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128例分析

赵立武

关键词:改良式剖宫产术, 手术效果, 现报道如下, 剖宫产术式, 手术步骤, 解剖特点, 以色列, 生理, 基础
摘要:我院自2000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式基础上改进.此手术符合生理解剖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与进口Aztreonam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Aatreonam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进口Aatreonam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细菌性感染200例.结果国产与进口Aztreonam治疗各类感染的总有效率均为8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3%和94.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和1%.结论国产Aztveonam,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及处理

    胃切除术是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现结合我院收治的病例对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形成的特点、原因及处理进行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纵瑞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胰岛素增敏剂对原发性高血压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深入,人们观察到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增敏干预治疗高血压,其临床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肯定,本研究对2002~2004年我院的难治性高血压性患者43例进行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瑞霞;宋伯良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士在急性重型颅内血肿中的急救作用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同时存在.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特别是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1].因此,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充分领悟急性颅内血肿病人的危急内涵,根据血肿的部位,采取果断的措施,协同麻醉和手术人员,迅速投入急救.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群秀;周晓芹;陈瑜;吉曙云;刘翠兰;姚家蓓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痰热清静滴治疗COPA疗效观察

    COPA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对50例COPA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祛痰、抗喘的基础上,采用痰热清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素歌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例住院实施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进行综合评定,与SAS常模对照,得出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1周后再次用以上量表评定.结果干预前后的30例患者SAS评分经t检验,t=2.813,P<0.01.结论对CIN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魏超容;陈哲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血舒通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舒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及卡托普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舒通注射液治疗,以10天为1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治疗组为9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LVDs、LVDd及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血舒通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其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段国强;苏钦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块148例临床分析

    涎腺肿块是口腔科的常见病,早期的诊断对于是否手术及手术时切除的范围有重要的意义.针吸细胞学技术因简便易行,安全痛苦小,能到达肿块的不同深度及不同部位,可以广泛地了解肿瘤各方面的情况,出血、感染机会小,诊断准确性高等特点,已在各地医院广泛应用.本文对10年来我科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块148例进行分析总结,以利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报告如下:

    作者:王珠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128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式基础上改进.此手术符合生理解剖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立武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声带小结摘除术不同用药麻醉效果比较

    声带小结摘除术,手术时间短(仅5~7min)对麻醉要求高,尤其对肌松要求更高,现将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全麻声带小结摘除术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袁瑞侠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肺结核流行状况分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1].由于耐多药结核杆菌的出现,结核病有可能再度成为不治之症.结核病疫情下降十分缓慢,据2000年全国流调结果,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与1990年比较,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因此肺结核仍是一个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正阳县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制定肺结核的防治对策并进一步控制本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3年正阳县肺结核发病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合用治疗脑出血52例疗效观察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住脑出血患者52例,经用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2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血管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4岁.出血量20ml以下13例,20~50ml 11例,50ml以上3例.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4岁.出血量<20ml 12例,20~50ml 10例,>50ml 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及并发症积分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付振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节段性分布,伴有明显的疼痛,多见于成人,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因年龄大、抵抗力差,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饮食、睡眠.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是防止病情扩散、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键.临床中,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2002年6月~2004年8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8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1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病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8例经口服止痛、抗焦虑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无效的PHN病人,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8~81岁,病程3个月~2年.部位:胸段6例,腰及下肢12例.

    作者:赵秀云;刘卫校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心源性肺水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提高心源性肺水肿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7例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结果胸腔积液72例,肺间质水肿51例,肺泡性肺水肿35例,肺淤血17例,全部病例均伴有心外形增大.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正确诊断.

    作者:侯艳军;徐焱;赵彦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利凡诺与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疗效比较

    我院2004年6月~2005年4月收治中期妊娠引产62例,进行利凡诺与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前瞻性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的应用.方法对54例艾滋病(AIDS)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本组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缓解了心理压力,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应对、应激能力,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与生存时间.

    作者:邓平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125例便血原因分析

    我院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对125例以便血为就诊原因而行结肠镜检查,分析其便血原因,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胃、肠镜检,细菌培养,病理诊断等,排除痔、肛裂等肛周疾病而确诊病情,探讨本地区多种大肠病变的依次发病率,从而发现肿瘤仍是本地区的高发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燕芳;冯国红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小儿左旋门冬酰胺酶过敏反应的抢救与护理8例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能使门冬酰胺水解,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从而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1].自从L-ASP问世以后,儿童ALL和晚期NHL的临床疗效有了显著提高[2],但因其是从细菌中提取的,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可能残留细菌蛋白,这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抗原,输入人体后很可能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3],从而造成机体超敏反应.1996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在应用L-ASP过程中,发现过敏反应8例,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贺秋平;张春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婴幼儿输液反应15例诊治分析

    本文对1997年~2004年15例婴幼儿输液反应15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1~2个月5例,3个月~3岁1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5例,肺炎5例,腹泻病2例.输入药品分别有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清开灵、头孢噻肟钠等.

    作者:王俊红;徐静鸿;王云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