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生化髁突软骨细胞的血清依赖性生长实验

段小红;吴军正;李焰;李峰

关键词:髁突, 软骨细胞, 永生化, 血清
摘要:目的研究永生化髁突软骨细胞(Immortalized 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IMCC)的血清依赖性生长特征.方法将IMCC和原代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MCC)接种于96孔板,用MTT法比较两种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含5%、10%和20%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 IMCC和MCC均不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但可在含5%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其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在10%和20%两种血清浓度中细胞的生长速度,而10%和20%两种血清浓度中细胞的生长速度则较接近.IMCC的生长速度快于MCC.结论 IMCC保留了MCC的血清依赖性生长特性,其增殖速度快于MCC,不属于恶性转化细胞.
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腭裂松弛切口二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腭裂松弛切口填塞碘仿纱条(I)和不填塞碘仿纱条(NI)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共72例病人,填塞碘仿纱条组39例,不填塞组33例.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体温、体重变化、创口愈合情况、饮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填塞碘仿纱条组术后体温明显高于不填塞组且持续低热时间长,P<0.001;体重平均下降率明显高于不填塞组,P<0.001;创口愈合时间亦迟于不填塞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长;两组均未见创口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腭裂松弛切口内不填塞碘仿纱条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万林忠;邢树忠;陶震江;朱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jogren综合征的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系统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系统检测在S(o)jgren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S(o)jgren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的IL-2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水平.结果患者的IL-2含量明显低下,血清sIL-2R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后IL-2的水平有明显的上升,sIL-2R的表达水平有显著的下降,但与正常人相比还是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停药后症状复又加重者,其血清IL-2含量再趋下降,而sIL-2R水平又见回升,说明S(o)jgren综合征患者存在着明显的IL-2/sIL-2R系统紊乱,治疗后得以部分或完全纠正,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对患者外周血IL-2及sIL-2R水平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S(o)jgren综合征免疫调节紊乱的发生机制,两者的检测有助于评价其免疫功能状态,动态观察对监察病情的发展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傅其宏;童晓艳;郭琦;吴求亮;谷志远;王慧明;陈金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下第一恒磨牙近中杵状根致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1998年10月24日我院遇到1例6 近中杵状根致三叉神经痛1例,临床少见,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作者:王隆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复习了1985~2001年的836例涎腺肿瘤病理切片,确诊涎腺肌上皮瘤病例并复习了相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836例涎腺肿瘤中发现19例涎腺肌上皮瘤,腮腺常见为9例,腭部次之为7例,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多误诊为多形性腺瘤,影像学检查多提示良性肿瘤,性别间无差异,发病率为2.27%.结论涎腺肌上皮瘤并不罕见,多以病理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高孟飞;洪碧波;陈关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及其防范措施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200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试验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刻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斑情况.结果对照组釉质脱矿率为16.7%,试验组为9.6%,有显著差异性.脱矿好发牙位是上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好发部位是牙颈部,不同年龄组釉质脱矿率明显不同.结论固定矫治器对牙釉质的脱矿损害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矫治前对其可能的危害因素的充分预测和控制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治疗中的口腔卫生、定期的洁牙等综合预防措施对减少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志平;董显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错构瘤(附7例报告)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错构瘤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了7例错构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表现.结果口腔颌面部错构瘤有其自身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结论通过组织学检查和其临床表现特征,可以正确地诊断错构瘤.

    作者:姜军;陈关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下第一前磨牙根尖周炎导致颏神经麻木1例报告

    根尖周炎导致神经麻木的病例很少,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40岁.因左下颌肿痛就诊.患者诉该区曾有过肿痛,经抗炎后消失.此次肿痛伴随左下唇皮肤及粘膜完全失去知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高热,此次发病以来未予药物治疗.

    作者:周啟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牙周炎龈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免法测定正常龈组织及牙周炎龈组织TNF-α含量,并分析其与GCF、PD及BI的关系.结果牙周炎组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GCF、PD及BI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TNF-α参与了牙周病变过程,并与牙周组织破坏有关.

    作者:李岩涛;贺兰;李洁;何谨;庄召霞;赵敬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软衬基托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牙合力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软衬基托全口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和牙合力,以评价弹性软托全口义齿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的软衬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名牙槽嵴欠丰满的全口义齿患者为受试对象,以Soft Reverse软衬材制作软衬义齿基托,分别测试他们戴软衬基托和传统基托义齿时的固位力及牙合力,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戴弹性软基托义齿时的固位力和牙合力均明显高于戴传统基托时的相对应测试值.结论从咀嚼功能和戴牙舒适的角度上说,弹性软衬基托全口义齿明显地优于传统基托全口义齿.

    作者:张宁宁;钟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骨样细胞受张力作用后PGE2含量及IGF-Ⅰ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机械张力对成骨样细胞合成PGE2和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Flexercell细胞拉伸力学装置对人成骨样细胞Saos-2进行6%、12%和24%的拉伸应变加载实验.用放免法和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受力后的PGE2水平和IGF-ⅠmRNA表达变化.结果三种拉伸率均能显著增加Saos-2细胞PGE2的含量.虽然6%和12%的应力作用能明显增加IGF-Ⅰ的表达,但24%的力值刺激几乎对IGF-Ⅰ表达无影响.结论张应力可以促进人成骨样细胞PGE2的合成,但只有恰当大小的力值才能增加其IGF-Ⅰ基因的表达.

