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兰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间接暴力而致,其中跌倒致伤占很大比例.经皮穿针单臂轴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因其手术时间短,麻醉方式简单,对病人生理干扰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住院天数少,而对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合并有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而不能耐受其他手术者较为适宜.本文就经皮穿针单臂轴式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7例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姚爱云;卢国珍;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历报告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右下腹痛,乏力,消瘦8个月,加重3d入院.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钝痛,多于餐后发作,伴恶心、呕吐,右下腹出现肿块,轻度压痛,便后疼痛及肿块可消失,每日糊样便2~3次,无脓血及粘液,无里急后重感.无发热、盗汗.
作者:何延平;柳青春;邓炳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临床资料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科收治宫外孕患者142例,均手术治疗.年龄18~41岁,平均32岁.术前无明显血液系统及其他疾病,血常规检查均正常.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及麻醉并发症.手术时间17~140min,术中出血量500~3000ml,平均1500ml,术中平均输液量2000ml;手术时间>100min者10例,平均输液量2400ml.输液量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65,P<0.01),11例接受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400ml.
作者:李桂乐;李建英;姚俊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小儿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是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但与成人相比,存在着年龄、血管选择、固定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现就我院近1年145例住院患儿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刘芬;朱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气胸病人在外科为常见之急症.气胸病人肺组织压缩大于25%需给予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我院近几年收治气胸病人60例,经改良式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起;朱长庚;万久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历报告患者男,69岁.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P 9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mmHg,T 36.2℃,ECG:V1~V4为QS波,V1~V5 ST段抬高,经查PT、APTT、FIB均正常后行溶栓治疗.为明确诊断,选择性的在前降支血管处放一支架,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按急性心梗及PIC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40余年,高血压30年,无糖尿病,无药物变应史.
作者:刘东;王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氟乙酰胺是高毒类农药,早已禁止使用.近年,鼠药泛滥,氟乙酰胺中毒者屡见.有明确氟乙酰胺接触史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找不出氟乙酰胺接触史,以至误诊者也多见.报告如下:
作者:李鸣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淋病是国内外常见的性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工作和生活质量,其病原体为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球菌).检测淋球菌的方法很多,有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尿液淋球菌快速试验、淋病快速实验(简称试纸法)、细菌培养、涂片G染色等,各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对2002年5月~2004年6月,214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用上述5种方法作了淋球菌检测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荣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及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对护理队伍进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是护理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郑建梅;陈瑞红;孙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假肥大型(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我国儿童常见的X性连隐性遗传的一类肌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部分肌肉假性肥大.现将我院1997年10月~2004年5月诊治的1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儿童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张银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患者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长期慢性缺氧促使肺动脉高压形成,导致肺心病加重或恶化.为了探讨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疾病中的疗效,我们研究分析了146例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贞;陈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我们从2002年9月~2003年12月在癌症患者化疗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血管,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产生的损伤、疼痛,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及静脉渗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敏;陈建民;于雁;赵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应用合成人胰岛素及胰岛注射笔治疗糖尿病63例,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达标时与动物胰岛素(普通胰岛素)治疗在日用量等方面的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乔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应用葛根素针4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结果痊愈占41.66%,显效占36.11%,好转占16.66%,无效占5.55%.结论葛根素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程短、疗效高、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晏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多与围产期窒息密切相关,其诊断主要根据产科病史和生后出现的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明确HIE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有无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动态系列检查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4例HIE患者临床特点及头颅CT分析如下:
作者:李本秀;张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护士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我们对CCU病房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对病人实施全过程教育.
作者:常桂群;樊鲜芝;杜慧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3月开展了CT立体定位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穿颅进取血肿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中的一种,具有危害强、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乙肝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乙肝病毒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唾液、粪便、尿液、乳液、精液及分泌物中,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贯穿于整个病程,通过血液、体液、分泌物、母婴传播以及通过外科器械、牙科器械、牙具、食具、日常用品等接触传播.
作者:薛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女,38岁.因周身乏力半月于2001年4月9日第一次入院,半月来患者自觉周身乏力,面色发黄,有时活动后心慌,无出血、骨关节疼痛及胸闷等症状.查体:体温38.2℃,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5mmHg,贫血貌,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无肿胀,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常规:白细胞13.7×109/L,血红蛋白59g/L,血小板36×109/L,分类:原始淋巴细胞82%,幼稚淋巴细胞6%,中性分叶8%,单核4%,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淋巴细胞93%幼稚淋巴细胞7%,红、粒、巨三系受抑.
作者:邓秀芝;夏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在无痛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者也越来越多,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临床特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避免传统人流给患者造成的术中痛苦及术后并发症.我院白2003年4月起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洁;韩春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