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利;陈萍;李瑞琪
淋病是国内外常见的性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工作和生活质量,其病原体为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球菌).检测淋球菌的方法很多,有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尿液淋球菌快速试验、淋病快速实验(简称试纸法)、细菌培养、涂片G染色等,各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对2002年5月~2004年6月,214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用上述5种方法作了淋球菌检测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荣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早产、低体温、窒息、重症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临床上以体温不升、皮肤冷凉、皮下脂肪变硬、吸吮能力弱为主要表现.我科近10个月对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并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均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英;王晓燕;焦爱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间接暴力而致,其中跌倒致伤占很大比例.经皮穿针单臂轴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因其手术时间短,麻醉方式简单,对病人生理干扰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住院天数少,而对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合并有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而不能耐受其他手术者较为适宜.本文就经皮穿针单臂轴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7例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姚爱云;卢国珍;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老年性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极少数为2型糖尿病,由于它有许多自身特点,治疗中需引起重视.老年性1型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防止低血糖.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老年性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参照一般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而略加放宽,按专家建议,理想水平为:空腹血糖控制在6mol/L以下,餐后2h在8mol/L以下,至少空腹血糖低于8mmol/L,餐后2h低于10mol/L,老年人不应高于11.1mol/L[1].具体治疗原则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假肥大型(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我国儿童常见的X性连隐性遗传的一类肌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部分肌肉假性肥大.现将我院1997年10月~2004年5月诊治的1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儿童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张银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病原学研究认为小儿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为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病毒性肺炎目前治疗尚较困难,我院2000年12月~2003年4月,使用胸腺肽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中的一种,具有危害强、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乙肝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乙肝病毒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唾液、粪便、尿液、乳液、精液及分泌物中,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贯穿于整个病程,通过血液、体液、分泌物、母婴传播以及通过外科器械、牙科器械、牙具、食具、日常用品等接触传播.
作者: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11例男性不同肝病患者血清基础催乳素水平的测定,发现其结果较正常人均增高,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尤以肝性脑病时为显著.我们认为其增高的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假性神经介质积聚,多巴胺被取代,支链氨基酸减少及支/芳比例失调等因素有关,而与血清中雌二醇关系不大.同时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与男性肝病患者女性化体征的出现有密切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福田;邱建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应用合成人胰岛素及胰岛注射笔治疗糖尿病63例,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达标时与动物胰岛素(普通胰岛素)治疗在日用量等方面的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乔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冠心病以往只采用药物治疗,但用药往往难以使已狭窄的血管再通.目前世界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纯药物治疗,二是手术搭桥,三是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常用的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美华;刘爱志;林桂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本文总结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4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调查,从而初步了解该病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付玉娟;张超远;杨刚;方文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颅脑损伤病情急危,来势凶猛,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必须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尽早降低颅内压,中断恶性循环,预防脑疝发生.抢救过程中动作要准、稳、快,既要忙而不乱、循序渐进,又要分秒必争,为病人取得佳的康复效果.我院神经外科于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因车祸、坠落、跌伤、斗欧所致重症颅脑损伤18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书央;仝秋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发性食管裂多数被认为由于反复剧烈呕吐等原因使腹内压升高,使食管全层纵行破裂而引起,又称Boverhaave综合征.为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发病率低,初诊误诊率高,文献报道误诊率达65%~74%,多发于成人,儿童罕见.发病原因多为呕吐,占75%~80%.我院自1995年8月~2004年5月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儿5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瑞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应用葛根素针4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结果痊愈占41.66%,显效占36.11%,好转占16.66%,无效占5.55%.结论葛根素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程短、疗效高、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晏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知识、技术更新的重要性,懂得了过去、现在、未来知识技术的差异和学习、借鉴、创造所发挥的巨大效能[1].信息技术广泛地与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相结合将是21世纪医院发展的一个特征.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科技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医嘱微机化管理,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们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更年期妇女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树贤;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救护理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护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治疗过程,急救护理与治疗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医生的每个抢救意图都要成为各项措施由护理人员去落实完成,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完成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败.我们在总结多年的临床急救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作一切步探讨:
作者:李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在无痛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者也越来越多,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临床特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避免传统人流给患者造成的术中痛苦及术后并发症.我院白2003年4月起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洁;韩春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氟乙酰胺是高毒类农药,早已禁止使用.近年,鼠药泛滥,氟乙酰胺中毒者屡见.有明确氟乙酰胺接触史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找不出氟乙酰胺接触史,以至误诊者也多见.报告如下:
作者:李鸣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病告患者男,56岁.因胸闷、气促半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因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先后2次给予右侧胸腔穿刺抽液,共抽出血性胸液约1200ml,但症状不缓解,且不能平卧,伴头晕、乏力.查体:体温正常,呼吸26次/min,血压120/70mmHg.
作者:易云峰;甘旭坤;杨晟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