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肌麻痹抢救的临床分析

吴厚友;戚朝学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肌麻痹, 抢救, 急性有机磷中毒, 死亡原因, 延误就诊,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 功率下降, 发病机制, 死亡率, 文献, 农村, 麻醉, 间使, 患者
摘要:急性有机磷中毒农村基层医院较为多见,延误就诊时间使抢救的成功率下降,合并呼吸肌麻醉后死亡率增加.本文20例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肌麻痹患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痊愈14例,死亡6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死亡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静滴治疗COPA疗效观察

    COPA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对50例COPA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祛痰、抗喘的基础上,采用痰热清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素歌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治疗236例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若治疗不当,会引起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挛缩症、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9~2003年共治疗236例此类疾病患者,经保守与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献辉;臧献伟;王斌;齐国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术中结肠灌洗的应用分析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现对我院1999~2004年所收治的2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赵运顺;张俊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块148例临床分析

    涎腺肿块是口腔科的常见病,早期的诊断对于是否手术及手术时切除的范围有重要的意义.针吸细胞学技术因简便易行,安全痛苦小,能到达肿块的不同深度及不同部位,可以广泛地了解肿瘤各方面的情况,出血、感染机会小,诊断准确性高等特点,已在各地医院广泛应用.本文对10年来我科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肿块148例进行分析总结,以利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报告如下:

    作者:王珠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病人住院期间的应用.方法对54例艾滋病(AIDS)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本组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缓解了心理压力,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应对、应激能力,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与生存时间.

    作者:邓平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产科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我院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母婴喂养技术指导,做好乳房护理,加强母婴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护理措施,对促进母婴身体健康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亿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60例

    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患者60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0~50岁者23例,51~60岁者28例,60岁以上者9例;出现麻木症状短1个月,长5年.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拟定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临床以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1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合并冠心病者13例,有心衰表现者4例,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栓形成病史者9例,伴有震颤麻痹者2例.

    作者:侯加洲;李红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雷卡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

    雷卡(即左卡尼汀,左旋肉碱,化学名称γ-三甲基胺-β-羟基丁内酰胺)是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β氧化必需的营养素,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肉类、乳制品摄入不足和肉碱合成减少,以及由于其分子量小,在透析中丢失,出现肉碱缺乏[1],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我们观察了雷卡注射剂对维持性血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邱志亮;王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肝脏是脂蛋白和脂质的主要代谢场所,载脂蛋白多数是由肝脏合成的,当肝功能受损时,载脂蛋白合成减少,我们收集了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肝硬化住院患者52例,进行脂蛋白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建美;谭丽芳;曹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56岁.呕出伴有血凝块的咖啡样液体约600ml,4h后来院诊治.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余年,无冠心病史,一年前颈颅多普勒检查原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次来院就诊时,除呕血外,患者自觉上腹胀满不适、隐痛,头昏,眼花,心悸,继之全身出汗.查体: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神志迟钝,呼吸急促.

    作者:刘艳梅;陈爱红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青少年原发性甲亢手术治疗18例临床报告

    1998年4月~2003年4月,我们对18例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病人,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兆常;刘冬梅;刘冬云;陈朝钦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胎膜早破9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围生儿死亡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则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对96例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莉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5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4例中显效33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8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1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病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8例经口服止痛、抗焦虑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无效的PHN病人,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8~81岁,病程3个月~2年.部位:胸段6例,腰及下肢12例.

    作者:赵秀云;刘卫校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人工流产术中三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理念和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4月期间,将碳酸利多卡因局部宫颈封闭;碳酸利多卡因局部宫颈封闭加宫腔浸润;碳酸利多卡因宫颈局部封闭加一次性官腔组织吸引管(Y4.4/30I×P)与负压吸引器配套使用,用于孕龄在5~10周人工流产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回顾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珂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浅谈门诊工作中防止误诊的体会

    在基层医院的门诊工作中,分科不细,工作量大,病种复杂,牵涉到各科疾病.在临床上,如果工作忙乱、粗心、基本功不扎实,容易造成误诊,以下就工作中的误诊作简要探讨.

    作者:陈天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提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微波、激光及冷冻等.但治疗后有较高复发率.我院自2002~2004年对9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对照单一使用微波治疗90例患者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月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临产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孕妇临产后的不同心理特点,找出干预临产妇异常心理的措施.方法抽取2004年1~6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孕妇638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312例,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干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326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将两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积极干预的临产妇,其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产程的活动期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针对临产妇的不同心理特点,加强护理,疏导孕妇心理压力,能有效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作者:桂影;王丽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21例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日趋上升,由于B超及βhGG放射免疫测定法的普及应用,异位妊娠的化疗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被一些著者推荐,我院采用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雨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安搏律定对30例持续性心房纤颤复律效果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安搏律定对持续性心房纤颤的复律效果.方法对经筛选后及一般治疗(病因加常规治疗)未转为窦性心律的持续性心房纤颤病人,给予安搏律定复律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复律成功并维持窦性节律,有效率73.3%.3例因不良反应过大放弃治疗,4例无效.所有病人未出现其它心律失常、QT延长及栓塞.结论如病例选择合适,给药恰当,安搏律定是持续性心房纤颤既有效又安全的复律药物之一.

    作者:金富庭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