及日常护理技术,始终坚持做好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下面就指导小儿常用药物使用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玉冰;刘翠英;祝雨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治疗褥疮50例体会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ICU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磺胺嘧啶银粉与碘伏联合治疗二度至三度褥疮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柯洁;周俊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