    作者:邹淑娟;胡静;高占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垂直曲的力学行为的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材质矫治垂直曲及不同形状的矫治曲的力学特性.方法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模拟计算.结果钛镍丝材料的矫治曲的作用力较符合临床正畸应用;双垂直曲的作用力比垂直曲的柔和的多.结论掌握各种垂直曲的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可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许文翠;陈文静;董寅生;郑仕中;林萍华;施东胜;杨建华;陈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的初步报告

    目的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齿槽突裂,并观察其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9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术前正畸,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裂隙,并关闭口鼻瘘.结果 9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查3~6月,外观明显改善,X线检查移植骨无明显吸收,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结论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整复先天性齿槽突裂,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罗渝宁;李少萍;李伟忠;薛宏宇;王天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患者血浆白蛋白降低及其对策的探讨

    上下颌骨骨折是颌面外科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颌骨骨折颌间固定后,由于暂时性咀嚼功能丧失,进食方式的改变,饮食种类和结构受到限制等因素,临床上发现病人血浆白蛋白降低,揭示营养不良,使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病人易受感染,甚至影响骨折修复。因此,对颌间固定患者有必要了解其血浆白蛋白情况,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成份,防止血浆白蛋白的降低。

    作者:黄剑虹;马越波;徐斌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例报告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上少见,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6岁.主因左侧颌后痛性包块3天伴高热1天入院.入院查神志清,急性病面容,体温39.5℃,左侧颌后区明显肿大,触之有3.0cm×4.0cm大小质中包块,皮温高,皮肤充血发红,触痛,动度差,张口不受限,杨梅舌,扁桃体Ⅱ度肥大,咽旁及咽后充血,眼结膜亦充血,唇干燥,手掌及足底皮肤潮红.血常规提示:WBC 22.1×109/L,RBC 3.69×1012/L,MO+GR0.853,血沉100mm/h,C反应蛋白710mg/L.B超示左侧颌后为肿大融合之淋巴结,与颌下腺无关系.胸片示肺部无异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心脏未见确切异常.诊断: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作者:李晨军;张建设;杨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8例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 又称混合瘤m ixed tumor,是常见的涎腺肿瘤,我们对38例多形性腺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提高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1与根尖周炎骨吸收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及其相关细胞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低分子蛋白质.大量研究表明,局部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ⅠL-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ⅠL-6)等参与了骨吸收的病理过程[1].其中ⅠL-1与根尖周炎及骨吸收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

    作者:于金华;俞未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干槽症并发脉络膜视网膜炎(附1例报告)

    干槽症患者同时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在牙槽疼痛消失, 牙槽窝内新生肉芽形成后,眼病仍继续恶化以致极度视力障碍,在临床上似属罕见,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洁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颌第三磨牙牙冠大周径、牙尖与牙根相互关系的探讨

    目的通过上颌第三磨牙牙冠大周径与牙尖型推断牙根型.方法观察100颗离体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大周径、牙尖型和牙根型,列表总结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大周径均值为32.21mm,牙尖以三尖型占多数(48%),牙根以融合根型或单根型占多数(52%);2.影响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型的主要因素是牙冠大周径,而不是牙尖型;牙尖型与牙根型的关系属间接联系.结论建议临床通过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大周径并同时参考牙尖型推断牙根型.

    作者:殷立行;余金明;王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舌系带矫正术致口底蜂窝织炎1例报告

    舌系带矫正术是对舌系带过短或其附着点前移,颏舌肌过短进行矫正的手术,临床比较多见,因其能导致舌活动受限,使患儿舌腭音或卷舌音发音障碍,家长容易发现,要求矫正的较多.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严重的炎症之一,感染波及颌下,颏下以及舌下间隙,一般是来自牙源性与腺源性感染.舌系带矫正术导致口底蜂窝织炎报道较少,现将临床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四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粘接强度

    目的评价四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粘接强度(Single Bond;Bond-1;Prime&Bond NT;One-Step).方法新鲜拔除的无龋坏人磨牙(拔除1个月以内,贮存于37℃生理盐水中),高速涡轮机金钢砂车针在喷水降温下磨切咬合面,暴露牙本质.分别用四种粘接剂按使用说明进行粘接处理.牙齿贮存于37℃生理盐水24h后,制备成沙漏状试件.粘接界面面积控制在1mm2左右.测试其拉伸强度,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四种粘接系统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25.80±2.41)MPa(Single Bond);(29.92±3.04)MPa(Bond-1);(28.97±2.73)MPa(Prime&Bond NT);(30.03±2.96)MPa(One-Step).结论微拉伸方法测得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传统较大粘接面积时的测试值.更为客观、真实地反应了各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

    作者:赵三军;陈吉华;沈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