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琳;余国友;陈玖
目的:建立10批金银花药材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C法分析对比10批金银花药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10批金银花药材的挥发油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梁倩;王俊儒;梁宗锁;杨东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半边旗注射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5:45:0.04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采用pH计法、离子火焰法和沉淀法分别测定注射液pH,K+、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在30~240 na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连续3批注射液pH 7.80~8.20,K+浓度小于10 mmol·L-1,注射液的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都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可靠,可作为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吕应年;G G Chen;龚先玲;吴科锋;梁念慈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高发国之一,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肝癌有效的手段是根治性肝叶切除,术后行化疗治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多,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治疗.2003~2007年对7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行化疗治疗的同时加用康艾注射液,发现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峻;谷昊;阿依甫汉;邰沁文;张金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酒炙龙胆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的含量及水浸出物中龙胆苦苷的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炮制工艺.结果:龙胆切短段(5~10 mm)、加入药材质量1/5的白酒、闷润2 h,文火炒制的炮制品中水浸出物的含量及其中龙胆苦苷的量高.结论:酒的种类、酒加入量、闷润时间能够影响龙胆苦苷的量,炮制火候也是影响酒制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作者:王彩君;王智民;王维皓;彭新君;高慧敏;冯伟红;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调研中医儿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为制定中药饮片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不同区域,选取18个省市的21家医院,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门诊中医儿科内服汤剂处方38736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300味药物的中医儿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中的155味药物具体的用量,大多数药物的临床用量区间为(3-6],(6-9],(9-12],(12-15]4个区间,具体集中在6,9,lO,12,15 g等用量上.结论:<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规定用量与中医儿科临床实际用量存在差距,需要修订,并为制定用量新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周超凡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药穴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UC患者262例随机分为四组:中药组口服肠癖康;耳穴组耳穴贴压脾、大肠、交感、皮质下;药穴组口服肠癖康加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各组NO,SOD.结果:4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穴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结合可增加SOD的含量,降低NO的含量,提高机体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促进肠道溃疡愈合.
作者:杜艳茹;李佃贵;张纨;朱峰;刘启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报道药用兽类共1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Ⅰ级1种,Ⅱ级2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10种.本次调查初步摸清了目前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的家底,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作者:王加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为茜草科Rubiaceae耳草属Hedyotis一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均有生长,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和利尿,[1-2],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3-4].
作者:李贺敏;李连珍;李潮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柯楠碱(corynanthine,COR)、育亨宾(yohimbine,YOH)、阿马碱(ajmalicine,AMC)和萝芙木碱(ajmaline,AML)在人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吸收.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R,YOH,AMC和AML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吸收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检测对上述4个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易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进行比较.用药物的ADMET预测软件,考察4个化合物的Papp值与其log D值之间的关系.结果:COB,YOH,AMC和AML由AP侧到BL侧的Papp值分别为(1.863±0.055)×10,(1.540±0.082)× 10-5,(2.522±0.246)×10-5,(1.155±0.099)×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值分别为(2.390 4-0.017)× 10-5,(1.987 4-0.154)×10-5,(1.374±0.260)×10-5,(2.418±0.124)×10-5cm·s-1,与普萘洛尔的PappA→B值[(2.23±0.10)×10-5cm·s-1]基本一致.COB,YOH,AMC和AML的PappB→A/PappA→B分别为1.28,1.29,0.54和2.09;AML外流是摄取的2.09倍.结论:COB,YOH,AMC和AML能够通过Caco-2细胞单层被动吸收,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其中,AML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在4个生物碱的转运吸收过程中,油/水分配系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马莲;杨秀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为了改进中西药联用的服药方法与提高药效,经查阅相关文献,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利与弊进行列表比较,同时简述药物之间发生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中西药同服是弊大利小.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时,需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分先、后服用,一般情况间隔时间1~3 h,防止药物在胃里发生理化反应或出现毒性作用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金玉琴;江照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川芎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川芎根茎的化学成分以苯酞衍生物、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为主,还含有苯丙素、蒽醌、萜、甾醇等类化合物;其地上部分公有挥发油成分的报道.
作者:任东春;谢宁;杨念云;钱士辉;段金廒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莲心总碱是从中药莲子心中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为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及甲基连心碱(neferine),其中甲基莲心碱含量高[1],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2-4].
作者:鲁定国;李媛;刘韶;雷鹏;朱诗塔;李新中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_4氢-吡喃-4-酮(DDMP)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市售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中5-HMF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zorbax C18色谱柱(3.9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结果:在炮制的60 h时间内,随炮制时间的延长DDMP的含量逐渐升高,至炮制24 h达到高,随后开始逐渐降低;5-HMF的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1个批次制何首乌中5-HMF含量为0.013%~0.101%,4个批次何首乌中只有1个批次含有微量5-HMF.结论:炮制过程中内部成分处于动态变化,应严格控制和规范何首乌炮制工艺.
作者:刘振丽;宋志前;巢志茂;吕署一;王淳;李林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大鼠的抗早孕作用.方法:对SD大鼠于妊娠第7~9天给药,观察妊娠抑制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结果:大鼠口服紫草总酚酸720 mg·kg-1能够显著性提高米非司酮(8.0 mg.kg-1)的妊娠抑制率(P<0.05),并增加实验组平均死胎数.对血清孕酮水平没有显影响,也不能增加米非司酮引起的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升高.结论: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SD大鼠的抗早孕作用明显.其抗早孕作用不是通过降低孕酮水平或升高雌二醇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王丽君;张鑫毅;廖矛川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建立H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芍药苷含量,并用于研究当归对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药动学影响.方法:质谱检测方式:多反应离子监测,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450~m/z 327(芍药苷)和m/z 388~m/z 225(栀子苷).大鼠分别灌胃赤芍煎液和赤芍及当归煎液,芍药苷剂量均为294.78 nag·kg-1.HPLC-MS/MS法测定芍药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芍药苷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独服用赤芍煎液时芍药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5±0.53)mg·L-1,Tmax(0.9±0.3)h,t1/2(1.51±0.63)h,MRT(3.08±0.74)h,AUC0→T(4.68±0.85)mg·h-1·L-1.同时服用当归煎液和赤芍煎液时芍药苷的CmaxTmax,t1/2,MRT,AUC0→T分别为(0.93±0.42)mg·L-1,(1.5±0.8)h,(3.08±1.79)h,(5.19±1.95)h,(3.36±0.56)mg·h-1·L-1.两组药动学参数中,MRT,Cmax和AUC0→T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能显著影响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药动学.
作者:武洁;姚楠;王大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将神曲的传统杂菌发酵改进为单一菌种发酵,对不同菌种发酵神曲的质量进行比较,以优选较佳菌种.方法:从自行发酵神曲中分离菌种,与另2个菌种分别进行单一菌种发酵,以成品神曲的化学成分、酶活力及对小鼠消化功能影响等为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比较.结果:分离得到4菌种,以其中1种毛霉属的霉菌作为发酵菌种所得神曲质量较优.结论:单一菌种发酵能够解决真菌毒素问题,保证神曲质量和用药安全,新工艺可行.
作者:高慧;贾天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肝功能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改变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饲养56 d;57d,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2 hBG),并依血糖和体重将大鼠均衡随机分为脂肪肝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白芍总苷高剂量组(0.15 g·kg-1)和低剂量组(0.05 g·kg-1);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FBG,OCT-TT-2hB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浆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脂酶(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并评估肝组织脂肪变性.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含量和IRI明显升高(P<0.01),而ISI降低(P<0.01);FFA,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5);AST,ALT和ChE活性增高(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增强(P<0.01).白芍总苷和二甲双胍均能不同程度地拮抗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P<0.05,P<0.01);降低.FFA,TG,TC和LDL-C水平以及提高HDL-C含量(P<0.05,P<0.01);降低AST,ALT和ChE活性(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1),并降低MDA含量(P<0.05);二甲双胍能降低FBG和OGTT-2hBG含量,但白芍总苷对FBG和OGTT-2 hBG含量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白芍总苷对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具有降低血脂和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以及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郑琳颖;潘竞锵;吕俊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羟丙基-β-环糊精(GTA-HP-β-CYD)包合物结肠定位释放包衣片.方法:超声-冷冻干燥法制备GTA-HP-β-CYD包合物,考察包合条件对包合效率及包合物稳定常数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表征包合物的形成.直接粉末压片法制备GTA-HP-β-CYD包合物片芯,微型流化床进行丙烯酸树脂包衣,通过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度测定,初步确定pH依赖型结肠定位释放包衣片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的包合条件下,GTA在包合物中的载药量为9.3%,溶解度增加54.6倍.当Eudragit Ⅲ包衣增重为10%和16%时,均具有一定的pH依赖性结肠定位释放特征;以EudragitⅢ和EudragitⅡ的混合液(2:1)为包衣材料,其包衣增重为17%时,包衣片具有结肠定位释放与脉冲释放特征.结论:初步建立具有结肠定位释放特征的GTA-HP-β-CYD包衣片制备工艺,为体内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崔启华;崔京浩;张进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黑鳗藤stephanotis mucronata根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黑鳗藤中分离得到4个三萜皂苷,分别为sitakisoside Ⅶ(1),sitakisoside Ⅵ(2),sitakiso-side Ⅱ(3)和sitakisoside Ⅰ(4).结论:4个三萜皂苷均为首次从黑鳗藤中分离得到.
作者:叶益萍;李晓誉;陈峰阳;徐世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